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德拉克洛瓦色彩对后世画家的影响

2014-05-30王宗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印象主义德拉印象派

摘要:德拉克洛瓦是将色彩理论的表现方法系统整合、强化并使其高度和谐统一的色彩大师。他的色彩在寻找自然规律的同时并强调色彩具有主观性、象征性与音乐性,对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画家倡导的色彩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使色彩向纵深发展和获得了全面的解放,从而推动了绘画艺术向更宽广的空间发展。

关键词:德拉克洛瓦 色彩 影响

导 言

德拉克洛瓦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被左拉称为“浪漫主义的雄狮” ,他一生都在致力于色彩的研究和表现,他是将色彩理论的表现方法系统整合、强化并使其高度和谐统一的色彩大师。他的色彩是在和当时的古典学院派的不断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他提出了色彩问题,并寻求它的科学规律,他在其《日记》中记录下了诸多的色彩理论,努力寻找色彩在外光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形式。他强调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从而使色彩摆脱了从属于素描的附属地位。他的色彩宽泛、透明感强、饱和明亮、鲜明丰富,具有强烈的互补色对比、冷暖对比关系,是自觉地使用互补色最早的画家。他深入研究物体在外光情况下阴影和反光的颜色变化,以一种更自然的描绘取代了传统的明暗对照画法。他用不融合笔触表现色彩使画面保持了色彩的鲜亮,他的色彩在寻找自然规律的同时强调色彩具有主观性、象征性与音乐性。点彩派画家保罗·西涅克说德拉克洛瓦是色彩新纪元的奠基者,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德拉克洛瓦通过接近的色彩混合形成的中间色调启示了塞尚和马蒂斯,对于色彩的科学分析也给点彩派打下了理论基础,他的色彩影响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画家倡导的色彩革命,这也是史学家把他视为现代艺术先驱的原因。

一、德拉克洛瓦的色彩对印象主义画家的影响

1874年,在法国有一群青年画家在巴黎组织了一个的画展,以此来向官方的沙龙展挑战。这些作品看起来是违背传统的,观众和艺术评论家们对这些年轻的画家们进行了鞭笞,这就是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印象派的画家们。他们细心观察自然色彩的变化,在画面上表现出了明亮的光色效果。这些画家主要有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西斯莱、毕沙罗、摩里索、布丹、巴齐依等。

德拉克洛瓦在色彩上的探索对后来的印象主义画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他那里学到了色彩的分析和表现方法,很多印象派画家的色彩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他那里得到启示。

印象派的精神领袖马奈曾去请求德拉克洛瓦让他临摹这位大师的《但丁之筏》,德拉克洛瓦同意了他的请求。马奈的油画《游乐场酒吧间》中那鲜明的色彩和活泼的笔触显然受到过德拉克洛瓦的影响。德加虽然是崇拜安格尔的人,但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可是曾经很为他所激赏,他便跟德拉克洛瓦的学生瓦伦内成为了知心朋友。德加在创作《捷夫太太的女儿》时,采用了德拉克洛瓦处理同样题材的方法,色彩充满了激情。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画家。1863年,莫奈和巴齐依时常到德拉克洛瓦住所同一幢房子的朋友家聚会,不过德拉克洛瓦怎么也想不到,喜欢他绘画的两个青年画家正扒在朋友家窗口看他在花园里画画。莫奈的画面的整个色彩是以最纯粹的鲜明色彩为中心,而在这些色彩中,以最明亮的色彩作为主调,德拉克洛瓦的色彩对他的用色有一定的影响。而在印象派画家中受德拉克洛瓦色彩影响最大的,可能要算雷诺阿了。

雷诺阿在美术学校学习时就很崇拜德拉克洛瓦,他画中使用了某种德拉克洛瓦爱用的红色,这使他的老师看了很不顺眼,于是警告他:“当心些,不要变成一个德拉克洛瓦!”他极为德拉克洛瓦对东方题材的画面处理所感动,他在德拉克洛瓦表现女奴和阿尔及尔景色的画里,比在过于工细的日本版画的和谐里,找到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和更多的喜悦。雷诺阿对德拉克洛瓦的充满闪耀色彩的《阿尔及尔妇女》表示了公开的赞美,他不仅临摹了这幅画,还画了一幅强烈地受德拉克洛瓦色彩影响的题为《穿阿尔及尔服装的巴黎女人》的油画。此外,雷诺阿还为收藏家肖凯的妻子画了一幅墙上有德拉克洛瓦作品的肖像,以此表示他对德拉克洛瓦的崇拜之情。1881年雷诺阿曾去阿尔及尔旅行,显然他在跟随德拉克洛瓦的脚步去体验东方丰富的色彩。。雷诺阿的绘画色彩丰富透明,笔触明显,其色彩受到了德拉克洛瓦的极大影响。

当德拉克洛瓦去世后,印象派画家拉图尔画了一幅《向德拉克洛瓦致敬》的油画,用此表达他对大师的崇高的敬意

印象派画家主要是吸取了德拉克洛瓦对色彩的分析方法并将其发展,这使他们的绘画色彩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不过他们更加注重画面的形式,这是欧洲绘画进入现代以后的一大转变。

二、德拉克洛瓦的色彩对新印象主义画家的影响

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和西涅克是进一步把印象主义色彩分析法发展下去的两位画家。他们把色彩按照科学法则来进行描绘,画面是由各种色点组成的图形,以此得到更高明度的色彩。

