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基层新闻报道基本要素
2014-05-30李凤莲
李凤莲
一、《内蒙古日报》发稿的总体要求
《内蒙古日报》前几年提出“三服务”的办报理念,即:“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各级地方的建设与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服务。”这就是说《内蒙古日报》所刊登的新闻稿或宣传稿,时刻要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与自治区的大政方针相合拍,主旋律是积极的、健康的,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我们所采写的新闻宣传稿件,其内容都要贯穿和体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为自治区的和谐稳定、又好又快发展鼓与呼。这是新闻媒体,特别是自治区的各级党报不容置疑的职责和任务。
党报是中央和自治区精神的传声筒,是各级地方建设与发展的传播媒介。它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通过这一平面载体,把各地积级有效的,有利于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措施、办法以及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及时地传递给全区广大读者,让各级机关、单位有所借鉴,有所启迪,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目的。所以,我们在采写新闻宣传稿的时候,时刻要有为他人提供信息,为他人提供可参、可鉴、可学经验这根弦,让我们所要发表的内容有值得一读的地方,有让人开阔眼见、拓展思路、增长见识、精神为之所动的东西,不能无的放矢,让人食之无味,觉得毫无价值。近两年来内蒙古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提出让《内蒙古日报》“好看、有用”,即是对媒体报道简略而根本的要求。无论是写新闻还是搞宣传都要牢记这一点。
二、《内蒙古日报》对基层新闻报道的具体要求
党报要求新闻必须要有真实性、权威性、时效性、可读性,《内蒙古日报》也不例外。就基层通讯员供稿来说,有这么几点值得注意,也可以说是《内蒙古日报》对新闻稿件的具体要求。
一是要新。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不新不叫新闻。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是新呢?这是一个比较概念。从时间来说,它需有一个纵向比较。也就是说,过去未曾发生过,而现在发生了,那它就是新闻;从空间来说,得进行横向比较,即别的地方没有出现,而你这儿出现了,它就是新闻。那么,怎样来鉴别它是不是新闻呢?我们可以借助这样几个途径:一是凭自己的经验和阅历进行观察和思考。也就是说,当你看到或听到某一发生的事实,首先要凭自己的感觉,体味它是不是新的东西。你觉得它是新的,就应抓住它,不要让它轻易错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新闻敏感。二是借助于网络进行分析和判断。在你发现某一发生事实又拿不准它是不是新闻时,你可以打开电脑,看看这一事件或现象在全区(当地)是不是出现过或报道过,若没有,那你就把它写出来。三是经常读一读报纸,特别是你要投稿的报纸。如果这张报纸没有报道过,那你不妨写出来试一试。总之,硬让碰了,也不要让误了。
二是要快。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是越来越快,它对平面媒体——报纸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报纸要想在这种境遇中生存,那它的传发速度也必须尽量得加快。基层记者或通讯员是最贴近基层、靠近新闻发生源的信息传递员,这一点是媒体大本营记者无法比拟的。但我们了解信息要快,采写速度要快,传递稿件要快,这样才能让媒体尽快地接收、编发。《内蒙古日报》前些年有个硬性规定,也就是有些通讯员曾有所耳闻的“三五原则”,它要求《内蒙古日报》要闻版(也即一、二、三版)的动态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或特写、侧记等,从新闻发生时间到见报日,必须控制在3天之内,否则不予刊登;基层新闻(版)和社会新闻(版)则须控制在5天之内。这一时间要求看上去挺长,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比如说基层新闻,新闻反馈和知悉需要有个时间,深入实地采访需要时间,写作需要时间,即使是用电子邮件传递,到编缉手上,下载编发,组织上版,校检印刷,都需要时间。所以,掌握新闻线索后,一刻也耽误不得,否则时效已过,就是做无用功。
三是要鲜。这是针对新闻内容来说的。新闻不仅要新鲜,还要鲜活。要想让新闻可读,就必须是鲜活的新闻事实,让读者可触、可感。报纸不可能像电视或网络影视播放,让人觉得直观、具体、形象,但它也要通过你的语言记述和描述,让你的新闻事实尽量做到详实、可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你列举的事实觉得真实、可信,是真正来自于生活现实的东西。基层新闻工作者是工作和生活在一线的新闻事实的直接目击者,做到这一条应该更具优势。即使是记述而不是纪实的新闻宣传作品,也要言之有物,概括中有具体,叙述中有事实,切忌全文都是空泛的、概括总结性的语言,这也就是我们不能用干巴巴的公文总结材料替代新闻宣传作品的原因。我们可以借助新闻记述(也即以新闻做抓手)来交代和体现你所做的幕后工作,但绝不能用工作总结来替代新闻,即使是宣传也要有新意,也要有鲜活的新闻事实。
四是要活。活主要指的是写作形式。新闻写作有它大体的固定模式,比如消息要有导语(也就是开篇话),有具体的事实记述以及发生背景,甚至是导致结果和作用;通讯要按内容分类或时间顺序有主题、有节奏、有目的地进行记述或描述。但不管是哪一类体裁,哪一种形式,都要具备5个或3个“W”,即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什么人或物发生什么事,甚至什么原因、什么结果。但就现代新闻作品来说,又讲究新闻无定式,只要把5个或3个“W”交代清楚,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你可以选择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点到面的“金字塔”型,也可以选择由面到点、由概括到具体、由浅入深的“倒金字塔”型,还可以选点面结合、按类叙述的“混合”型。在写作体裁上,你可以根据想侧重记述还是表述来选择,用消息体还是通讯体,若是表意那就用言论体,也可以混合使用。总之要活,要有生气,要有文采,要吸引读者喜读、爱读,读之有味,读后有感。
五是要精。從字面上直接理解,就是说新闻作品要用最简洁、最凝炼的语言来表述最突出的新闻事实。这里面要求,一是语言叙述要凝炼,能用3个字说明的问题,绝不用5个字。在这方面,新闻体又跟公文体相近的地方,有别于善于铺陈的文学体;但就语言表现力来说,它又不同于枯燥无味的公文体,更接近于能表情达意的文学体。新闻体讲究平实,但也不乏有最具表现力的文学修辞。二是选择实例要精当。在你说明新闻的时候,要选择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实例,一般说来举两三例比较适中。少了单薄,显得乏力;多了冗赘,冲淡新闻主题。而且在举例时也要用精炼的语言,得当的事实,说明即可,绝不能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从它的深层内涵来说,新闻的精还应是高、是深。高是指新闻宣传要站在一定的(全局的)高度来写,要根据稿件刊发的媒体级别来审视你的新闻内容,或全国、或全区、或全盟市。不能爬得过高,让你的新闻显得空泛乏力,不切实际;也不能沉得过低,使你的新闻如井底之蛙,难上桌面。只有跟上级的精神和宣传意图相合拍,与时事和形势发展步调一致,你的作品的品味才显高。再就是深,新闻作品特别是带有问题性的新闻作品,不能光流于表面,要有深层次的挖掘,即从它表露在外的现象,透视和掘出它隐藏在背后的东西,用你犀利的笔锋、睿智的眼光,去剖析和审视新闻深层的蕴含,这样才会使你的新闻作品有厚重感,有深度。只有有高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才是精品。当然,一般的新闻不需你重作,而重要的新闻绝不能轻描淡写。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