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视角下的教育惩罚
2014-05-30刘金林
刘金林
一、 教育惩罚的概念界定
对于教育惩罚的概念来说,当前主要有五种:一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界定的。教育惩罚是“同‘奖励对应的概念,通常为个体所遭遇的负性事件,旨在降低个体特定行为的发生频率。”[1]二是教育惩罚是指“教育者以学生个体或集体为对象的处罚,其范围从体态语言到口头指责、课后留校、罚做作业和其他强迫措施,以至到体罚、停学、甚至开除学籍”。[2]三是教育惩罚是“一种出发点在于对学生的关怀爱护、不侮辱学生人格和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手段,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能改正过失”。[3]四是教育惩罚是“教育者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或品行予以否定,使其經受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以期影响其行为或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4]五是教育惩罚是对“违规行为的强制矫正”,主要包括精神矫正与行为矫正两种,“前者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警告记过),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甚至可以清出教室让学生反思其过,后者是某些过失补偿性行为(比如做卫生不认真而罚其重做等)”。[5]
通过对以上五种概念的分析,可知教育惩罚的基本特点。首先要确定的是教育惩罚属于教育行为,是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在其中的。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行为,并从思想上发生转变。而就教育惩罚的实施主体教育者来讲,教育者具有社会及国家所赋予的一定的合法惩罚权。而教育惩罚是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当或过失行为所产生的,在受教育者出现不当或过失行为之后,教育者为了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在思想上得到教育,并使得这种行为以后少发生或不再发生,就会采取行动让受教育者承受负性事件,使其感受到痛苦、折磨或不快的感受。根据其他角度对教育惩罚的定义及教育惩罚的特点可把教育惩罚定义为:教育惩罚是教育者以良好的教育目的,针对受教育者的过失行为,通过承受适当的负性事件使其得到思想教育及启发,并让受教育者的过失行为发生频率降低或消失的教育行为。
在此有必要把教育惩罚与体罚、心罚相区别。“体罚是指让学生身体遭受痛苦并损害身心健康的惩罚”。[6] 主要是通过动作让学生遭受身体上的痛苦,例如打学生耳光、罚站、蹲墙角、顶花盆等方式。心罚是心理惩罚的简称,主要通过对学生使用侮辱性语言、强硬的禁止命令、对学生表示怀疑、给予不公平的待遇、揭露隐私等行为,达到对学生的惩罚,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不易显露和发现的心理伤害。体罚和心罚都是极端过度的惩罚,已经超出了教育惩罚的范围。虽然体罚和心罚都是在教育过程之中产生的,但是从教育目的来讲,体罚和心罚只会让学生记住惩罚的本身,也就是让学生承受的负性事件,让学生记住惩罚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而非让学生通过惩罚而记住自己的过失行为以及自己从中得到的教育。从性质角度来讲,体罚和心罚都不具有教育性,不会让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启迪,思想不会发生良好的正确的转变。从学校管理来看,体罚和心罚都是教育管理所不允许的,导致严重后果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教育惩罚是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法,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二、道德视角下教育惩罚的意义
教育惩罚有利于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秩序,可以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就教育惩罚来讲最大的意义是体现在道德之中的。教育惩罚通过适当的惩罚方式加以说服说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过错行为的性质,会让学生产生对于自己不当行为的羞愧感,而羞愧感会促进个体道德的形成。这种羞愧感是对于自己怎么能做出如此行为的后悔,而非心罚中把学生的过错公布于众而产生的羞愧感。内心的愧疚感“是内向的愤怒,如果一个人真正感到了羞愧,他就会像一只蜷伏下来的狮子,准备向前扑去。人因为有躲避羞愧的动机,所以才有发展道德品质的动力和完善道德品质的潜力。”[7]教育惩罚是促进个体道德形成的有效方式,教育惩罚让个体产生愧疚感,产生愧疚感之后为了自己能在主观意志上控制自己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不当行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就会驱使个体想要趋于完善,最后达到德育的内化。
教育惩罚是对一个人尊重的体现,也是让个体感受到被尊重的方式。当对一个人有所期待,并相信他能有所提高的时候,便会对其提出要求与一定的纪律规范,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如果打破了要求和纪律规范时,就会对其进行教育惩罚。马卡连柯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提高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8]“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我们不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9]如果对一个人不抱有希望,就会对其抱有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也是对其作为一个受教育者的不尊重,同时也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现今社会中随着赏识教育、成功教育、快乐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盛行,并加之不断出现的教育恶性事件,这让教育惩罚陷入困境,遭受巨大非议,也使教师一度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出现了诸多教育不作为,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当行为,抱着一种不出大事就好,只要孩子是安全的就好的态度,对学生是听之任之。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到学校中是要受教育的,如果对学生是放任自流的话,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不被重视的,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对自己抱有自暴自弃的态度。教师需要让学生及家长明白教育惩罚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视,是教师责任的体现,希望学生通过教育惩罚得到提高与教育,那么学生及家长都理解了教育惩罚,教育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也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教育惩罚是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这也是现今社会对公民的要求。教育惩罚是对自己过错行为的一种担当,这在道德培养中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让学生承担其应有的教育惩罚,就会让受教育者得到这样一种暗示:就是他自己不需要承担不当行为的后果,而这就会造成道德教育的缺失,不利于个体良好道德的形成。涂尔干说过:“为纪律赋予权威的,并不是惩罚;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却是惩罚,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逐渐为违规行为所侵蚀。”[10]如果对于学生的不当行为没有教育惩罚,学校就会被违规行为所充斥着,学生则毫无责任意识,到社会中便也会无视社会法纪和道德伦理的约束。教育惩罚对于学生来讲是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出现不当行为就要承担责任,但是学生毕竟还处于身心还未完全成熟的状态,所以教育惩罚并不是要学生承担与自己不当行为相等程度的惩罚,只是起到警戒的作用,让学生形成承担责任的意识。马卡连柯说过:“正确地和有目的地应用惩罚是非常重要的。”[11]
