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2014-05-30邱燕萍
邱燕萍
摘 要:主备课是一种新型的备课方式,是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和智慧,是有效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对主备课有效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反思在备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要真正实现主备课的实效,必须坚持四个阶段的反思:即初备时反思、研讨时反思、上课后反思、下次备课时反思。
关键词:主备课; 教学反思;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82-001
一、“主备课”的利和弊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为了上好课而做的准备活动。传统的备课是上课前的教学设计,一旦变成教案,就被反复使用。但很多时候为了应付检查,老师们总喜欢“复制”“粘贴”一些特级教师的教案,既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近年来,“减负提效”一词在中小学校非常流行,随之衍生出了“主备课”这种新型的备课方式。主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同年级教师集体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分配备课任务、写成书面教案、再集体讨论并修改教案,反馈教学信息,总结优缺点后反思并改进。主备课让教师不再忙于抄教案,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去真正地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等。另外主备人是一线教师,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要比名教案更能符合实际教学,更具有实用价值。
主备课的确带来了许多益处,但如果不加强监督和自我管理,弊端也会随之而来,在一些学校“主备课”已渐渐失去了初衷。同一学科教师每人写一份教案,再把写的教案当成备课进行整理,然后大家用同样的资料,上同样的课,布置同样的作业,甚至上课的环节都一模一样。但教案只是备课的一部分,备课也不是简单的教案设计。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在拥有一些共性的同时具有更大的个体差异,同一种备课并不适用于每个学生,“主备课”必须不断地反思修改,才能适用于每个班级每个学生。
二、重视教学反思是关系到主备课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一方面是教师对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找出不妥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批评,并及时改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现在很多学校都大力提倡个性化备课,如何让主备课不像传统备课那样“说一套,做一套”,充分的自我反思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成败与得失,改进教学方式,让备课更完善,也更具个性化,更符合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积极开展教学反思,让主备课个性化
主备课是对传统备课的改革,是切实从学生实际需要和备课的实用性出发,但要使主备课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必须克服传统备课的弊端——形式主义,因此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推行个性化备课势在必行。教师的教学反思至少要有初备时反思、研讨时反思、上课后反思、下次备课时反思四次。
1.初备时的反思
不管是主备教师还是辅备教师,在参加主备课前,都应对主备课的内容有一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主备教师在初备课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是否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而不是主观地组织教材,满堂灌,出现学生听不懂的状况。在这种超前的反思基础上,主备教师在熟悉主备内容后,梳理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列出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进行重点讨论。其他辅备教师也要熟悉教材内容,提前浏览主备教案,反思过去的教学经验,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作一些调整,注上个人见解,以便集体研讨时进行交流。
2.研讨时的反思
研讨时的反思是指同年级的教师对初备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和补充,并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假设、处理并反思,结合班级情况对教案进行完善。在集体讨论中主备教师逐一讲解自己的观点、设计及相关理论依据,然后由辅备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谈个人见解,同时提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点或困惑点。经过主备教师与辅备教师思维的碰撞后,各自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主题探讨。探讨后的主备教师与辅备教师各自对主备教案进行调整和修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取长补短,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
3.上课后的反思
上课后的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回忆、思考,并对主备教案加以必要的调整,再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对教案上的内容进行修改,让它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但在课后教师还是要把课堂上迸发的灵感,产生的困惑进行反思并及时记录下来。任何一堂课,无论教师准备的再怎么充分,在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上课前没有想到的突发事件,这个时候教师的灵活应对和及时反思尤为重要。教后反思对主备课尤为重要,它是对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和困惑进行思考,肯定优点,查找不足,明确改进的措施,以便扬长避短,促进下次教学的开展。
4.下次备课时的反思
下次备课时的反思是指在下一次主备课活动中,每位教师针对上一次的备课及其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回顾,通常包括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课堂上出现哪些意外的情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等。同时每位教师联系各自的课堂教学过程,交流各自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提出各自的困惑与迷茫,反思存在的不足,共享成功的经验。经过反思后的"二次备课”对我们教师而言,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善。
教学是一门艺术,备课也是一门艺术。主备课对于一线教师是势在必行之路,用心去探索,用行动去实践,用反思去完善。只有不断地在反思中备课,在备课中反思,才能让“主备课”这种新型的备课方式成熟起来,才能更好的通过教学来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的领域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丁锦辉.《有效备课》,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6
[2]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
[3]邓公明.《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教书育人》,2007.8
[4]张燕.《在反思中成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