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挺起民族的脊梁

2014-05-30赵良厅杨宪东

亚太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

赵良厅 杨宪东

一、“中国梦”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

“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有数据表明,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6.5%,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亚太国家占19%,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该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占美国GDP 的25%左右。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占有率竟远在韩国之下。所以中共十七大报告就已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种力量既包括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也包括精神力量、文化力量等软实力。

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何来

最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冯刚撰文指出:“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体现的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是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教育报》2013-10-11)这句话已然揭示了中国梦、文化软实力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之间的逻辑联系。

中华文明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与其他最古老的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明,因而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生命力最强大的文化,它是世界上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在几千年漫长岁月里,其无数优秀分子殚精竭虑创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典籍有《四库全书》的卷帙浩繁,学术思想有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的争鸣互补、文学有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艺术有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的异彩纷呈,更不用说中医、中药、武术、养生等等门类众多的研究领域,青铜器、瓷器、玉器、木器等器物制造的精美绝伦。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价值无可估量的宝贵财富,复兴传统文化将极大地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非常遗憾,至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主要的三大文明圈——西方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之中,大陆中国人是对自己的文明认同感最弱的族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贬抑,割断了文化的历史联系,当代中国人早已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尊重与自信,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健康发展。千百万中国人失去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信心后,他们将向何方?作家、文化学者摩罗在一篇博文里写道:“可是当今的中国,那些掌握话语权的知识群体,和一部分高官,天天忙于贬低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政治、自己的社会、自己的制度、自己的人种。在他们的嘴里和笔下,中国就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无赖和贱货。 这种逆向种族主义倾向,至今统治着中国的媒体和舆论。”(摩罗《中国需要第二次民族觉醒》 新浪博客2013-07-29 07:35:28)这话虽然不无偏激,但作者对于当今的文化迷失现象是相当敏感的。当我们不时从电视新闻镜头里看到,连那些偏僻乡间的老太太也有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金黄色的(这与迈克尔·杰克逊誓死也要漂白自己的黑皮肤,似有类似之处),就会感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无孔不入的同化力。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把科学、民主、商品、财富等同于西方文化,“以西方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倾向愈演愈烈。如此的历史现实,恐怕为新文化運动的思想先驱们及改革开放的倡导者们所始料未及。

中国的现代文化今后如果再不植根于自己的传统,其结果只能使西方文化又多一个分支,成为第二个日本文化、韩国文化、印度文化……中国人久已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形成一种“逆向种族主义倾向”,阻挠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研究、推广。提起传统文化,人们就把它与封建的落后的垃圾、糟粕划等号,人们似乎担心:提倡“尊孔读经”,最后会不会在政治舞台上演出“帝制复辟”的丑剧?担心社会上沉渣泛起,封建迷信泛滥:会不会出更多的披着“国学”外衣的骗子胡万林、张悟本、王林之流,出更多的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骗财骗色的人(看风水、算命的人已经遍地都是)?这第一种可能肯定不会发生,第二种可能肯定会有。但出现这些乌七八糟的现象,一是由于政府管理职能的缺失,二是由于国人对国学的无知;这账完全不应算在国学头上。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文化传统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科学素养,几千年来正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国的脊梁,从而在今天支撑着兴国之魂、强国之梦。

如果说,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伟大民族觉醒是以睁开眼睛看世界,放下“天朝大国”的架子,勇敢而义无反顾地走向西方为标志的;那么,今天,中华民族到了第二次伟大民族觉醒的时候了,其标志就是挺起民族的脊梁,带着向“洋先生”学习取得的成果,回到东方向自己伟大的祖先顶礼!

三、传统文化,你还徘徊在国民教育之外吗?

