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5-30李军
李军
思想政治课在初中各学科中的地位比不上语数外,也比不上理化课,学生往往不大重视。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延续。小学思想品德课不属于升学考试的内容,使得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要么没有教师上课,要么是语文、数学教师代上,思想品德课常常被挪用上其他课。这样在小学生的心中就形成了思想政治课不重要,可学可不学的思想。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往往感到是一种说教,不大喜欢。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里认为思想政治课只是讲大道理、说空话,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考试时背一背就行了,学不学无所谓。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怎样让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艺术大师们的杰出成就,大都来自于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应付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怎样培养初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充分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新编教材改变了过去陈旧的编排模式,设置了“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评评试试”等活动栏目,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讲到底的格局。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对教材中的观点、内容进行探究,并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观点可多元化,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就行。在课堂上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让他们感到自己有用武之地,有成就感,成就感又促进兴趣的产生,这就达到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二、巧妙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刚上课时,学生由于还沉浸在课间的兴奋之中或是对上节课的思索之中,难以进入新一节课。此时,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教学目的至关重要。思想政治课的新课导入,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新闻时事、身边事例、故事、名言警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渲染气氛,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师生间情绪是相互感染的。所以,教师要教态自然、充满自信;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条理清晰。
三、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有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名词和属语,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感觉很抽象,难以理解。即使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也不易懂,并且还易产生疲劳。这时如果教师应用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结合教材的内容来举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就会在平凡中见神奇,起到想不到的效果。我在讲“坚强意志的表现之一就是善于自制”时举了我们班学生与另一个班的学生在进行拔河比赛时,那个班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多数老师和学生都在为他们加油,我们班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没能自制,输给了那个班的事。这样,一下提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跟着列举了很多不善于自制带来的恶果和善于自制带来好处的例子。在教学中除了引用身边的小事外,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来教学。例如,我在讲意志的三个特征时,用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我国网球运动员李娜勇夺大满贯冠军一事,让学生讲述体现我国运动员意志坚强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说说这些故事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我国运动员的坚强意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意志的三个特征来说明;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从其他书上或网上所掌握的知识来说明,内容大大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最后教师加以归纳。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中的知识还拓展了知识面。由于所举事例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达到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思想政治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结合学生年龄小,对新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广泛的求知欲的特点,及时组织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小组。例如,刚刚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生很感兴趣,但对于一些概念、原理又难于理解。我们及时组织“哲学兴趣小组”,结合教材内容,学习了《哲学百题问答》《通俗哲学》等。学生通过书中通俗的生活事例加深了对哲学观点的理解。《哲学百题问答》中的雄蜂、蝴蝶花、田鼠三者联系的事例,可以帮助学生弄清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通俗哲学》中一幅幅风趣幽默的漫画也使学生懂得了不少哲学原理。其中一幅画中,一个人迈着大步要走到悬崖边上了,嘴里还在高喊:“只要闭上眼睛,前面就是平坦大道。”生动地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使学生弄清了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概念。
五、锤炼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可见,作为重要教学手段之一的语言对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要注意语调的变化。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教师讲课的语调总是一成不变,学生会产生听觉疲劳,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要抑扬顿挫,能拨动学生心弦,特别是对重点和难点要提高语言的兴奋度。第二,要注意语言的表述方式。教學语言要力求严谨、简洁、精炼。我们有的教师唯恐学生对知识点记不住、记不牢,所以围绕一个问题总是不断重复,颠来倒去反复论证,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认为,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多用短句,多用设问,这样更能促进记忆的持久。第三,要注意表述的内容。教学语言内容要注意联系学生思考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这样可以增加语言的可信度和亲切感。第四,要注意语言的变化性。教学语言不是模式化的,不是像背课文一样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各班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随机应变,或严肃或幽默,或通俗或高雅。总之,教学语言的锤炼,可以增加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去探索,把握学生身心特点,钻研教材教法,涉猎多方面知识,注重经验交流总结,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之一,它能使人热爱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从初中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这对教学获得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