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艺术化英语课堂
2014-05-30陈清涛
陈清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如百花般齐放,它对我们的一线教师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杀手锏”,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手法。这种教学艺术是因材施教,因学习的对象不同而具有自己的个性。要想让学生不在枯燥乏味的环境中学习,一线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在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上下工夫。要想打造艺术化的课堂,更需要教师竭尽全力的付出。怎样才能在三尺讲台上,吸引学生的眼球,为学生塑造一个完美的艺术课堂呢?
下面我就结合我的一线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英语课堂艺术源于课前的精心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心理和思想的双重准备,教师应根据学情、教情探寻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最佳组合。教师要想在课上做到游刃有余,就必须在备教材上下工夫。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本节课的脉络,合理安排好课堂整体结构,还必须提前查阅有关资料,丰富课堂内容,让自己满怀信心地走进每堂课,做到“不备好课绝不上讲台”。另外教师还要备学生,把学生作为备课的一部分。九年级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无论在个性上、学习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准备每一节课时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双边共赢。
例如,我在教授九年级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第三课时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了三个问题:A.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 What do you think of Hongs latest movie? C. How do you like this exhibition? 这三个问题能让学生对三篇文章有深刻的了解,学生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英语课堂艺术源于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一堂好课不在于教师讲解得多么精彩、详尽,而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地吸收了教师讲解的内容。要想让课堂更高效,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的合作必不可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精彩的课堂往往从疑问开始,学生在答疑的过程中,既有自我的思维互动,又有与他人的交流互动。在这样彼此互动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因此,学生在彼此灵感的碰撞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会更加严谨、缜密,互动的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最终实现了答疑解惑的目的。
(一)巧用多媒体,达到视觉神经的互动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多数采用口头对话的形式,学生只能依照课本例句仿造练习对话,而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开启了另一扇大门。图片、录像能提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对话情景,能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融入到语言练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讲述Water Town这篇文章的时候,在阅读文章之前,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关于水上乐园的视频,并提出两个问题:A. Why do they go to visit the water slides? B. What are they doing over there? 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播放一遍之后,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也勾起他们童年的记忆,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巧设情景,实现情感世界的互动
会话教学是英語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恰当的情景创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训练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境中进行交流,最终实现语言综合能力运用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授九年级Unit 8的内容时,提前让学生在周末去做一件帮助他人的事情,并把这件事情写成一篇小作文,在讲课之前随机采访几名学生,询问他们的周末故事。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互助互爱、乐于奉献的快乐。另外,利用彩色挂图、简明形象的简笔画、富有节奏的顺口溜和艺术联想为学生创设情境,也可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实现心灵的互动。
(三)巧借想象力,激发思维灵感的互动
“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除添补。我把一些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创新整合,运用多种方法授课。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学生身体部位名称时,讲到单词“eye”和“ear”时,这两个单词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可以说“eye”中间的字母“y”代表鼻子,两个“e”对称为眼睛;而ear(耳朵)前面加上一个字母h,就能用耳朵听见了。这样既认清了词义,拼写形式,又道出了“eye”和“ear”的基本区别。
三、英语课堂艺术源于课后的巩固和反思
于丹教授说:“我们不能改变生活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生活的宽度。”从这句话中我领悟到:我们不能改变课堂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加宽课堂的深度。课后的巩固和反思是课堂教学的有型展示和检测,课后小测和课后作业虽然不在课堂内进行,但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通过教师自己感觉出来的,只有通过课堂后的作业与测试才能确定下来。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最佳方法,如能及时反思、坚持反思,并把反思结果记录下来,必定会积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学艺术水平也会日趋提高。
总之,教师应为学生推开一扇充满阳光的英语世界的大门,在这个世界中,让学生多一份学习的快乐和成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打造精品、优质课堂,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去挖掘,去探索,去感受艺术课堂带给我们的快乐。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