十几年前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其蓝图主要由海归教育家们设计的,是以西方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改革。这场教育改革的结果之一就是中国教育的进一步“西化”。

与此同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以及伴随着城乡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西方金融危机也暴露出西方文化存在的弊端;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在最高领导层的讲话中屡屡出现重视传统文化的提法,“以德治国”,“和谐社会”“中国梦”等纲领性理念的提出,实际上反映出国家领导人在面对发展和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时,也开始把眼光转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社会上兴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国学热”。在教育领域里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十几年间,先后有二十多所大学开办“国学院”“国学班”。如2000年初,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 2009 年11 月1 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2012 年,“重庆国学院”成立,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由省级政府舉办的国学院。粗略估计这二十余所大学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了几千人的规模。但“国学”或者“经学”还没有作为一个正式学科被纳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也就是说还没有自己的正式“户口”,只能挂靠在哲学、历史、汉语言文学等学科的门下。

2.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中小学,在现有课程体系内,以校本课程的名义推出了一些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内容,如天水市甘谷县永安伏羲学校的经典诵读,成都青羊区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一定影响。中华书局的工作人员也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内80%至90%的小学都开展了经典诵读,但这种诵读大多停留在诗词诵读的层面。江苏省徐州市教科所发起组织了一项题为“国学与教育”的实验活动,全市70 余所中小学校(小学为主)参与活动。这些学校主要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抓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国学)教育。但以上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都离不开一位强势校长的大力推进,在校内全体教师中还未必能形成广泛共识;另外处于现在的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下,国学教育难免有被“边缘化”的尴尬。

3.如果孔子学院的兴办也与教育有些关联的话,那么从2004年11 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13年11 月,“中国与各国学校合作,已在全球建立430多所孔子学院和64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其中美国是数量最多的国家,建立了98所孔子学院350 多个孔子课堂。”(引自教育部长袁贵仁2013年11 月20日在孔子学院美国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尽管孔子学院是以汉语教学为主的,但也同时开出一些国学课程,起到把中国传统文化推介给所在国民众的作用,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反向输出。

4.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要职能的社会的、民间的办学机构,如江苏省徐州市就有一所“华夏传统文化专修学校”,以国学为主要教学内容,面向全国招生并常年保有一二百名住校生的办学规模。以上种种情况说明传统文化(国学)已经一定程度回归教育领域,并且这种趋势已经得到国家政策的认可,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鼓励、支持。但是它还没有正式进入国民教育的课程体系,传统文化(国学)教育还处于一种零星、自发、非主流的状态,因而时冷时热,开展情况并不稳定、正规。总之推行传统文化(国学)教育还没有形成国家意志,在中国人开办的学校中,相对于以西方科学知识为主的教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教育还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四、当代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钱学森晚年在病榻上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回过头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世纪之问”。“世纪之问”提醒人们注意到两个历史现象:一:民国时期(包括清末民初至20 世纪的20-30年代)在思想学术上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二:新中国60 多年的教育事业虽然在教育的普及上成就巨大,这是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但这60多年出现的思想学术大师级人物又屈指可数。纵观六十余年的中国教育,文科没有出现一个堪称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理科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尤其令人痛心。

各行各业都有所谓大师,人们借此称谓表达对于成就卓著者的尊敬。而思想学术上的大师,严格地说应该是指那些思想学术成就巨大而且独树一帜,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或者在某一或不止一个的学术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为什么民国时期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如此众多的巨人呢?从他们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共性的东西,那就是他们人生之初接受的主要都是国学教育,深受国学滋养,打下坚固的国学根基;然后得时代风气之先,吸收了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也就是说大师们都是成长在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地带,在他们身上中西文化交融结出了硕果。 “20世纪这些大师,不仅是连接古今的桥梁,也是连接中西的桥梁,因为他们为学的特点,既通古今,又贯中西。”(刘梦溪《大师与传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前代学者接触不到西方文化,后代学者没有国学根底,这使得他们那一代人独领风骚成为继往开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学人,中国现代思想学术也因之成为乾嘉之后中国学术的又一个繁盛期和高峰期。前代大师们在各个领域里的创造都为新中国的强盛奠定了文化基础,没有他们今天的经济腾飞是不可想象的。

国学学养深厚是那一时期各个领域大师们的共同特征;也许正是由于他们的根首先是扎在本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传统文化开启了他们的智慧,给他们大情怀、大视野,给他们做人的根基,给他们中国人的价值判断,然后他们再去接受西学,接受现代知识,做学问、搞研究,然后才能枝繁叶茂,成为参天大树。后代学者就没有他们那个历史条件了,他们只能接受学校给予的现代知识、西方科学,这种先天不足,人格的扁平化,应该是很少有大师出现的原因之一。正如刘梦溪先生所说:“回顾民国时期之所以在现代各个学科都有杰出的学者与专门家,正是得益于这些学者本人在青少年时期皆有不同程度的国学元典诵读背景。”(刘梦溪《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来源:2013 年02 月22 日《中国文化报》 ) 国民教育中排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受教育者得不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不仅使得思想、学术上的大师难以出现,而且整个国家的国民素养也只能每况愈下。

五、传统文化教育能给受教育者什么?

