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格理想及其实现路径
2014-05-30叶华
摘要:社会背景不同,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也不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困境,是科学主义占主导社会的必然现象。以“中国梦”为引领,创新文化内核和培养体系,通过“五化”模式、“运行”机制,强化培养载体,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格理想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梦 人文素质教育 人格理想 路径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这种整体性的人文素养缺失必将阻滞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挺进步伐,不利于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在当下追寻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高职院校将人文素养作为提升学生软实力的要素势在必行,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演进分析
从教育发展历史形态看,教育是人类不断追求人格理想实现的过程,无论是哪个阶段,其实质仍然是对“人是什么”、“如何培养人”等问题回答,教育活动也是围绕人格理想的培养来展开的,对智慧和对道德的追求,實质上表现为对一种人的理想的追求,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演进。自由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自由人的理性,以实现“至善”的人格;通识教育是对自由教育的革新,是自由教育的传统延伸;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创新[1],是针对单纯科技教育和过分狭隘的专业教育提出的。
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恢复阶段(1980-1990年)、发展阶段(1991-1997年)、扩张阶段和内涵发展阶段(2007—2010年)。也正因为历史社会背景不同,使得高职院校在理解和解释将人格理想付诸实践中的推动力量或遇到问题,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出现由排斥到结合的演进,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人文素养的训练,教育质量出现下滑。事实上,人文素质教育在现实中面临困境,也是科学主义占主导社会的必然现象。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分析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高职人文文化的沉淀薄弱。来自麦可思近几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业质量折射高职毕业生职业吻合度较低、离职率较高、工作换岗率较高,高职学生存在知识领域和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片面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一)能力本位的主导实用性功能化使高职文化教育忽略了人格品味
高职院校在教育操作层面普遍存在重视技术技能而轻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倾向,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势必忽视重要的学习心理进程、学习迁移,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就业弹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校单纯成为了技能培养场所,学生成了单独的技能学徒,学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培养层次欠缺使高职文化教育载体出现了“短板”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只有高中阶段的中职教育,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学生理性追求不足。虽然,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进程的深化,从办学过程、条件规范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标准,对高职院校规范化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但是,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片面追求以就业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传统考核指标体系已不再适合内涵发展需要。
(三)平台不明确,体系不明晰,缺乏开展高职文化教育的规划与指导
办教育就是办文化。虽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搭建文化融合的平台和桥梁,提高学生产业文化素养等软实力方面,容易被忽略内在的精神文化创建。一方面学校希望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办学成本,增强职教特色;另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合作获得素质较高,又相对稳定的企业员工,减少企业人员培训支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实践表明,高职文化教育也仅仅是停留在合作上和形态上的功利状态,有热热闹闹的场面与形式,却无法将华丽的办学理念、表面文化内化于高职院校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成为师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人文素质教育普遍流于形式。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格理想及其实现路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格理想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塑造人和造就社会有用的人。受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人文精神指导下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其人格理想是 “全面发展的人”。这种变化既是人文思想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断适应。在科学人文主义的思想影响下,高职院校开始致力于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结合,开始重视实施全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
面对困境,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有必要的坚守,要充分体现对“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格理想追求,要重视专业教育的人文价值,由“专业”达至“人文”。在实践中,人文素质教育既是高职教学的组成部分,又具有弥散性,体现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通过以下路径探索实践。
1、创新文化内核,让人文教育与校园文化相融通,提升顶层设计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教育梦想,高职院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实现教育梦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理念、目标、功能定位及走向,对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促进大学生人格理想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3]。
高职院校以“中国梦”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思想文化,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创新文化内核。在顶层设计方面,把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工程、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办学基础条件建设一并作为建设高职强校的“四驾马车”,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相融通,引导形成有利于良好校风、教风、学风,有利于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核心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格理想[4]。
2、创新培养体系,让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相融通,强化培养载体
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认识到高职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由于过于强调技术素质的提高,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改变和纠正培养“工具人”,就必须让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相融通[5]。高职院校要从时间、空间方面不断贴近区域、贴近网络、贴近专业,拓宽和提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形成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1)建构人文素质教育的“五化”模式,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质。“五化模式”是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化”、“特色化”、“职业化”、“开放化”和“经典化”
第一,促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化”发展。“课程”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是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全面启动通识教育、文理通融、协同创新等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提升;二是构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体系,组成“五大模块”的立体网络,实行人文素质学分制。“五大模块”是指哲学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艺术与审美、心理与健康、职业定位与生涯拓展,再辅以开设文化讲座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如人文社科部组织的“交院大讲堂”、二级学院组织的“企业文化讲座”等,融入文学、历史、艺术、社会分析、道德推理、科学、外国文化、数学推理、生存技能等,以此奠定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脉络。
第二,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化”发展。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行业背景,凝练校园文化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着力彰显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化”发展。如,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取“三路并进”思路打造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化”,如,公路的“汽车文化”,水路的“航海文化”,轨道的“轨道交通文化”。
第三,促进人文素质教育“职业化”发展。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
实现办学目标的根本途径,由于企业文化理念、价值取向、发展愿景、经营模式、品牌效应的差异性,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职业化”发展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开展具有交院精神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职业化”发展实践中,在水路打造“航海文化”,强化以下培养载体,①“青春梦”、航海职业道德精神进“两课”课堂;②开展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海员技能大比武);③开展船体航模创新制作;④开办航海文化专题讲座;⑤开展各类企业型社团活动,培育模拟公司;⑥开展志愿服务,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人文精神。
第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开放化”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纠正高职教育过分狭窄的职业技能培养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需打破传统校园文化的静止模式和封闭状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对外交流,拓展文化建设平台,着力建构动态、开放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交流。一是发挥社会合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共建实践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扶贫帮困、科技下乡等活动,与企事业单位共建社会实践基地;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走进校园,引导青年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二是组织開展创业大赛、创业实践等活动,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第五,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品牌化”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和暑假、寒假时期,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广泛开展“红色经典”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打造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品牌化”发展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6]。一是加强对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的管理与指导,提高社团活动水平。积极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四个一”社团建设要求,为学生彰显个性、互相交流,增长知识和才干提供广阔舞台。二是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品牌化建设,学术内容与组织设计要有创意,不断提高知名度。
(2)建构人文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的繁荣
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想解决学校内部素质教育机制的脱节问题,以及学校内部素质教育只有热热闹闹的形式,轻效果的问题。事实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教育资源平台,如何形成教育合力的繁荣正是教育学者发出的新呼吁。一是抓实教育合力,通过社会活动、媒体导向、网络空间、社区环境、教育基地、用人机制等,形成繁荣的社会教育氛围。二是抓实载体,通过“课程载体”、“网络载体”、“展馆载体”、“媒介载体”、“实践载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格理想作用。三是落实“四项”工程,通过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物质文化提升工程、行为文化塑造工程、文化活动繁荣工程等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马建华,王琪.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演进——基于人格理想和社会背景的考察.高等理科教育,2012.2.
[2]王茂莉.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协同创新的探索及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2.
[3]史洁,龚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中国高教研究,2005.5.
[4]时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职文化建设.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9月.
[5]颜楚华.高职院校的文化个性及其养成培养.教育发展研究,2013.13-14.
[6]李桂英.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视野下的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探索,2008.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CZ018,主持叶华);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高职教学质量管理预警机制研究》(批准号:2012JK054,主持:黄海兰)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