修拉曾仔细地分析过德拉克洛瓦的油画,还读过谢夫勒有关色彩调和的科学论著,在这些研究中他得到教育和启示,创立了能同时表现出光和色彩的方法,其代表作品是《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新印象主义画派组织和倡导者西涅克著了一本《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的书,在书中他认为他们是发展了分割主义技术的人,称他们的画派叫点彩派,并分析了德拉克洛瓦和新印象主义之间的传承关系,认为新印象主义正是遵循了大师的教导,如“任何绘画的敌人是灰暗!”“抛弃一切土质颜色”,“应该让各种笔触实际上不要融合在一起……”,再结合科学理论才创造出了这种画法。

新印象主义画家在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绘画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科学理论中得到启发,将分割法和点彩法因素进行发扬,创作了具有严谨秩序感的画面。但在以后的发展中新印象主义者逐渐从绘画上排斥了对象的形体,作品陷入概念化和主观化的境地。新印象主义在20世纪初逐渐走向衰落

三、对后印象主义画家及之后的影响

被艺术史家称为“后印象派”的画家是梵·高、高更和塞尚,在沿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向前进的路上,他们对色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德拉克洛瓦的影响。

梵·高是一个具有火一般热情的画家,他的绘画除了再现物体的光、色外,同时又要表现出他所理解的事物的精神力量。在学画的过程中,他的绘画色彩受到了德拉克洛瓦较大的影响。他去卢浮宫研究过那里的绘画杰作,尤其是对德拉克洛瓦的油画最感兴趣。1888年梵·高到达法国南部的阿尔,他想在那里寻找到德拉克洛瓦的色彩体系。。他在那里看到了色彩丰富的风景,并疯狂地进行写生创作。他在写给他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的创作方法与其说是被印象派,还不如说是被德拉克洛瓦的思想所滋养。因为,我不是想正确地重现我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而是较随意地使用色彩,以便有力地表现自己。”梵·高强调他现在是“想夸张主要的东西,而抛弃显然模糊不清的东西”。在梵·高的油画《星空》上,是强烈而刺激人的夸张色彩,这和他那蜿蜒的粗大的笔触正好是协调一致的。他是借助于客观事物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和个性。和德拉克洛瓦的色彩一样,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象征性。

高更的绘画,初期是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后来又放弃了印象派的画法,转而追求东方绘画明丽色彩的装饰性和线条,他的夸张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象征性。高更在他的画中使用了强烈而单纯的色彩,除了受到东方绘画和塔希提岛土著人原始色彩的影响外,还受到过德拉克洛瓦的影响。

高更研究过德拉克洛瓦的绘画,也熟知德拉克洛瓦的绘画理论。1893年,当一个记者指责他的绘画色彩缺乏真实性的时候,高更指出德拉克洛瓦有一次被评论家指责画了一头紫色马这一事实,并为艺术家的权力辩护——他认为如果他的画因和谐需要的话,艺术家就有权随意地使用颜色。高更认为,在绘画上不仅不要害怕夸张,而且还要利用夸张,并且画面要具有抽象性、象征性。正是因为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论影响了高更,再加上其他影响,使他创作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

塞尚是西方现代绘画之父,他对色彩非常敏感,他的画面色彩丰富、对比强烈。他很钦佩德拉克洛瓦,曾托朋友给他买到一幅德拉克洛瓦的油画,他还时常在朋友面前赞美这幅画。据说,当他和收藏家肖凯一起欣赏德拉克洛瓦的水彩画时,两人的眼里都掉下了眼泪。在德拉克洛瓦去世以后,塞尚想画一幅向德拉克洛瓦致敬的油画,只是最后没有实现。德拉克洛瓦的色彩对塞尚有一定的影响。

德拉克洛瓦的色彩还对以后的象征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画家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象征主义画家罗塞蒂就曾使用德拉克洛瓦的《撒丹那帕勒斯之死》里的那种异国情调来表现他的作品。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色彩鲜明刺目,在油画《红色的和谐》里,他用条理与和谐来平衡画面,而这种绘画色彩美的传统则可追溯到德拉克洛瓦。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作品的色彩则带有强烈的情绪和主观感受。在他的画里也能找到德拉克洛瓦的影子。而离开了客观事物的性质去纯粹表现主观抽象的激情,画面只由点、线、面来构成,色彩在康定斯基那里获得了全面的解放。

四、结 语

德拉克洛瓦作为色彩革新者,他的色彩在寻找自然规律的同时还强调色彩具有主观性、象征性与音乐性,这些革命性的观念,使他打通了朝向现代艺术的最后一道关卡,并对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画家倡导的色彩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使色彩在后来获得了全面的解放。当学院派古典主义引领的法国艺术走向衰落和没落时,德拉克洛瓦艺术观念的出现犹如晨曦之于暗室一样,对法国和世界绘画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把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色彩对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及之后的画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法]德拉克罗瓦.德拉克罗瓦日记[M].李嘉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何政广.浪漫主义的灵魂——德拉克洛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子衡.德拉克洛瓦关键词[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09)

[4] [德]约翰·雷华德.印象画派史[M].平野等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5] 王琦.欧洲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6] [法]柯尔·西涅克.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派[J].闽叔骞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王宗楷,贵州桐梓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印象主义德拉印象派
珠唾集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印象派画家」金农
它就是海德拉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Q3 德拉希:艺术狂热还是投资客?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印象派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