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舆论的现象分析
2014-05-30赵萱瑞
赵萱瑞
微博这一新兴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凭借其与生俱来的特点及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也影响并改变着社会舆论环境以及传统的传播模式。基于微博的特点、发展和使用现状,结合具体事例,本文尝试探讨分析微博舆论现象,以期为报网互动提供些许借鉴。
一、微博舆论的传播特点
1.开放性。微博作为一个社交网络平台,只要用户将个人的原创信息或是对某一事件、他人发布信息的观点和评论发布到微博上,就意味着这样的信息是完全公开和开放的,是可以提供给所有用户进行资源共享和参与的。只要微博用户之间相互关注的链条不断,那么其中任何一个人发起的话题都可能在互联网上迅速的广为流传,同时,微博使用者之间高频率的互动交流,更是为舆论的传播甚至扩大化提供了空间。
同时,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和政务微博的开通,无疑提升了微博整体的权威性和水平,使得微博发布的内容不再仅仅是草根网民之间的自娱自乐,更增添了权威性和可靠性的保障。同时,主流媒体和政务微博也可以利用微博公开开放的特点,更好的进行舆论引导和干涉。这种开放性,可以说将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体凝聚在了一个有限的平台上,舆论的爆发和信息的传播扩大,不再是一个漫長的过程。而实名认证制又提升了微博舆论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2.自由性。在微博的世界里,微博的发布简短便捷,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要求不高,微博发布者也无需巨大的商业运营成本和技术条件限制就可以成为微博舆论的一份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微博的自由性。这种无局限性的发布信息使得传统的受众实现了巨大的身份转换,变作了参与议程设置的一方,其影响力可以与主流媒体媲美。微博作为数量庞大的“自媒体”,无疑是初步实现了最接近大众期许的言论自由。
3.群体化。由于微博用户之间相互关注的纽带,通常都是基于对彼此的认同以及双方兴趣爱好、观点看法的相同。所以,在微博上呈现的舆论走向是群体化的。当一个社会热点事件爆发之后,微博上将会迅速形成不同的舆论观点群体聚集,这些用户聚集群,通过评论和转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舆论观点。
二、微博舆论的传播过程
1.舆论的形成期,即事件被曝光的前期。微博上构成信源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来自草根网民即时发布的原创微博,也可以是主流媒体、政务微博等具有权威性的官方微博发布的第一手新鲜信息。因此,在事件发生前期,社会在短期内发生较大的变动,微博上会迅速产生未经把关的分散化、多样化的个人意见。这就导致微博信息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所以并不是每一条微博都能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时候就需要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微博、政务官方微博、网络名人、网络公知等用户通过转发和关注的方式,使得多样化的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比如,近期一部关注拐卖儿童问题的国产影片《亲爱的》的上映,在微博上引发了对寻找失踪儿童体制上存在漏洞的舆论大讨论,并且引起了相关立法部门和政府机构的重视。与此同时,许多网友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疑似失踪儿童的案例,网友们将小孩子的照片拍下来,加上“帮宝贝回家”的话题之后,通过网民的号召力,就很有可能让失踪的孩子回到父母身边。
2.舆论的爆发期,即微博、其他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形成舆论合力。随着舆论事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化,关注事件的主体将会越来越多,事件引发的舆论讨论已不仅仅是局限于微博这个平台了。而是引发传统主流媒体的转载、报道和关注,甚至深度寻访等。至此,关于一个舆论事件的讨论从酝酿初期的仅局限于微博平台已经扩散至了全媒体的范围。
3.舆论的缓解期,即主流媒体和政府的介入。当事件发展到不可控时,主流媒体和政府就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进行舆论引导和干扰。同时,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一些主流媒体和政府部门就会出面进行回应。权威信息也将通过政府部门和传统主流媒体流向公众。这样,在政府的干预和引导下,公众对事件的舆论讨论会逐渐趋于理性,民众的情绪开始平复,舆论由高点渐渐下滑,进入缓解期。但是,如果政府回应措施不当,舆论就会出现反弹,因此,在舆论的缓解期,政府和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干预十分重要。
4.舆论的平复期,即问题的解决期。随着政府和主流媒体的有力干预和引导,舆论热点会逐渐进入平复期。这一时期,民众的讨论热度逐渐下降,情感也趋于理智,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意见领袖都逐渐退出热度已经消减的舆论战场。同时,这一时期也成为了事件的解决期,通过酝酿形成期、爆发期、缓解期的过渡,事件的前因后果已经被悉数弄清,所以在舆论平复时期,是针对事件进行有效合理的解决和收尾的最佳时期。
三、微博舆论对社会的影响力
微博的影响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下面将从正反两方面简单论述微博舆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
1.微博舆论的益处。首先,微博的出现使民众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了言论的自由和人性化。微博作为自媒体、新兴媒体的产物,诞生伊始就带着强烈的“草根”属性,这种属性的传播手段改变了人们的话语方式,更可以说是体现着一种思想言论上的“以人为本”价值观。同时,微博也使得公民个人新闻信息的随意性、丰富度更强,让媒介真正成为“人的延伸”,自由空间度更大。另外,相对于传统主流媒体“多层把关”的模式,微博使得舆论方向更加趋向自由化,这在更大的程度上保证了言论自由。
其次,微博的出现几乎促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在微博的引领下,新闻开始进入到“以秒计算”的时代。相比传统媒体而言,时效性大大增强,这种强大的时效性在解决社会突发事件、热点问题上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借助微博发出的求助信息,可以迅速形成效应,对灾区援助有巨大帮助。微博的扩散能力极大地便利了救援信息的传播,表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可以说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已超过主流媒体。
第三,微博舆论的逐步成熟,可以促进政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管理,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如今,当草根微博也加入反腐行列时,网络监督、微博反腐等词汇已不是新鲜事,微博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反腐的有效性,使监督得以顺利进行,政务公开的透明度也进一步提高。另外,微博的人气高涨也使得传统主流媒体开始反思,并积极地求新求变,融入到微博的世界当中,这对于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无疑有着积极乐观的作用。
2.微博舆论的弊端。首先,微博过量的信息可能会导致信息的过剩,并且也为谣言、虚假不实报道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如今,我国对于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而对于网络违法行为的纠责也不够细致。因此,在这种社会组织不发达、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微博由于自身庞大的使用群体和快速的传播,让不良信息的传播有了可乘之机。这就很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和负面情绪的滋生,增加了突发事件管理的难度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其次,微博作为“自媒体”的典型,因其增强了民众言论表达的自由这一特点,就不免带来了网络舆论的失控以及网络暴力的产生和蔓延扩散。比如,我们在微博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网友仅仅因为对某一社会事件的观点产生分歧而大爆粗口,更有甚者,在不明事情真相仅凭一家之言的情况下就过度的参与到网络的人肉搜索当中,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人身攻击和伤害。这些弊端当引起有关方面的规范和网民的自律。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