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听说读写,提升初中学生作文水平

2014-05-30梁莉

学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听说读写

摘要: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丰富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阶段。写作能力更是重中之重。而目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一种畏难心理,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这对写作兴趣的培养极为不利。本文从这一现状出发,倡导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初中作文 听说读写 小组协作 互评互赏

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评判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依据。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如何将学生一见作文就发憷的现状改变为学生主动去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将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在作文教学中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偏重练笔,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二是说。这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课堂。

(一)必要性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表明白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吕叔湘和张志公先生也明确指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是指口头语,“文字”是“书面语”。因此,单纯侧重于“语”或者“文”都是有失偏颇的,会影响到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二)如何在作文教学中体现“听说”

1.了解学情,对症下药。在教学中,所有的教学设施和手段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生长环境、心理状况、特长喜好等。我所面对的学生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深务工人员的子女,二是普通的干部家庭子女。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极具个性的“00后”,他们身上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试图独立但缺乏主见,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期待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这些特点对教师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保证有丰富的作文素材,才能保证这些素材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2.欣赏名篇,各抒己见。在语文教学中,所學课文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名家名作,还有一类是极富时代特征的文章。名家名作是所有学生必须要欣赏的文章。鲁迅、朱自清、沈从文等文学大师及其入选初中教材的作品,是需要所有教师和学生用心去感受其中魅力的。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基于各种条件限制,很多作文课堂并没有构建一个让学生各抒己见的环境。欣赏名篇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每个小组就课文中的某一段(景色描写、抒情感慨、叙事、人物描写等)进行讨论,可以通过段落模仿、读后感等形式展开。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解自己小组的成果,让学生带着这种“使命感”和“自豪感”去学习,才能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作文课堂中来,逐渐杜绝“人在课堂,心在戏场”的现象。

3.主动参与,互赏互评。互赏互评主要体现在作文的评判环节。在传统教学中,作文的环节是:教师命题—学生完成任务—教师评判。而现在更加注重的是学生之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之间互相评判作文,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找到问题所在,然后经过全组讨论,主动提出如何改进,最后教师进行综合点评。这样三个环节可以保证取得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

在作文教学中,“听说”和“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是为“写”做铺垫和准备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对阅读起到深化作用。

(一)必要性

良好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深度的思考、敏捷的思维等,而阅读正好可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从某一篇文章中得到的“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等都可以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此外,阅读还可以为学生扩展课本之外的知识,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精深博大,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深化知识层次,提升审美情趣。

(二)如何发挥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1.自主学习,读书笔记。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将“粗读+精读”相结合。学生在读第一遍时,应将优美的字词进行标注;读第二遍时,在好词好句下面加横线;读第三遍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回忆和自我复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同时,学生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注释开始,循序渐进,为后面更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2.提出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应要求小组成员定期将阅读材料和读后感进行讨论。小组间也应时常进行分享和交流。如文章中的名言警句、精彩片段、新颖材料都是可以分享的内容。同时,学生要敢于提出质疑,不能对所有内容囫囵吞枣。质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二是教师根据其阅读材料专门设计的。这些质疑可以交给学生解决。解决问题时,小组内部、各组间可以互通有无。这样,慢慢地,学生的作文素材会积少成多。而且大家都有参与,可以起到提升全班作文水平的目的。

3.主动模仿,鼓励创新。很多阅读材料中的人物、地点等都生活在某个特定的年代,对于00后,可能有很大的陌生感。因此,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创新写作。基本的要求是与生活相联系,不说空话和大话。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情真意切、打动人心的佳作。

三、结语

语文教学永远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所在,作文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面对这些00后学生,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培养他们“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从而实现“下笔如有神”的写作佳境。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王立根著.作文智慧[M].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3]陈红艳.构建新型读写教学模式[J].科教文汇,2008(12).

[4]刘贤梅.浅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J].语文学刊,2009(7).

作者简介:

梁莉(1983—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7月至今从事初中语文一线教学工作,现为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中学的专职语文教师。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听说读写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对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和应对策略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初中作文教学的创新
初中历史课堂的“听说读写”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培养听说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