三、建构道德视角下的教育惩罚
在道德的视角下去建构教育惩罚,让教育惩罚以道德为准绳,让教育惩罚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德性,让学生拥有更具理性的、更有德性的生活,而不会受制于自己的欲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如何实施教育惩罚来说却是难题,一旦教师掌握不好教育惩罚的程度,就很容易走到体罚或心罚的境内。其实,我们只要始终记住一条最根本的原则,就可以让教育惩罚发挥最理想的效果,那就是道德。建构道德视角下的教育惩罚可以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
1. 教育惩罚的铺垫:尊重加理解。在学生出现不当行为之前,需要给学生介绍清楚教育惩罚,告诉学生们教育惩罚的概念及性质,让学生对于教育惩罚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到教师之所以会在他们出现不当行为之后会惩罚他们是由于对他们的负责,也是老师深信学生能够提高的表现。当学生知道老师没有放弃自己,对自己是寄予期望的,那么在学生接受惩罚之时,便会心甘情愿,这样在思想方面也会得到启迪与教育。
对于教育惩罚的铺垫来讲,还有教师的心态和惩罚之前的前期工作。教师首先要抱着尊重学生的态度去惩罚学生,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之前就牢牢记住学生的身份,时刻将“以人为本”的观念牢记于心,也就是把学生当成一个有尊严的人,这样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惩罚时便不会采用过度极端的体罚或是心罚。此外,教师还要理解学生出现的不当行为,学生是处在发展时期的,心智都还不成熟,犯错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对于这一点给予理解,不能认为学生的过错是不可原谅的。而且尊重与理解学生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若能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始终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处之,也会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有利于学生德行的形成。
2. 教育惩罚的对象:针对不当行为。教育惩罚是在学生出现不当行为之后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所以教育惩罚是针对学生不当行为的问责,而非是学生本人,要抱有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不能对学生的整体进行否定。对于学生的不当行为应该单独列出来,单独就不当行为进行教育惩罚,但就学生好的方面也应该予以表扬和鼓励。如果学生发生不当行为之后就对学生进行全盘否定,而且教育惩罚不具有针对性,会让学生不了解自己到底是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也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暴自弃。这种全盘否定的教育惩罚是不道德的,无法起到道德效用。只有当受到处罚的人认为处罚是有道理和针对性的时候,才具有道德属性和道德价值。
3. 教育惩罚的方式:注重个体差异。教育惩罚的方式要注意个体的差异,因为学生的类型不同、所发生的不当行为也不同,因此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时不能同语而论,更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也就说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等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惩罚方式。例如,就同一种不当行为,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来就不适宜在公开场合进行教育惩罰,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阴影。而对于比较外向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在公共场合进行教育惩罚,这样可以让外向的学生稍微有些收敛,起到教育的作用。还有性别的区别,对于男孩的不当行为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强制但不伤害学生身心的方法来进行,但对于女孩来讲,女孩的心思比较细腻,比较敏感,采用教育惩罚时以触及心灵的微弱方式为主。另外,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情特点,有的学生经常乱丢东西,就可以罚学生做一些日常打扫工作,这样既对其过失行为进行了惩罚,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打扫卫生的辛苦,知道乱丢垃圾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不便,这样的教育惩罚是一举两得的,方式也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所以,要对不同学生不同对待,采用千篇一律的惩罚模式既是对学生生命特点的忽视,也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 教育惩罚的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对于教育惩罚的管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自己确定纪律规范,自己确定惩罚的方式方法,自己施行,把教育惩罚的管理权交给学生自己。当然,在这其中需要教师的监督和规范。有些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进行的,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容易造成师生的对抗情绪。特级教师李镇西认为教育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首先让学生自主参与制定纪律规范,这要以学校和班级的公共纪律规范为基础。经过学生自主确定细化的纪律规范就说明了学生是认可与接受这些纪律规范的,并认同其中的道德价值,那么,这些纪律与规范就对他们有了约束力,当他们违反了自己制定的纪律与规范,就会自愿地接受教育惩罚。而关于教育惩罚的方式,以民主的方式确定出几种,可以让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同学都有可选择的余地,在学生出现不当行为时,就可以选择其中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这样就不会产生抵触和不良的心理反应。
注释: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694.
[2]朗特里.西力教育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李秀娟."教育惩罚"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29-30.
[4]李莹."教育惩罚"理念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9(10):36-37.
[5]徐保利,曹兆基.我们要不要教育惩罚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5-15.
[6]何庆宗,肖庆华.对教育惩罚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9(9).
[7]刘次林.羞愧感及其教育意义.教育研究.2009.
[8]马卡连柯.苏维埃学校里的教育问题[M].李子卓,杜殿坤,吴文侃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9]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编.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40,132,138.
[10]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刘长松,杨慕之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8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