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深度

2014-05-30米娟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深度

米娟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前进的方向。校企合作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本文从描述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入手,分别站在企业和学校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就是合作不够深入,接着提出了增加校企合作深度的新举措。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校企合作 深度 新措施

2005年国务院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从2006年开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必须在取得专业相关技能证书的前提下才能拿到毕业书”。近年来,初中毕业人数减少,高中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生源质量也越来越不理想。改革办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是中等职业学校前进的方向。全国各地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机构都在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试点与探索。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

一、校企合作现状

校企合作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将要十年了。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中等职业学校经过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具典型经验做法有:

(1)“2+1”式。这是近些年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与实操训练,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也就是预分配就业。 (2)车间进校园,课堂进企业。企业把与学校专业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学校将实训课程搬进企业车间,实现多个合一: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车间进校使校企双双真正达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3)企业“冠名班”。以我校为例,市场营销专业的“安踏班”、电子专业的“先创班”等 。(4)学校与企业组建职教集团。通过职教集团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5)学校与企业建立“人才互送”通道。企业派遣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到学校担任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学校派遣教师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到企业进行实践。

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目前绝大多数的职业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企业进行了合作,校企合作在理念上不容置疑,但在实践上却缺乏实质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校企之间虽然签订合作办学的协议,而真正开展实质性合作的比较少,况且协议的内容多为松散式的合作意愿,缺乏实质性的合作模式,“伪校企合作”频频出现。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浅层次合作,缺乏深层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有:

1、从企业角度来看,主要的因素是: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没有积极性。影响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很多,除相应的法律政策缺失以外,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这是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②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有时会出现“团伙”不打招呼就离职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其次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不愿从事一线生产、服务工作,一心想坐办公室、当主管。眼高手低;③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对校企合作的费用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难以实现责权利对等。

2、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主要的因素是:中等职业学校受办学成本高、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认可度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理念无法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缺乏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也很少,很难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综合以上因素职业学校难以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在学校看来花大力气培养的学生无偿地“送给”企业,结果还受到企业的冷遇,双方的合作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等性。其次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并不完全相符,都是打“擦边球”。比如我校烹饪班的学生安排去协议酒店实习,酒店提供的岗位却只是传菜员。

三、增加校企合作深度的新举措

(一)从双赢的角度通过激励增加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1、政府可以考虑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或者融资方面的扶持政策。但这些企业必须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一定时期,给一定数量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给一定数量的老师提供实践的岗位,而且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岗位必须与学生所学相符,提供给老师的实践岗位必须于老师所教相符,不仅仅是“打擦边球”。至于时间期限、提供岗位的数量、税收优惠额度、资金扶持等由政府酌情而定。2、学校采取一定的方式对于企业派遣的优秀兼职教师给予适当奖励。诸如:“照片上墙”,将优秀兼职教师的照片张贴在学校的荣誉墙;或者发放荣誉证书及一定的物质奖励。3、举办企业冠名的专业技能竞赛。我校每年都举办企业冠名的技能大赛,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安踏杯”销售技能大赛、烹饪专业的“鲤酒杯”雕刻技能大赛等,通過比赛对学生作品评出一、二、三等奖。对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我们还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邀请相关企业领导来校发奖金和证书,增加企业校企合作的参与感。

(二)从市场需求出发,学校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校企合作的“促进”机制

我校地处泉州。学校根据泉州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根据市场设专业、对照需求设课程,多证融通等形式来积极构造校企合作的促进机制,使之紧贴地方经济与社会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

1、根据市场设专业,对照需求设课程

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福建省首位。从1999年开始,我们就根据泉州产业结构的特点,通过市场调查和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用工需求,学校先后开设了服装、美术装潢、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电算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电子商务、汽修、数控、烹饪、幼儿教育等专业。 下面以市场营销为例说说我校的课程设置。一个开发体系首先要做的是职业岗位调研。像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主要就是:推销员、营销策划员、市场调研员、销售内勤等。接下来对这些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企业了解上面提到的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也可以通过邀请毕业生返校进行调研。再下来的环节就是分析完成第二个环节提到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基于要培养的能力来确定我们的课程及培养计划。这样的课程设置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学校所学与企业上岗零距离。

2、一生多能、一生多证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许多企业上岗的“硬指标”。为了使学生顺利就业,我校提出了“一生多能、一生多证”的新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从中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英语专业毕业生为例,他们在毕业之时可以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公共英语等级证书、公共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多种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真正做到多项技能,多证融通。

(三)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学校应经常与企业进行沟通

校企合作过程也是人际交往、感情沟通的过程。推动校企之间合作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人的情感,情感永远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源和润滑剂,为此我校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的情感机制,通过定期走访企业、举行校企座谈联谊、互帮互助等形式,彼此充分认识产生积极的情感。

(1)定期走访企业。俗话说:“见面三分情”。为此我校为每家合作企业都指定联系人,还要求联系人经常走访合作企业,探望相关人员,互通有无交流信息。如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人事变動等信息,我校及时向企业发布;同时学校也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变化。并广泛征求他们对学校合作办学的意见,诚恳接受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来改进校企合作工作。通过彼此双方的热情,实现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⑵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座谈联谊会。为进一部开展校企合作,增加彼此的了解,我校还定期邀请企业合作人员参加校企座谈会、联谊会。通过校企双方的座谈、联谊互动,融洽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有助于切实解决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⑶互相渗透。学校为企业的庆典或者一些特定的节日准备文艺节目。学校的文艺晚会也可以考虑邀请合作企业的员工来演出。

总之,增加校企合作的深度,在更深的层次上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可以为面临困境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汲取可持职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振海.德国职业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才之路,2011年19期.

[2]张樱.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3]宋安东.校企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探讨——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4]周波.“双元制”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5]刘志坚.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9期.

[6]赵水林.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