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打火机”——课堂提问的艺术
2014-05-30华心一
华心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人才,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改革,自然而然地推动了小学英语新课标产生的进程。如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在教育课程改革的这股潮流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潜移默化地转变着。这就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以人为本的情境教学,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传授英语的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学习文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他们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展开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在平时课堂上,就要抓好语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力。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堂提问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对实现新课标的理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堂课后,我就思考,提问到底该有那些技巧?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课堂提问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紧扣所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有效、有价值的提问必定是课前有准备的。这就谈到了教师如何备好课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按照教学目标,分层处理,做到分散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其次,我们要科学设计教学结构,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再次,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且重要的是课堂中的过渡语言也需要巧妙构思。而这个过渡语言往往就会是一个个的课堂提问而串联起来的。巧妙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从而自己能动获得知识,在自己获得答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实现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形式单一,过于枯燥。诸如“是不是”、“懂不懂”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妨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提问的问题过难,使得学生缺乏思考的勇气,加上教师没有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便丧失了提问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富于思考,紧扣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并且一定要具有思考价值。以點带面,目的性明确,形式多样,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
二、提前“备案”,了解提问对象,增加学生操练的机会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对于课堂提问也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小学的孩子们在相同年龄段的智力范畴也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类别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快慢也不同。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去了解每个学生身上的天赋,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学手段来针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情况。那么自然的,就必须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课堂提问,就如同一只随时准备好能源的“打火机”,能知道何时点燃他们是最佳时机,何种方式点燃他们是最佳选择。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能动的主体,都存在差异。同样的提问,对一个43位学生的班级来说,就会有43种效果和理解。这样,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必须成为43位学生都适配的“打火机”。每位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反应快慢,都是教师需要提前了解的。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的问题由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回答的要求也不同。
三、提问的同时要给予帮助,引导学生顺利解答,并及时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能动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不同角色。在课堂提问时,这只有效的“打火机”,需在教学中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教学情境下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激发、唤醒、引导、促进问题的解答。因为处在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各方面其实还未发展完全。他们起立回答课堂提问,尤其是面对有难度的,主观性强的提问时,往往信心不足,或者找不准问题解答的切入点。课堂提问的提示和引导,形式其实是各种各样的。往往可以借其他同类的题目来让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也可以借助于丰富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顺势点燃周围同学来巧妙帮助学生回答,燃起回答的烈火。
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门第二语言。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渗透知识,利用诸如TPR全身反映教学法、情境导入法、任务型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来让这只“打火机”变得丰富多彩,光鲜亮丽,让学生爱不释手,这样才能将第二语言的难度降低,易于接受理解,易于思维学习。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我任职以来发现的非常受用的一种,是一只可以随时给课堂加分的“打火机”。不管是哪个年级,无论是集体提问,还是个别提问,只要精心设计、提前“备案”、及时帮助和评价反馈,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体现出新课改的思想: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调适者,是一个促进者和帮助者。现今,党和社会越发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民教师肩负着重大责任,力求能在每一节课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祖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培养打好基础,为孩子创造灿烂的明天,也愿每位教师都有一只有效“打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