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例小儿鼻出血病因分析
2014-05-30杜卓
杜卓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分析小儿鼻出血病因,指导治疗。方法 对我院门诊352例鼻出血儿童诊查,分析结果。结果 鼻中隔易出血区(Little area)粘膜病变117例(33.2%),炎症108例(30.7%),外伤69例(19.6%),为小儿鼻出血最常见3种病因,占总人数的83.5%。结论 鼻部疾病为小儿鼻出血最常见病因。
【关键词】 小儿;鼻出血;病因;鼻中隔易出血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97-01
鼻出血是儿童生长发育期常见的临床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升高,门诊患儿就诊率逐年上升,严重者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学习及生活。为了加强对小儿鼻出血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门诊共有352例鼻出血患者就诊,现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小儿鼻出血病因,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避免漏诊、误诊和误治。
1 一般资料
352例儿童鼻出血患者包括1岁以下乳儿1例,1-3岁幼儿136例,3-6岁学龄前儿童157例,6-14岁青少年期58例。男213例,女139例,男女比例为1.53:1。所有患者均行前鼻镜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检查,296例行鼻窦CT检查。
2 结 果
3 讨 论
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區(Little area),此处有鼻腭动脉、筛前动脉、上唇动脉鼻中隔支及腭大动脉分支吻合形成的网状血管丛,血供丰富,但黏膜甚薄,血管极易损伤,且血管与软骨关系紧密,破裂后不易收缩。另外此处极易因挖鼻而损伤,且易受空气刺激,使粘膜干燥、结痂,而干痂脱落时易发生鼻出血。若鼻中隔有偏曲或距状突则更常见。儿童鼻出血病因与成人不同[1]。鼻出血病因分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儿童鼻出血多为鼻腔局部原因,本例中全部352例患儿局部原因326例(92.6%),全身原因26例(7.4%),符合文献报道。鼻腔局部原因以鼻中隔易出血区粘膜病变,炎症及外伤最常见。全身原因主要为血液系统疾病。小儿鼻出血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婴幼儿发生鼻出血者极少,因不足2岁者,鼻中隔易出血区尚无特殊血管结构;2岁时该处才渐有岛状血管网;3岁以后方形成典型的扇形血管网;10岁后始见血管曲张[2]。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发生率最高,与此年龄段儿童生长发育特点有关。鼻中隔易出血区粘膜病变多为鼻黏膜干燥或伴有局部糜烂、溃疡,调查中发现此类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厌食或偏食,蔬菜水果摄入较少,致营养失衡,维生素C、P、K和钙缺乏,使粘膜干燥,血管壁脆性和通透性增强,影响凝血机制[3]。此项为儿童鼻出血患者的特点,故临床工作中,鼻出血患儿一定要注意详细询问饮食情况,不可忽视。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多好动,不知自我保护,易受伤,跌倒撞伤鼻部;多好奇,常把玩具、纸团、果皮、瓜子等异物塞入鼻腔,损伤粘膜,继发感染,引起粘膜糜烂出血;抵抗力差,易患急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急慢性鼻窦炎等,分泌物积聚于鼻腔、鼻前庭,引起干,痒,痛等不适,且很多小儿不会擤鼻涕,经常用手揉鼻、挖鼻等,导致鼻腔黏膜糜烂破溃出血;易罹患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出血热、水痘、麻疹、疟疾等疾病,致鼻黏膜干燥,血管破裂出血。故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儿童鼻出血发生率最高。鼻腔局部原因引起的鼻出血一般有明显诱因,出血量少,多为单侧出血,易止血,血常规及凝血四项无异常。而小儿全身原因主要为血液系统疾病,以白血病、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见。主要因为凝血机制异常、凝血成分缺如。其特点多为双侧渗血,持续不断,并可反复发作,难以止血,且常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因后果严重,虽然少见,更应重视。而在成人鼻出血病因中占最重要因素的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其次为鼻腔、鼻窦和鼻咽部肿瘤。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在儿童很罕见。儿童鼻部恶性肿瘤较少见,早期反复少量出血或血涕,晚期可因破坏较大血管引起大出血。良性肿瘤常见如鼻腔血管瘤及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一般较剧烈,常多发于青壮年,但近年来儿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4],临床工作中遇到出血剧烈的患儿应想到此类疾病。总之,儿童鼻出血病因与成人不同,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病因分析,以更好的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亚梅,张天宇.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6.
[2]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4.
[3]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5.
[4] 张亚梅,张天宇.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