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4-05-30陈伟
陈伟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我们物理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其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很多难以用语言描述或解释的知识均可用实验来处理,实验能帮助物理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新课程标准提出:“物理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自制教具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物理素养 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物理中的概念、规律、原理都是通过实验来揭示的。很多实验的完成仅仅依赖现有的器材是不能解决的,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必须加强自制教具的研制和开发,利用自制教具解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一、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把身边的材料和物理实验进行有机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动脑分析,动手实验等能力。俗话说:“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这就是说,很多实验都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使物理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比如,在进行“气体定律”的教学时,利用生活中的注射器进行实验,让学生感悟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变化时压强是如何改变的。这个实验是利用简单的材料来完成的,实验现象十分明显,学生人人能做,亲身感知物理知识,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再如,在压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教学中,我制作了一个“微小形变演示器”,用生活中学生玩的激光灯作光源,用平面镜作反射面,以墙作为观察点,把装置放在桌子上,看经过平面镜反射以后的光点在什么地方,然后用力压放着平面镜的桌面,再观察光点的位置,用的力大小不同,光点的位置改变的程度就不同,能够很直观地看出桌面受力以后的形变。由此启发学生,用其他的方法能不能显示微小形变,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方法。有一种想法很好,用瓶子做微小形变实验,很简单,但能很好地说明效果。有个学生用的是四棱柱状的玻璃瓶,里面灌满水,用胶塞塞住,胶塞上插入一根吸管,让水在吸管内一部分,用力挤压玻璃瓶,就会发现吸管内的水位发生变化。学生通常的印象是,被挤压的玻璃瓶中的水位应该上升。学生的依据是生活中喝饮料的经验,殊不知饮料瓶多是圆形的塑料瓶;还有的学生提出手上的温度高,会将能量传到玻璃瓶上,导致瓶内水温升高,使瓶中的水位上升。可惜,这位学生的现象是水位下降,学生经过讨论、思考以后,明白了道理,利用的是周长相同时圆形的面积最大的数学原理。
二、对书上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很多,并且很多演示实验的通用性很强。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有的实验条件不是很完善,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这样可以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通过对演示实验的改进,极大地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素养。
比如,在进行“薄膜干涉”的实验教学时,按照书本上的实验做法,由于实验的外部条件、实验时间、实验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这个实验很难成功,即使成功,实验效果也较差,很多学生不能看清实验现象,导致学生不能对“薄膜干涉”这一概念进行深刻的、全面的理解。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有的是从网上查询,有的是从书籍上查找,结合自己的思考,师生一起对书本上“薄膜干涉”进行了改进,收到很好的实验效果。具体做法是:“将整个装置放置在一个大塑料瓶中进行实验,这样教学避免了外部实验条件如风和人的呼吸导致薄膜风干。另外,我们对实验中的肥皂液进行了改进,用洗衣粉溶液代替肥皂液,同时在洗衣粉溶液中放少许食糖水或甘油,这样效果会更好。再有就是用酒精灯加热时,可撒少量的食盐,这样火焰就是黄色,增加了观察的直观效果。”这样改进,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薄膜干涉的现象,直观感受薄膜干涉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利用现代装备的小模型自制教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新型的设备和工具走进我们的生活。教师应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擬制作,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和上网查询,用科学的原理解决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比如,在进行“磁悬浮”知识的教学时,利用教师外出时买回来的磁悬浮小模型进行实验教学,教师从网上查询改进方法,进行科学调试,直观真实展示磁悬浮现象,科学揭示磁悬浮的原理,成功完成磁悬浮实验演示任务,揭开这一科学知识的神秘面纱,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四、通过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双提升
适时开展学生自制教具比赛,教师也参加,看谁用的材料简单,谁的技术含量高,谁做得精致,谁能用简单的物品解决问题。大家都是评委,互相打分,互相改进。学生不光是动手能力提高了,创新思维也有很大程度提升。学生喜欢学习物理,不再说物理多么不好学,多么抽象了。其实在动手之前是需要先动脑的,每一件作品不管是美观还是粗糙,能解决的问题是全部还是只解决一部分,都是学生用心的结果,他们会在此基础上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
总之,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开发自制教具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2]贾涛.例说自制教具在物理探究性教学中的作用[T].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