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树立起以国学元典为支撑的庞大思想体系,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积累起无比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教育在育人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尽管中国历史上也不止一次出现过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的堕落,出现过天下大乱,社会崩溃的局面,出现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最终没有人能够真正废弃孔子的原则,读书人的种子从没有断绝过,经历一次次磨难的中华民族没有解体,而是重新站了起来,中华文化没有中断,中华文化圈反而不断扩大。而且每一次从动乱走向安定都是靠了这个文化传统中的正能量而拨乱反正,以后的社会重建更是重新确立了孔子的原则,所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中国普通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在“时尚”潮流引导下所消费的西方文化正是西方的所谓“大众文化”,而在校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大众文化的影响,尽管学校管理者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保持着一定警惕,然而缺少足够的教育资源去正面引导学生,所以当革命文化已经不能有效占领教育阵地之时,正是西方文化大举入侵之日。

我们对“多元文化”的提法要多多深思。从一个社会的角度,作为一种国家政策,执行“多元文化”政策,对不同文化能够予以包容、保护,鼓励不同文化互相接触、交融,吸收,——这是开明、进步的表现,会使其文化更加繁荣;但在教育上如果放任多元,主流价值缺位,那只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造成了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空白和缺失,造成受教育者精神上的迷惘,最终使我国民族道德水准大幅度下滑。

正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低效,青少年在道德信仰问题上的迷失,有识之士早已把眼光转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试图借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来解决立德树人的问题,这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根本价值所在。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指出:“学国学不是学知识,而是开智慧,是觉悟人生,升华人格,使人找到精神信仰、道德信仰的支柱。”“目前,部分综合性大学相继设立了国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从事国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这很有必要,但国学事业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开展学术研究上,还应当广泛开展普及教育,发挥国学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优势……目前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国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加以开展。可以考虑从小学到大学普遍设立国学课程”(张其成《加强国学教育,重塑中华民族道德信仰》来自人民政协网,2013-2-27)当然,开展国学教育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可抱着不切实际的期许,不要把国学当做简单的道德说教,不能用应试教育知识灌输的手段去推行国学。让孩子花些时间诵读经典是对的,但不要指望孩子会背《弟子规》《论语》就懂得了做人道理,就会做人;当孩子看到自己父母老师,看到社会上的成年人,其言行与经典上圣贤的教诲相背离时,诵读的经典对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教条,你对他们喊破嗓子也没有用。如果成人社会大道迷失,让学生学多少国学也没有用。所以施教者必须从自身做起,给孩子一个做人的榜样。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都首先要对圣贤教诲抱着诚敬态度,教育才会成功,那还需要相当的时日。但不管怎样都要先做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人生,因为这是我们能给学生的最宝贵的东西。

六、传统文化教育正向我们走来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这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指明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方向。

目前,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正在逐步确立,它正在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如:2013年12月徐州市第五中学赵良厅校长带领本校教师编辑的《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一书,由凤凰传媒集团下属的凤凰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套教材的编排,针对从初中到高中六个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特点,由浅入深,分为六个分册,总计收入21部国学经典,共约25万字,该书出版后除供本校及兄弟学校开设国学课程使用,还将由凤凰传媒集团下属的新华书店系统正式向社会,向所有中学生发售。徐州五中也将在2014年寒假后,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各个年级增设每周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

國学家刘梦溪说:“我的研究就是想把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融注在现代教育当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最终使‘六艺之道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刘梦溪《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来源:2013 年02月22日 《中国文化报》)是的,让“仁、义、礼、智、信”重新得到国人的信奉,让它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让每一个中国人挺起民族的脊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开展国学教育的奋斗目标。(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第五中学,本文摘编自《才智》)

猜你喜欢

国学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