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4-05-30拓文锋
拓文锋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创建高效课堂地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活动要有效,这一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本文从教学目标定位、课堂引入、课堂讲解、学生活动四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活动要有效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定位要有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重要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是教学的出发点,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如果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教学目标制定这项工作,力争做到教学目标定位要有效。
要从学科的整体要求出发,一切具体目标都不能與总目标相悖。要力求三个维度有机结合,力求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保持一致。教学目标要适度、恰当,符合学生实际。普遍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发展性目标优生能“吃饱”。教学目标要简明、具体、易操作、易检测。课时教学目标主干要鲜明,数量不能过多,否则难以落实。
二、课堂引入要有效
课堂引入可以是教师编制的一段优美语言,也可以是精心下载的一段视频,还可以是对前面所学习内容的复习等,但不论以哪种方式引入,都要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关联才行。有时候,播放了一段与所学内容关系不大的视频,学生看了热闹,反而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致使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设计课堂引入,要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使其切切实实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课堂讲解要有效
(一)教师课堂讲解要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具体来说就是课堂学习中的重点一定要突出解决,要让学生听会、学会、做会;而课堂学习中的难点,教师一定要想办法突破,让学生听懂学会,而不是回避不讲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课堂学习中还要注意讲易错易混知识点,讲易错知识点以提醒学生注意,此处要小心细心,讲易混知识点,要提醒学生将相同、相近的知识点放到一起,进行归纳对比学习。同时要做到“三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具体来说就是课堂学习中的简单的知识、学生已经会了的很熟悉的知识就不要花时间讲了。有些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学会、弄懂的也就不花时间讲了,我们有时候上课对学生不放心,总担心学生不懂,花时间去讲一些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因而浪费了课堂时间。此外还有一些知识点,教师理解起来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讲清楚的难度更大,给学生讲了他们很可能还是学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花费时间讲解了。
“三讲”与“三不讲”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不讲”是“三讲”的前提,“三讲”是“三不讲”的延伸,不讲有不讲的实效性,讲有讲的针对性。讲和不讲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定,以期最大限度地服务学生学习,发挥“三讲”、“三不讲”的价值。
(二)教师课堂讲解要做到“三实”
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材料信息源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查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还要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认可,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因此,我们要多上实用有效的课,少上华而不实的课。
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水平,形成学习能力。要实现以上目标,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学生活动要有效
时下,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但如何确保课堂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事。
(一)只有分好组,才能确保学生活动有效
我们有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图的只是形式。由于我们分组不当,使得在小组内有的学生在说,而有的学生要么自己不开口说只是听别人说,要么心不在焉地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有的甚至转过来转过去无事可干,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流于形式,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不大。要想小组讨论学习有效果,就要从学生分组做起。在前面听课中也发现,有的教师能细化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的责任,让组内的学生都有事可干,都能动起来,以此来确保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师要保证出示的问题确实有合作探究的必要
有时为了在课堂上“出现”合作探究这种形式,而随意出示个问题让学生探究交流,如果这样的话,小组合作探究就没有多大意义了。那么,究竟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究交流呢?
1.探究交流的问题在“重点”处
教师将学习重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在深入进行交流、辩论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并把讨论的过程、争辩的结果,都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当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探究交流的问题在“难点”处
一些问题,单靠学生自己的智慧去解决,有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集体的智慧才可以创造出奇迹。特别是在突破教学内容的难点时,最能体现这一点。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就容易突破课堂学习中的难点,从而提高效率。
3.探究交流的问题在“疑点”处
有时在一节课的重、难点突破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应该加以引导,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及时筛选,然后将最终确定的问题交给全班学生探究交流。这样,不但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变得更加灵活,运用时更加轻松自如。
此外,学生活动要有效还表现在我们设计的拓展延伸要源于课本且又高于课本。如让学生编课本剧、让学生动手制作等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它与所学内容之间要有联系,不要为了图热闹而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许爱红,刘延梅,刘吉林.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出版社.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