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职业教育本质 优化高职就业路径
2014-05-30张欣
张欣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仍存在易初次就业、难优质就业,重快速就业、轻升学创业等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参加某高职院校2014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的学生和用人单位進行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整理出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表现,进而从学校的角度分析如何回归职业教育本质,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路径,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 职业教育本质 就业路径 就业竞争力
一、前言
最新公布的《教育蓝皮书》指出,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为71.9%。从学历层次来看,初次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专科生为79.7%,本科生为67.4%,硕士生与博士生均为86.2%;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
然而,现实数据表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仍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2014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27万,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每年新进入市场的青年大约1500万,今年高校毕业生占了将近一半,这表明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从纵向上看,教育部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这导致包括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内的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毕业生仍存在易初次就业、难优质就业,重快速就业、轻升学创业,校企、企学衔接不紧密,市场导向不清晰等诸多问题。与市场接轨,转变教学思路、就业思路,回归职业教育本质,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路径,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迫在眉睫。
为此,笔者与所在院校就业指导团队对参加2014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的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在就业和招人过程中的实际想法,从而分析出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进而提出对策建议,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对象与方法
1.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参加2014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的学生和参加招聘的用人单位。其中“校园招聘会学生调查表”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而“校园招聘会用人单位调查表”共发放16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
2.调研方法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问卷设计分为“学生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调查表”两个部分,均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组成。“学生调查表”共有9道题,维度包括求职途径,求职意向,求职困难和培训需求等四个方面。“用人单位调查表”共有10道题,维度包括招聘人数,学识要求,能力要求和对就业指导的看法等四个方面。问卷由调研员在三场校园招聘会中随机发放,现场填写,因此问卷回收率、有效率和问卷质量较高。
三、现状与问题
笔者通过对“学生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调查表”两份问卷的数据分析,横向与纵向比较了学生和用人单位有关“求职意向”、“用人需求”、“职业能力”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不同看法,总结归纳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就业方向趋于单一
调研数据显示,近九成学生希望毕业后直接找一份工作,而考虑升学、创业、参军等其他就业方式的较少。据上海教委不完全统计,在2013届上海本科毕业生中,约有27%的学生选择考研、出国等其他缓就业方式①。而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升学比率仅为6.1%。同时,在全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背景下,笔者所在院校毕业生创业比率也仅为0.08%,创业意识淡薄。
2.学生自我认知错位
综合“学生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调查表”数据,针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能力这一问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看法存在明显出入。第一,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工作经验,但是用人单位则不认同;第二,学生认为自己的基础知识不足也是求职中的一大困扰因素,但是“用人单位调查表”的数据结果显示,“基础知识不足”是所占比率最低的,即最不重要的因素;第三,“团队意识薄弱”、“适应能力不强”、“工作态度消极,懒散”、“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这些在用人单位看来毕业生存在的不足,在学生眼里却相悖;第四,“缺乏责任心”才是用人单位认为现在毕业生最缺乏的方面。以上四点即可以理清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偏差,也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3.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存在差距
“用人单位调查表”中有关毕业生入职转正后的可支配收入的问题,绝大多数样本选择的是“2000-3000元”这一范围,这与毕业生的薪酬期望存在一定差距。“薪酬和福利”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优先考虑的问题,其次才是个人发展空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过高,而用人单位能提供的职位条件有限,这就形成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需要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形成“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
4.学校就业指导乏力
调查显示,学生主要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中获得资讯。然而,面对每年数以千计的应届毕业生,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学生迫切希望学校提供“面对面的经验交流”。根据问卷结果,最困扰学生的除了“工作经验”就是“缺乏求职方法、技巧”。因此要想满足学生的求职辅导需求,为每位学生提供面试技巧,仅为学生提供普遍性的就业指导系列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程就业显得略微乏力,还需要各二级学院书记、辅导员、往届优秀毕业生的鼎力支持与相互配合。
四、总结与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由学生、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学生和社会在影响就业形势的过程中固然重要,但高校在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过程中担当着不可忽视的重责。因此,笔者着重从高校的角度分析如何回归职业教育本质、转变教学思路、优化就业指导路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引导学生“眼高手低”,提高视野,更接地气
求职的基本前提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只有正视自己的能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现实情况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较低与就业期望较高的矛盾集于一身,往往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一方面就业指导老师需引导学生们认清自身的实际能力,查缺补漏,提升综合素养,努力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中心也要把目前市场的就业形势,如岗位需求、薪酬待遇、能力需求等真实情况及时传递给学生。高职毕业生,应与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差异化竞争,避免过于看重薪酬待遇,应扩大视野,脚踏实地从基层岗位做起,将个人发展空间放在求职考虑的首要因素。
2.鼓励学生就业多元化,有效降低就业风险
调研显示,笔者所在学校毕业生绝大多数倾向于直接找工作的形式,但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合理有效的引导学生拓宽就业渠道,灵活就业方式也应成为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虽然“用人单位调查表”显示企业在招聘时学历并不是首要影响因素,但学历的高低无疑是求职的第一门槛,也是入职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职院校从新生的入学教育、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就应强调升学的重要性,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专接本、专转本、自考或者出国等升学资讯,明确发展目标,降低就业风险。
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创业观念淡薄。因此,首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定期举办创业指导讲座,普及政府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多提供创业方面的信息;其次,学校可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分享创业经验;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创新、创意理念,提升创业能力,鼓励将想法变成现实,以创业带动就业。
3.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学校应通过与企业建立某种合作的模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提高就业成功率。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通常仅限于“订单式合作”,仅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毕经公司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学校没有主动权,完全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录用人数、时间,待遇薪酬低于市场同期。因此,我校应该积极探索高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等。
4.建立优质企业数据库,增强学生选择的针对性
一般而言,每年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均会举办数场大型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数百家用人单位、上千个工作岗位。然而,在为学生提升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应建立“优质企业数据库”,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一方面,学院相关部门联动统计出往届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单位、薪酬待遇较高的单位和发展空间较大的用人单位名单,建立校园招聘会招聘单位准入机制,提高就业单位门槛;另一方面,学校团委也可以建立一个“优秀学生数据库”,入库学生可优先引荐。
5.举办模拟招聘會、求职心理沙龙等创新活动载体
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制作简历、面试技巧、应聘心态均是学生的软肋。因此,就业指导中心在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校园招聘会等活动之外,还应通过举办就业经验交流会、模拟招聘会、求职心理沙龙等活动,提高毕业生的面试技巧、就业心态和求职经验等。据此,一方面能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应聘现场,提升求职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明确用人单位用人需求。
注释:
①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49ad8bce00220f5834d8fa17.html
参考文献:
[1]郑贵民.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思考[J].才智,2012(01).
[2]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林超.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探析——基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转换[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4]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03).
[5]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