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传统文化“归来”铺路

2014-05-30白水

亚太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归来中华传统

白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最可宝贵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直接点中了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教育部日前也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认同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提供了有力保障。

正如朱永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即使我们将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自诩为“世界公民”,但是,这种缺乏民族之根汲取营养的“世界公民”,是很难为世界奉献独有的价值,也很难真正走远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我们的教育是应该负有责任的。我们的教育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远意义。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一、传统文化为何边缘化

(一)“成才化”的家庭教育

众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身体健壮,学习成绩优异,能够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因此家庭教育被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孩子被教育要上进、要争第一、要为父母争光。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做人处事很容易被忽略,传统文化教育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家长们只重视如何培养孩子“成才”,却忘了先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导致出现许多道德缺失的“优秀”人才。

纵观时下学校,我们忧心忡忡地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儿童带入了一个“崇外”的地带。外来文化从精神上到躯体上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喝的是可口可乐、星巴克咖啡,崇拜的韩星。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我们的教育生活越来越远。

事实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决定着孩子将来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成为一个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人,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美德的启蒙不该被放置到被人遗忘的角落。

(二)“功利化”的教育环境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魂”、“印”,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2013年 8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到了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教育功利化更是愈演愈烈。很多学校以中高考上线率为“指挥棒”,旨在培养一批擅长考试的学生,为学校争取荣誉、增加效益。“唯分数论”评价标准盛行,而忽视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其功利性也是毫不含糊的,入学、考试、成绩、深造、工作、高薪构成各个阶段的人生目标,强势的功利主义压倒性戰胜其他目的。这就使教育在培养良好道德、完善的个性、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被忽视。教育中的经济至上思想,使得文化教育目标出现功利化倾向。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每一个孩子就像一颗种子,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予充分的温度、湿度和养分,引导其按照自身规律循序渐进、自然成长,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而能为国家、人民作出贡献。

(三)“形式化”的课堂教育

教育方法单一是在教育中一直需要克服和避免的问题。单向的讲解传授、不注重学生的参与,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纯运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由于从五四以来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处于低谷,教育方法也鲜有创新,当代的学

校即使有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也只是用让学生背诵诗词经典,开设象棋、书画兴趣小组,对名画、名曲进行赏析这些套路,不仅流于形式,而且大都只是偶尔尝试,一次两次既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无法让他们保持长期的热情,也根本无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材作为传统文化在学校传播的主要载体,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过程中,系统、良好的教材一直缺乏,致使学校不能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也就无法对传统文化知识形成系统认知。纵观小学到大学的教材,我们会发现,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少,以儒学内容为例,在小学教材中,只出现了几则简单的儒学故事。中学六年的教材中,儒学经典的教学也非常单薄;在大学,即便是文科类学生,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时能继续接触到儒学知识;而理工农医等非文科类的专业,一般都不再开设古代文化史课程,儒学则更少。不仅量少,知识分布也非常零散。传统文化知识分布在语文、政治、历史这些科目中,零散而且凌乱。另外,其他传统书画、音乐等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中常常被忽略,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二、让优秀传统文化归来

现实中,许多人不知道传统文化为何物,常常出现“但凡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想到爱国主义教育;但凡谈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似乎都只有传统美德这么一个可以继承和学习的。”其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其内容除了优秀的民族大义精神之外,还有还有社会上需要弘扬的人间真、善、美,个人层面上的优秀人格、思维和理想,以及几千年来人们世代传承的民族技艺等。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一)营造大环境

开展对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发挥学校教育在弘扬和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阵地作用,也要特别重视发挥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社会环境,用传统文化平衡现实生活不良现象的负面作用。

对传统文化市场的开发,国家文化部门和相关单位应予以鼓励和扶持。应有专门部门负责组织创作、出版适合中学生、能够引导中学生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读物,同时图书馆、新华书店对优秀读物大力推广;影视制作公司在创作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作品时,政府应给予补贴,报刊、广播和电视媒体等应相应地加大宣传;同时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等还可以运用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同时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的节目,如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这些节目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从客观上激发了人们对百科知识的兴趣,在不经意间完成了知识的积累。利用这些栏目引领百姓文化品味的优势,增设传统文化常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起到了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理论性较强的节目比如“百家讲坛”,其中涵盖大量的传统文化讲座,广大中学生普遍反映兴趣浓厚、收获很大;还有“说文解字”节目,专门讲解汉字的自古由来、历史演变,一个字或一个词里蕴涵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娓娓道来,听者也怡然自得,很得收益。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传统文化、了解我国传统精粹的平台。

我国传统就有家国一体意识,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扩大,国家所主张的社会意识就是家庭的精神向往和理想追求;国家所提倡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就是家庭教育的内容。社会形成传统文化学习风气的同时,家庭也必然关注传统文化的熏染。当孩子进入中学阶段,中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表现出对家庭教育的诸多逆反,容易导致家长与中学生子女之间的诸多冲突。所以,营造良好的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家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家长,使家长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能有所提高,进而用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对子女不仅言传更施以身教,使得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家教文化环境。

(二)加快教育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哲学、文化、艺术、医学、宗教等相当多的方面,在我国现行的中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几乎渗透进了每一门课程,但无论在哪一门中都不占据主要位置。例如文言经典文章,诗词歌赋等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仅仅作为一种古代文学供学生学习;勾股定理、圆周率作为古代科技进步的标志,中学生已经很少将其与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美术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做过古画的赏析,但很多同学都已经不知道这就是传统文化了。传统文化在中学教材中零落分散的状态,直接导致中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历史、政治,但从未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

《纲要》明确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教师作为教育阵地中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知识能力、品位素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针对当今中学传统文化师资紧缺、现有教师素质不高的情况,应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国家层面采取不同措施,改善这一状况。《纲要》明确指出,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

在教师层面上,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兴趣启发代替“满堂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用声音、图像等多重手段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奥妙;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和“教,上所施,下所效也”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内在气质”,身体力行,以言传道,以身垂范。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条件。

中国文化能否再度复兴,有赖于我们此时此刻的努力,有赖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有赖于我们能否真正践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努力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如果我们能够一丝不苟地选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兢兢业业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脚踏实地地学习外来文化的长处,我们相信,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够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地上,再度奉献出令世界起敬、令人类受益的中国文化的新成果。

【链接】

朱永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教育應该是当今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教育在其中的特殊使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里、从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只有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只有复活的传统文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看成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理想,是道德,是价值,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必须奋起行之的紧迫课题。我们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第二,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对所有学科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国学、中医、音乐、武术、木刻、年画、节日与礼仪等,只有走进课程,成为教学内容,才有了开展教育的前提,才可能走进生活。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彩,想要在任何学科的任何课程中闪耀,需要所有教师的理解、掌握与传授。

第三,在社会生活中普及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学校生活中全面贯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的理念。通过社会助力,在学校切实推进课程,开展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渗透到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化外为内,让师生把心灵之根深深扎在这一沃土上,让文化真正重生。(摘自《江苏教育报》,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猜你喜欢

归来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冰冻6年的情爱“归来”:天空瞬间就放晴
电影《归来》的诗意叙事与美学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