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014-05-30次央
次央
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重点。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上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课堂上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方法:
一、利用课题训练说话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以事件或人名命题的。而以事件命题的课文,是通过叙事来反映某人的某种优秀品质或高尚情操的。因此我在导入像《视死如归》、《李时珍》这类叙事或写人的新课时,就采用了这样一种训练学生说话的开场白: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大家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课文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我先说一位,同学们仿照,老师说的说出另外一位。有个人他小时候用脑砸破水缸来救出伙伴,他是谁?话音刚落学生就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司马光”。接着学生就纷纷举手,有的说“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牺牲在敌人的镰刀下”。有的说“孔繁森抚养了三个藏族孤儿,时时关心群众生活,是领导的楷模”。也有的说“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做阵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等等。虽然学生所说的句子不够完整,通顺,但经过教师的纠正和指导,他们肯定能比前一次说的好。在学生们踊跃发言后,顺着学生的思路导入新课。这样既复习了很多学过的课文内容,掌握了一些不同人物的表达方式,又使学生对新课中的人物有了想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二、利用插图训练说话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有相当数量的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是训练学生说话的极好素材。如:我在上账本一课时,凭借插图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一种从不同角度介绍人物的说话训练:
师:谁能告诉老师,图上哪个是阿古顿巴?哪个是老爷?
生A:左边的是阿古顿巴,右边的是老爷。
师:这是用方位来介绍人物的,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介绍呢?
生B:穿蓝色藏袍的是阿古顿巴,穿黄色藏袍的是老爷。
师:这是根据他们的衣着来介绍的。
生C:戴帽子的是老爺,没戴帽子的是阿古顿巴。
师:这也是根据他们的衣着来介绍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D:盘起辫子的是阿古顿巴,没有盘辫子的是老爷。
师:这是根据他们的外貌来介绍的。
生E:手里拿着纸的是阿古顿巴,右手摸着头的是老爷。
生F:盘腿坐的是老爷,跪在地上的是阿古顿巴。
师:这是根据人物的动作来介绍的。
通过上述这样的看图说话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变化句序训练说话
写人的课文常常在开头进行一段人物介绍。如《爱迪生》一课的开头句是“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这个句子分别从姓名,职业,国籍三个方面介绍了人物。我就让学生将人物的姓名,职业,国籍变换顺序,再介绍这个人。有学生说:“美国的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也有学生说:“世界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是美国人。”……只要教师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条件,学生完全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四、利用句型训练说话
有些老师在进行句型教学时,只让学生将书上的句型背下来,或者教师干脆代学生写一两个句子,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于是学生的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往往会出现全班公式化的句子。
如何让学生学会利用句型来训练说话呢?在此,介绍一种学生容易理解的造句方法,变造句为填空。如教学“……给……带来了……”这个句型时,教师先给它附加一个简单的条件,然后通过循序渐进增添内容,把句子由简单逐渐变为复杂:(谁)给(谁)带来了(什么),(谁从哪里)给(谁)带来了(什么样的什么)。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掌握了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语言表达方式。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训练学生说话的素材,积极创造训练学生说话的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