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2014-05-30郭欣茹

学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画面歌曲舞蹈

郭欣茹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已经全面推进,《音乐鉴赏》作为高中音乐的一门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丰富个人的人格素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不能单纯地照搬书本内容,而应该根据实際需要,来设计学生喜欢的模块进行设计教学、构建课堂,并将歌曲、画面、舞蹈等元素注入其中,来丰富音乐。我们还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陶冶他们的艺术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关键词:音乐 歌曲 画面 舞蹈 启发性学习 激发创造力

鉴赏课本选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教材以音乐风格为主线,安排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进行对比,使学生聆听不同种类的音乐,并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快乐。课本内容涵盖很广,题材种类很多,这就要求教师有所整合,有所取舍。所以,教师应选取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融会贯通地体会音乐的魅力。我总结了几点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将音乐与歌曲联系起来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使学生在感知音乐的同时,发生联想,将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就是在这种艺术活动过程中培养和熏陶出来的。

《星光大道》是大家熟知的音乐节目,学生们都爱看。在“最炫民族风”一节里,我选用了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陕北民歌,学生们很激动,一下子就点燃了他们的激情。紧接着,我又放了《黄土高坡》和《信天游》。大家同样兴趣盎然,有的还和着唱了起来。这时,我趁机提出思考问题:“民族歌曲有点土,怎么流传还这么广泛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能得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选用当下最流行的歌曲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月亮之上》取材于蒙古民歌的音乐素材,如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搜集线索。我还请几个学生当场来演唱这首歌曲,将气氛推向高潮。我再适时地播放《敖包相会》和《牧歌》,让学生比较歌曲的不同,深入学习知识。这样就可以把书上的一首民歌拓展到三首了。通过歌曲有教学、有互动、有演唱大大丰富了课堂,做到了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教学设计。这恰恰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通过鉴赏来表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丰富情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激活表现的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在共同参与中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二、将音乐与画面联系起来

众多的音乐不仅能在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利用视觉强化音乐的魅力,最适合那种高雅的、艺术水准高的歌曲,但在学生眼里缺乏激情,枯燥无味的乐曲。如欣赏《梁祝》时,可配上影视画面或者自制的蝴蝶PPT,就能使人联想到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并且沉浸在音乐当中了。在欣赏爵士乐时,我找到了一段著名的爵士乐团的视频片段进行欣赏,找一部分学生打拍子,一部分学生模仿舞蹈动作。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爵士乐的特点,又丰富了课堂。乐曲《高山流水》与国画山水的巧妙结合更是经典,学生都从画中看到了流动的音乐。脑海中有画面感与欣赏单纯的欣赏音乐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欣赏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前辛苦一点儿做好准备是很重要的。

三、将音乐与舞蹈联系起来

街舞是全世界青少年都欢迎的,适合年轻人张扬个性的一个舞种,起源于非洲。在“非洲音乐”一节当中,我将街舞引入课堂,先请学过街舞的学生上台来表演一段。其他学生都拍手叫好,引起了学习的热潮。在播放《探索与发现》栏目中非洲尼日利亚舞和阿杰舞片段时,我把学生分成两组随着音乐模仿舞蹈的动作,并让他们上台比一比。对于跳得好的组,我给予点评,学生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教材只给了我们一个提纲,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填充,去丰富。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需要,其实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好处,正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

四、将音乐与兴趣联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欣赏是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这就意味着它是普及教育,应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素质教育传播的恩泽。全国推行新课改以来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学会主动地去学习,并且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使所有的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都得到充分的表现。我校课改以来,已经对课程分开了模块,有喜欢唱的,有喜欢欣赏的,有喜欢演奏的方向……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根据兴趣选择其中的模块,多多实践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能够独立的欣赏音乐作品,并能够评价他人的艺术作品。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架起学生与作品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提倡学生自主研发和合作的学习方法。我们还应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我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电影音乐欣赏》就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上课以后,学生都反映收获很大。这样就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甚至能使学生能够充满自信地面对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综上所述,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把握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需求。教师充分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领会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技能。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转换尤为重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自己在实践教学新方法。从感知、聆听、深入、讨论、评价等等过程全部由学生自主研究来完成,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体验的过程。通过体验和感受,学生就会学会探究和讨论问题,提起学生探究音乐的兴趣,发挥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评价能力。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兴趣取向,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学习,才能收到预想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跃跃.音乐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与课程构建.中国音乐教育,1996(1).

[2]赵文斌.浅谈音乐课程改革.教育艺术,2006(6).

(责编 张宇)

猜你喜欢

画面歌曲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试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