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

2014-05-30杨勇

信息周刊 2014年49期
关键词:设备管理途径意义

杨勇

【摘 要】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赖以正常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工业生产发展,设备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的设备管理工作对于快速发展的生产形势已难以适应,为了更好的发挥设备的作用,需要对目前的管理模式加以改进。本文分析了设备的管理现状,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加强设备管理的新措施。

【关键词】 设备管理;意义;问题;途径

设备管理工作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物质保证。随着工业生产发展,设备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只有与时俱进,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创新管理力度,强化管理措施,才能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为生产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对设备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强烈,“设备是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这一观点正成为各单位的共识,各设备使用单位纷纷围绕着如何提高設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挖掘设备在经营活动中的潜力,提高设备管理的有效性,使设备管理效益最大化等问题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供暖设备作为与其它设备对比,在存在共性的同时,还存在着自身的一些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探讨。

1、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设备,在现代化生产中更是如此。要使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生产任务能出色完成,必须依赖于设备和加强设备的管理。供暖设备管理在供热系统企业管理中,是不容忽视和极其重要的一环。其重要作用在于:

1.1设备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来改造自然界,从而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以及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人的劳动与其它动物劳动,在性质上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类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制造和运用各种工具,来延伸和扩大本身器官的作用和能力,大大提高其生产效率和改造大自然的力量,从而,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地不断发展中,则更是如此,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从事现代化生产经营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设备。所以说,设备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手段之一。

1.2设备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运用各种生产设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所以,企业在生产中,不仅要有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人的劳动和智慧,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即生产设备及其原材料,燃润料和动力等。俗说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显而易见,一个企业,仅有职工和干部,而没有生产设备和必须的生活设备,生产施工将无法进行。只有具备一定设备,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况,并得到充足的材物料、备配件和燃润料,以及生活上的供给,才得以发挥生产效能,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故而,设备是保证企业从事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1.3设备是企业高产、优质、低耗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因素

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标致,在于企业的生产能否达到高产,优质和低耗。而生产上的高产量、优品质和尽可能低的消耗,都与其设备密切相关。如果企业所拥有设备,其完好程度和营运时间达不到高水平,所谓不能物尽其用,那必然是设备故障频频,或经常带病上阵,时有停工和效率低下,连最起码的生产计划都得不到保证,又何能达到高产高效?再者,供暖设备的原值、维修保养费用和燃润料、材物料等的支出,占整个热力企业的资产和日常开支极大部分。尽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努力降低各种消费,对减少企业总支出是关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所以,管好设备,就能增产节支和降低消耗,是企业高产、优质和低耗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因素。

总之,工欲善于事,必先利其器。概括而又深刻地阐明了设备在生产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说明了设备管理在企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2、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热力行业单位为了出色地完成供暖任务,一直在积极加强设备管理,但就目前的设备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2.1现有的机电设备考核管理办法有待完善。多年来,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以三率(完好率、事故率、待修率)为主。现在看来,指标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作用不大,而就国内设备管理工作来看,也没有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在这一问题上,应该要建立一套具有本企业特点的考核指标,考核办法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例如生产设备考核,使用单位以考核“实动率”为主,检修单位以考核“返修率”为主,“待修率”与设备物资公司挂钩,辅以其它设备基础工作考核指标(如设备档案、台帐、点检等等)。

2.2培训工作有待加强,供暖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供暖管理人员素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与单位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供暖管理的战略目标是设备管理现代化,而人的素质是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培训的力度。培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学以致用。设备管理人员要学习设备管理(运行、监控、维修)等。培训方式要多渠道、多层次,可以引进来,邀请专家传授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也可以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总之,要切实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3设备基础资料缺乏。具体表现在没有形成单位使用设备的资料库,应对本单位现使用的全部生产设备及通用设备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编制成册。对生产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按标准录入,作为设备管理的一项基础资料;另外对通用设备中的机动车辆、能统一规格或系列的泵、电机等进行资料的收集,编制成册。

3、加强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供暖设备管理过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供暖设备创造经济效益的作用,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加强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

3.1设备管理采取定级、定人、定期管理,规范设备维护保养的工作程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在基层也尤为突出和重要,而且越是基层越要精细,越要认真,越要落到实处。就基层而言,管理的精细程度,决定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把精细管理作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无功低效的必然选择,坚持“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在锅炉运行、成本控制和设备管理上积极探索,总结了“三调、三控、三定”的“三三三”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其中“三调”运行抓锅炉燃烧,即调节锅炉燃烧参数、调节温度、调节供暖时间;“三控”流量保外网热平衡,即宏观控制一级网流量、精细控制二级网流量、微观控制单体楼流量。“三定”即设备管理采取定级、定人、定期管理。定级就是根据设备的性能、种类、能耗不同,将设备划分为ABC三类,A类设备即:锅炉、水域脱硫、水处理、配电设施等设备,B类设备即:循环泵、补水泵、鼓、引风机等机泵类设备,C类设备即:三级煤廊、输送机、皮带、离煤机、铲车等设备,对本队全部设备实施分级管理;定人就是将设备分别承包到人头,我们把设备按岗位划分到班组,在由班组将设备细化到职工个人,责任到人全员参与设备管理,通过层层分解层层承包,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意识,确保设备维修保养的及时率和质量;定期就是根据设备一、二、三级维护保养的要求,由设备承包人定期对所负责的设备进行维护,需大修保养的及时上报。“三三三”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实施,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能,成本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规范了设备维护保养的工作程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2建立实施“趣味培训六个模式”,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造就高素质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人才。随着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要涉及许多新技术,所以对管、用、养、修设备的人才必须加紧培养。国内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并开始实践“培训教育先行”,重视职工培训投入。

