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4-05-30韩桂艳

学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禾苗语句课文

韩桂艳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讲到,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学生学习的不应该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多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没有能摆脱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师的“一言堂”已经成为习惯。同时,由于受到学生心理与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的管理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只是挂在嘴边,很少应用于教学实际。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教学。它不只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在学科教学中起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作用。

为了能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了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我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课前自主预习,享先读之乐

开始,在学生学习新课文之前,我都会留作业,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预习的内容包括: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识记生字词,做到认识文中所有的字词,理解新词的意思,掌握生字的写法;勾画喜欢的语句和含义深刻的语句;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就某一句、段提问,说说自己的想法。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教师要适当地给予鼓励性评价,谁读得好,谁写得正确,谁勾画出了优美的语句,谁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谁有了较为深刻的见解,都要大大表扬一番。

小学生是非常喜欢表扬的,尤其是教师的公开表扬,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渐渐地,为了能得到教师的表扬,为了能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学生已经把课前预习当做一个习惯,只要学完了前一篇课文,学生就会主动向后预习,更有的学生会向后预习几篇课文。

二、课堂充分朗读,享品读之乐

读书能增长知识,而读好书,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字里行间的美滋美味,只有细品,才能得到。小学生的品读能力还不够,起始阶段,教师就要做好领路人的角色。

(一)读中感受图画美

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品读“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首先,品读“浸”“穿”二字的精妙,引导学生体会,此时此地会是什么样的景色;其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再现文中的美景,最好加入自己的想象。学生描述的时候,其余同学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他所描述的美景,我看到,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有一种恬淡的微笑,仿佛正置身于仙境之中。

(二)读中感受人情美

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师生重点研读父子的对话,一读再读,体会“我”的不舍、父亲对是与非的坚持,并从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淳淳的爱。

(三)读中感受生活美

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可有时我们总是因为习惯了而视而不见。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我抓住“妇女洗衣图”和“门前晚餐图”,引领学生读了又读,读出鸭子戏水的情趣,读出人与万物的和谐,令学生深切感受到:即使是最普通不过的平凡生活,也是一幅无比精彩的田园风景画。

当学生初步掌握了读中感悟的能力,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文章之美。学生发现美的眼力是惊人的,一篇短小的课文,他们能找出十几处或几十处的美词、美句,并能说出美在哪里,也许有时理由有些牵强,但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并适当给予鼓励。学生将阅读时接触到的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自主选择积累起来,就可以变成自己的财富。

三、积累运用于实践,享成功之乐

阅读与写作不分家,学了就要用。教师鼓励学生每当读到优美、精彩的语句时,品读之后,练习模仿;在写作时,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学生写出的每一个精彩的句、段、篇,如果能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下一次的自主学习之中。

四、搭建平台促展示,享个性之美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教师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去做小老师、小画家、小演员、小辩论家、推销员、小导游……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

如教学《寓言二则》一课,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熟读课文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以表演的方式把你们的合作学习效果展示出来。”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沸腾。第一组精神抖擞地上场了,他们表演的内容是《拔苗助长》。“老农”留着一撮花白的胡子,驼着背,在田里焦急地转来转去,“小禾苗”们头顶绿色的头饰,蹲在田地里,被老农拔起后东倒西歪,奄奄一息。而第二组虽然展示的也是《拔苗助长》,但那些禾苗的扮演者却分成两批,一批头顶嫩绿的头饰,过后,另一批则替下前批组员,顶着枯黄的禾苗头饰在田地里呻吟。表演《亡羊补牢》的小组也不甘示弱,有的表情生动、可爱,有的语言惟妙惟肖,有的动作极为逼真。当一只“大灰狼”龇着牙,咧着嘴,恶狠狠地扑进羊群时,小观众们不由得惊叫起来,谁知那“大灰狼”反而放下“狼爪”,在羊群里溜达起来,自言自语地说:“不急,不急,我得好好挑挑,得找准那只最大最肥的下手。”一席话,又把同学们逗得前仰后合。此时的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同学们,这两个小队表演得成功吗?”“好极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那个种田人如果多读书,了解庄稼生长的规律,就不会害那些禾苗枯死了。” “对呀,对呀,他真是自作聪明。”“那只大灰狼太狡猾了,决不能给他任何机会”……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在这堂课上,我没有逐字逐句地分析,没有没完没了地提问题,学生通过所看所演,自己就把文章的重难点找准并突破,在原文基础上加以拓展升华,培养了创新能力。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运用知识、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更多成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示,在自主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何乐不为?我们教师又何乐不为呢?

(責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禾苗语句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熊的家
背课文的小偷
重点:语句衔接
禾苗上的露珠
精彩语句
背课文
To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