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艺术生文化课教学的“眼高手低”
2014-05-30何香荷
何香荷
“眼高手低”从文学角度解读,最初的释义是指做人眼界要开阔,目标要远大,做事情则要低下手来,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工作。现在多解释为,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具有贬义色彩。我把它借用一下,谈谈高中艺术班的文化课教学。
在这里艺术班的政治课教学中的眼高手低,有两层意思:一是艺术班学生文化课学习的眼高手低;一是艺术班文化教师教学时的“眼高手低”。
一、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的眼高手低
艺术生中有很多是从小喜欢音乐、美术或因家长意愿就选择了发展艺术特长,但大多数是到初中乃至高中文化课学习成绩不好,而看中艺术生高考文化课录取分数低、高考升学率高,于是把学艺术作为高考捷径,转而开始学美术或音乐。无论是哪种情况,一般来讲,艺术生的文化课水平偏低,他们选择的学习道路决定了他们与文化生有很大不同。
(一)在高考文化成绩的要求上
虽然平时和文化生用一套教材,高考时用同一套试题考查,但高考成绩却相差甚远,学习艺术专业不但意味着自己比别人多了一门技艺,多了对艺术的欣赏和品评,还意味他们较文化生可以更容易踏进高校大门。这些也是他们轻视文化课学习的“眼高”的原因,这种思想上的“眼高”,使他们少了文化课学习需要的踏实认真,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多了“手低”。
(二)在知识的接受上
由于一方面要学习专业课,会牵扯艺术生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即使他们自己有时间,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课的学习上,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基础原本就差,尤其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艺术生比文化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要弱很多。因而,艺术生对所学知识往往是课上生吞硬咽,似乎是听懂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深入理解;课下复习巩固环节往往也很不到位。
(三)在问题能力上
这里的“问题能力”指学生课上、课下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相长”应主要归功于“问题能力”的高低。当然,学生的“问题能力”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我认为也更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领悟。学生如果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或课下没有复习,尤其是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的话,对知识就很难有疑问。美术生大多性格内敛,虽然也在听课,但缺乏激情,课堂气氛较难调动,问题能力较差;音乐生个性张扬,表现欲较强,不管会不会、对不对,都积极附和教师,课堂气氛活跃,但注意力极易转移,而且思考问题、领悟知识不够深入。总体上讲,就问题能力而言,文化班学生比艺术班学生强,重点班学生比普通班学生强。
二、艺术班文化教师教学时的“眼高手低”
《孙子兵法》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彼”是为了“不殆”。教学中,了解了艺术生学习的眼高手低之后,在教学中我们也应注意采用眼高手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一)“扬”“抑”结合,加强课堂管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在现代班级授课模式中,尤其是艺术生文化课教学中,教师的职责还应特别强调一条,即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一方面是尊重和弘揚学生个性,一方面是对“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认识扭曲。这一矛盾在现代教育中的凸显给课堂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艺术性、科学性地进行课堂管理,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素质中的必备方面,传道授业解惑固然重要,而如何把道传下去、让学生听传道则更为重要。
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和不同类型的班级,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对艺术班文化课教师来讲是很重要的,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既体现着教师的师德,又需要师艺。一般说,在高中艺术班教学中,美术班要“扬多抑少”,音乐班则要“抑多扬少”。即美术班教学管理中多一些表扬鼓励,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把握,注重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而音乐班则需要适当把握教学深度,避免学生课堂附和多,动脑筋思考少,造成上课表面活跃,事实上教学实效性差。当然,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的个体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实扬也好,抑也罢,其根本是教师的“威”。这里的“威”是指威信,即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做到在学生面前有威信,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水平外,更要注意管理方式的艺术性,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其兴趣、爱好、品性、家庭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正日益成为艺术班文化教学的重要教学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教学实践中,一个有着丰富知识储备的优秀文化课教师,在艺术班文化课教学中教学实效性不一定高。
(二)“深”“浅”适度,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对于艺术班,尤其是艺术普通班,则更注重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某些知识点甚至要采取“浅入浅出”的处理方式。即在确保掌握重点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学习内容,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增强其学习的信心,避免他们因不会而厌恶或放弃文化课学习。以我所教的政治课为例,减轻学习难度和减少了学习内容后,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主要用来帮他们整合知识点,注重点线面结合,从每一个框题都讲了哪几个主要知识点到框节课之间知识的点线面的归纳总结,使他们知道课本内容的梗概,增强学习的信心,把知识学习落实到位,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尤其是在高三有限的复习时间中,为避免他们日常的“眼高”和学习时“手低”造成的心理落差产生的自卑,减少他们学习的盲目性,在教学中,艺术班的文化教师应该多讲一些,手把手帮助学生识记理解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把两类不同性质的“眼高手低”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讲”“练”并重,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高考命题改革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但能力离不开知识这个载体,所以把知识讲清、讲透十分重要。首先,文化班一遍能讲清的知识在艺术班可能不行,要多下一点工夫,这时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精力。对于学生一遍听不懂、记不住的知识点,教师要重讲,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可以更多,直到学生听懂。在讲解时要注意思路清晰、讲解到位、言简意赅。学科知识点构成了一个知识网,一个知识点的破解可能有助于对整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其次,理解的东西还要记住、会运用,所以练习也很重要。基于艺术生文化课学习时间有限、基础薄弱,选择什么样的练习题、难易程度、是学生自己讲还是教师讲,都大有文章可做,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班而异、因题而异。
(四)“高”“低”有别,正视学生现状
从重点班到普通班,或者从基础好的学生到基础差的学生,相同的教学方法,其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随着教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我觉得教师除了对教学工作多一份冷静思考,多一份理性外,始终如一不变的是饱满的教学热情。工作和生活一样,都离不开热情和激情。有了热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毅力和能力。
在艺术班文化课教学中,更要注重强调“三备”(重视研究教材、教法、学生),而不是行动上的“两备半”——重研究教材、教法,轻视对学生的研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今天,尤其是随着新时期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面对处于多元化发展的学生,作为一名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我想如果我们能多一些静心、净心,坐下来,多研究一下我们面对的学生,多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对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大有裨益。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