我们在职工培训工作中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更新管理理念,建立实施了“趣味培训六个模式”,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从而促进了职工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不断增强,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趣味培训”是一种基于实践共享的新型基层培训方式。它改变以往的授课方法,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采取“综合课堂模式、技能培训模式、课题研究模式、案例分析模式、互动体验模式、岗位反思模式”六种模式,运用现场授课、情景模拟、互动交流、趣味引导、竞赛活动、音乐辅助等方式加以辅助,充分体现出了它双赢的目的:一方面它把培养职工的“一专多能”到“多专多能”作为直接目标。通过阶段性的培训,使团队学习力和职工的学习能力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另一方面它把推行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作为主要目标,实现了职工由被管理者角色向管理者角色转变,管理者由“指挥型”向“教练型”转变的管理过渡。

3.3基于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努力转变设备管理观念。一是在设备管理观念上由重技术性向重经济技术性转变。要提高单位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不仅要关心设备的投入,更要重视设备的使用效益和回报,以效益指导生产;二是在设备配置上由保障型向需求型转变,以满足需要为前提,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效益,保证正常生产;三是在运作机制上由粗放管理型向精细效益型转变。狠抓设备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网络,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工作的各项考核制度;四是在设备使用上由急功近利型向长效回报型转变。对设备进行终身管理,处理维修与使用关系、投入与产出关系,实现设备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五是在设备管理上由滞后型向超前型转变。坚持和完善设备岗位责任制、日常维护保养制和巡回检查制等,对设备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存在问题做到超前整改,防患于未然。

3.4设备管理工作纳入HSE运行体系,确保生产安全平稳运行。结合HSE体系,把设备管理工作纳入该体系,可以确保设备从购买论证、正常使用、维修到报废终生运行均处于体系文件的控制之下,有利于设备资料的查阅与保存。在重视外部审核的同时,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认识设备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把设备管理与安全工作进行有机结合,确保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3.5加强创新力度,对设备日常管理进行创新。设备管理不断创新,提倡综合管理和主动维护创新才有生命力,设备管理工作也必须不断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设备不断进步的制胜法宝。我们对设备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视创新管理。一是管理思想创新。现代化的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要转变观念树立创新管理思想。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明确企业现阶段的设备管理指导方针。二是狠抓管理手段的创新。通过认真总结和研究几年来设备管理工作的得失,明确提出了我们设备管理的思路:全员参与、强化管理、开拓创新、确保完好。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强化对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在搞好设备实物形态管理的同时,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完善计算机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以信息化带动设备管理的现代化。三是设备技术创新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3.6以成本管理为纽带提高设备综合效益。一是强化设备前期管理是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基础。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对设备投产前的管理。设计选用什么样的设备,对投产后运行的经济效益、设备维修投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是设备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推行运行维护与前期设计、投资控制相结合的办法就可解决单纯追求在设备前期管理中降低投资的问题,从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这个角度看,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本增效。三是控制设备停机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的关键。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努力降低设备停机时间,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措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将传统设备管理的以“修”为主过渡到以管”为主。运行管理要以创造最大效益为出发点,设备的修理必须考虑投入和产出。为此,设备修理制度要不断优化。通过不断优化,修理周期就相应延长。四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设备成本管理的核心。全面预算管理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大队在设备修理费管理上逐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认真调查与统计分析,科学地制定设备管理的全面预算计划,并将指标层层分解、层层控制,做到先算后干。对预算外的项目和费用严格监控,层层把关,同时认真进行实际分析,有效地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从而降低了成本。

3.7加强设备工作环境管理。设备工作環境管理是设备要有自己的最佳工作环境,设备的密封、润滑、工作介质以及周围环境等,都属于设备的工作环境。设备工作环境良好是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状态的重要保证,也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加强设备工作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一直是大队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重点,比如大队设备管理规定中规定设备润滑管理实行月检查制度。

4、加强设备管理取得的成果

通过成效的设备管理与人员培训,围绕“三化三零”(设备操作标准化、设备本质安全化、设备运行合理化,零缺陷、零故障、零事故)这条主线,把握严格落实各项现场设备管理制度,加大人员素质提高和业务培训力度,以及基础资料的管理力度,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实用性,设备的修理费用率符合上级规定要求,杜绝了特大、重大设备责任事故、大型设备责任事故,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8%以上,设备管理取得优异成绩。

5、结束语

总之,企业的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供暖企业只有贯彻“以生产管理为中心,技术管理为重点,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加强供暖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况,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使用效率,并尽可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满足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才能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设备管理途径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当前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分析
铁路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