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4-05-30陈小晶
陈小晶
摘要: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把写作由学生的负担变成兴趣。在作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组织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师生互动的教学中,采取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 小学生 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学过的字词和句子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个人思想,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描述能力,是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主要通过写作训练来提升,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学生懒散的心理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作的内在驱动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语言的应用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感知写作教学带来的乐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文写作教学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内在的创新驱动能力。写作教学是小学所有教学课程中比较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教学活动的内容单一和乏味,很容易使学生放弃或厌恶写作,写作教学的目的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很难激发出来。本文以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为例,经过多次的总结和分析,认为小学生写作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先说后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书面语言的表达是建立在口头语言表达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做好写作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不可否认,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存在着差异,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口语表达出来,再经过精耕细作,进行文字修饰,转换成书面语言,消除学生“光说不写”的恶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心身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方面,即口语的表达能力存在着优劣之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首先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学生要语言清晰,逻辑清楚,有条理地表达。学生在说的训练中,主要体现出三个重点:一是“说”写作的要求,要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的要求,写作的重点;二是“说”准备的素材,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反应写作时准备的材料情况,是否与写作的主体相符合;三是“说”作文的大概内容,可以述说作文中的主要思想,反映的主要问题,写作的思路。“说”作文的方式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述、也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说的方式,可以让周围的同学了解自己写作的方向、自己的思想和表达的意思,同时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这样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开展课外活动是开拓学生视野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要求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精细设计和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这些活动的经历成为写作的素材,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手工剪贴、游山玩水、劳动竞赛、勤工俭学和魔术表演等。活动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活动进行评述和总结,然后选一些总结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讲述,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小学生历经了活动的整个过程,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写作有根可循,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同时写出的文章很充实,没有空洞的感觉。
三、创设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以便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教师通过经常开展写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处于活跃期,可以根据写作的要求进行写作。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为学生增设多种教学情境,如作文欣赏教学情境、作文评比教学情境、视频观看教学情境、表演教学情境和议论教学情境等。不管使用何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措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源泉,生活源源不断地为了创作提供素材,使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如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使写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学生有话可写?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包括家庭、生活和学校。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观察生活时可以抓住写作需要的重点,筛选写作需要的素材,理顺写作的思路。例如在《童年趣事》这个写作的练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童年的一些故事,从众多的故事挑选一些有趣,而且有影响力的趣事,不能瞎编,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对学生的生活有启发性。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重视素材的准备。因此,在进行写作之前,学生要做好对生活题材的观察和感受,并进行记录,在记录的故事中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故事情节写在作业本上。
五、师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写作兴趣的培养不是写好一两篇文章就能培养起来的,而要经过长期的观察、积累、思考、实践和摸索才能形成。古今中外的大家不是天生就对文字写作感兴趣的,他们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形成的。写日记是一种锻炼的有效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记什么和怎么记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学生在记录中感受到写作的方式和注意语句的修辞,在写作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写作的规范,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生动地描述事物和表达情感,也培养起了学生写作的勇气和信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简单的识图开始,开始看图对话,然后到简单的事物描述,再到完整的文章写作。在写作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对生活的每点每滴进行观察,将日常发生的事情进行简单的叙述。教师要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写作教学,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如一首歌、一个讨论、校园趣事和校园环境的变化等等,都可以开发成写作的素材来源。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许多有趣的事情。因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地寻找生活的乐趣,就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郎春富.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4).
[2]刘雪芹.如何激发与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5).
[3]吴文耘.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興趣[J].文教资料,2011(25).
[4]李生明.浅析新课标下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