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导案”平台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2014-05-30陶恒彦
陶恒彦
一、研究课题
《基于‘学导案平台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传统课堂教学耗费师生许多的精力、时间等,但教学却效果极不明显。我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心进行大胆的教育教学改革,先后几次派出老师去全国知名的学校考察学习,进行总结提升,并深入研究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导、当堂训练”、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等课堂教学模式,最后确立了以 “学导案”为载体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研究与探索,深度触摸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质性的内容。
三、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本课题的目的
1.探索适合农村中学语文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以普遍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2.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以课改为抓手培养广大教师挑战自我、挑战传统及团结协作意识,促进和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创设一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操作模式,表现为教师备课一体化,学生预习统一化,教学内容和过程同步调,整个教学过程借助一份经过同学科全体同仁打造和认同的教学方案来实施并完成。
2.从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创新性的原则出发,实施分层教学,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达标等,变传统单一的“师问生答”为“自学质疑”、“小组合作”、“共同交流与探究”。
3.彻底改变教师的固有教育教学观,树立高效课堂的理念,培养高效课堂的能力,掌握高效课堂的技巧,创新高效课堂模式,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
4.通过语文学科的改革,以带动和引领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更快更好的发展服务。
5.通过我校语文学科课堂模式的研究,为兄弟和同类学校提供交流的和研究的平台。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一)过程策略
1.通过学生对理想课堂、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对教师现场观课议课、教师交流、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对新的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师观、教学基本功、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
3.通过向当前国内较有风格、有影响力、高效的学校观摩学习,研究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来改革创新我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内容策略与方法
1.研究学情。
2.研究学法。研究以“学导案”为平台,按“出示目标”——“目标导航”—— “自学质疑”——“ 汇报展示”——“测评提升”五个环节为主要学习训练模式的实践、效果、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3.研究教法。研究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学导案设计,促使学生高效学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研究课堂评价。通过研究,探索、实践、总结各学科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学习快乐体验等较为科学民主的课堂评价体系。
5.研究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保障体系。
6.研究相关的教学原则。
五、本课题研究预计突破情况
以我校的“先学后导,展示训练” 教学模式为平台,以“学导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为方向的教育思想体系,实现“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一份导学案,构建四种合作学习体系(师生、生生、师师、全员),按照四个学导步骤——出示目标、自学质疑、展示汇报、测评提升;破解四个教学死结——学习形式(由单一的个人或双人学转到小组合作学)、教学环节设计(由不科学到人性化、科学化)、教学内容安排(由庞杂到板块)、评价方式(由教师到学生);达成四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智慧提升;塑造一个优秀中学生群体形象。
六、主要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分年级组查询资料,集体学习,调研整理,然后教研组交流会聚。各年级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现状分析调查,并上交调查表,写出书面总结。
2.分析论证:制定课题的计划,完成开题报告;初步搭建研究框架,完成课题计划的细化论证,明确各自任务。
3.研究阶段:展开具体研究;论文、视屏、课堂教学模式、小结、教育教学成绩、有关专家鉴定等展示研究成果;上課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
4.撰写论文并申报结题。
5.每阶段要有计划和总结,定期做好普通班与实验班教学效果的评估及相应数据的处理。
6.中期评估阶段: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和相关论文,汇总探究实验资料,展示研究成果,并申报结题。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的,实用性较强的语文高效课堂的学导策略。如在保障体系中有“小组合作的有效形式”,“合作学习体系的相对建立”,“评价方式的有效构建”,“推进机制的有效建立”等,各种“课型学导模式的有效形成”等。还有该策略每项内容在运用中的有关教学原则、技能技巧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