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为中心 以导促学

2014-05-30

关键词:嘉善县区域性导学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以“质量·效益”为目的、以“课堂转型”为抓手的区域性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嘉善县在县域范围内积极推进“导学”方式根本性变革的研究,近四十所中小学、幼儿园在“导学”方式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导学”模式。但是,总体而言,“导学”方式的实践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区域性不强,缺乏必要的理论总结;区域特点不明,缺乏具体、深入的系统研究;区域辐射和影响力不足,且呈碎片化趋势,难以转化为高效发展的现实成果。

(一)区域性不强

嘉善县“导学”方式的区域性研究在其初始阶段,包孕于课程改革、课堂转型的各种探索实践活动中,“导学”方式的研究和推进也仅仅停留于诸如小组讨论、使用“导学稿”等形式,缺乏理论引领,甚至缺乏对于“导学”理念的基本诠释。因此“导学”方式演变为“导学案教学”,甚至“导学稿”作业化,并进一步演变为学生的“练习案”等;对“导学”的内涵和意义及其实施方法、“导学”的本质特性和本县教学实际的融合关系等重要问题都缺乏统一认识;学校和教师也是随流而为,无序选择,形式化倾向比较严重。

(二)区域特点不明

由于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具体、系统的实践与研究难以深入,无法形成具有鲜明县域特点的、符合“导学”创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也仅仅体现在“教师要求—学生自学—精讲释疑—练习巩固”等教学流程上,雷同或混同于当下全国范围内的“导学案教学”。这种模式在本质上依然无法摆脱教材为本、教师为主的桎梏,无法实现“学为中心”的蜕变和升华。因此,实践缺乏创新,难有突破。

(三)区域辐射力不足

由于缺乏理论引领,各校虽然在经历最初的辛勤探索后形成了部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教学模式,但是无法形成具有区域性特色、适合县域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操作性和可行性都无法获得较为统一的认同,且各教学模式呈碎片化特点,因此,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不足,难以转化为区域性现实成果。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嘉善县借助于区域规划优势,在县域发展中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总结并提升相关理论,并进一步反馈到教学实践加以客观验证与修正,再回到理论研究以引领教师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升,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以“导学课堂”为核心的区域性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县范围内实践推广。

二、内涵阐释

“导学课堂”是依从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依据学科认知规律和学生认知实际,依照教材编排原则和学科知识系统,综合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流程等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以生为本,学为中心”,以学生心智发展为目的,以学生学习力提升为突破点,以拓展学生思维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导学课堂”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学为中心

“学”即学习的综合体,包括学生、学习、学法、学科等等合学情的总和,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而且必须围绕学生的活动,尤其强调学科思维和学生学习的有机结合。

(二)以导促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教师需要通过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围绕学生实际,根据教学要求,研判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变量关系,整合各种资源,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促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

(三)“导学”原则

坚持个体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的各个方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学习量与学习内容,学科思维能力的层次性、梯度性,等等。

(四)教学流程

“导学课堂”的区域性实践和研究,力图把“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变革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大体由“以‘导引学”“以‘导促学”“以‘导助学”“以‘导成学”等四环节组成。

1.“以‘导引学”

“以‘导引学”,即以“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要素为“导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教的课堂”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变革为“学生学的课堂”,只有当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从而使学科核心要素成为学生发展的一部分。

2. “以‘导促学”

“以‘导促学”,即以学生因不同生活经历、学习积累和情感体验所形成的差异为依据,根据不同对象,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能力,在学生发展目标和学习方法上对不同学生加以引导,促使学生达成目标。

3. “以‘导助学”

“以‘导助学”,即以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等关键节点上的不同需要和困难为依据,以科学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学习并取得应有的学习期待”,助推学生学习发展。

4. “以‘导成学”

“以‘导成学”,即成就学业,成就发展,成就人生。嘉善县区域推进“导学”方式的实践与变革的价值预期是,在教学理念上,贯彻省教研室“学为中心”教育思想,由“教为中心”转化为“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行为上,由教师的“教”转化为教师的“导”,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成果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把“高质量低负担”的职业期待转化为现实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导学”方式的区域性实践总体研究“学教关系”、“学导关系”、“导学”方式的多样集成、基于学校特色的“导学”方式、基于“导学”方式的实验项目研究、基于学科思维的“导学”模式等等,最终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导学课堂”,进一步推进“高质量轻负担”教育改革。

三、推进策略

嘉善县“导学”方式区域性推进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多阶段、多层面的特点,在学校、学科和县域等层面,从自发到试点再到整合,呈现出渐进式发展的轨迹。

首先,在“质量效益”“课堂转型”“学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县教育局通过行政努力,分批派遣各初中学校的校长到杭州挂职蹲点,学习教育转型已经成熟或成功的先进典型,并结合学校实际如教学设施、教师配备、学科发展等,率先形成以点为单位的项目,摸索经验。在近一年的实践中,学校积极探索,县研训中心则以“课改实验项目”和“小班化实验试点”的方式指导并组织学校推进、总结、介绍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我们称之为“珍珠”项目的学校和学科。嘉善四中“四段式”教学模式、干窑中学“‘一单五环生本导向”模式、陶庄中学“‘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天凝中学“‘互动式五步教学数学课堂”模式、里泽中学“问题导引下的‘思维课堂”等等逐步成熟。

其次,在各中小学涌现出许多以“导学”方式的实践和变革为内容的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县教育局、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推进“手链项目”,对各实验项目进行整合,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经申报、审核、答辩等步骤,将研究内容相似的课题分门别类,组建了若干“‘导学方式的实践与变革”研究重大课题组。在县级重大课题下建立不同层面、不同研究方向的子课题,发挥区域优势进行片级整合、校际联系、学科渗透。各个重大课题都安排了由局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课题指导组,以行政保障和业务保证的方式,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专业指导。

再次,在取得基本操作经验、形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县教育局和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组织专题论坛活动,围绕课堂转型“为何转”“转什么”“怎么转”等具体论题在理论上给予学校和教师必要的引领,从理论高度解决“变教师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的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由此,嘉善县中小学以省教研室“学为中心”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学生”与“教师”、“学习”与“教授”的哲学关系,以学生学习行为为关注焦点,研究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果等学习行为的影响,积极探索并推广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组织方式、授课方式和评价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以变革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在实践与研究中,嘉善县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到“以导为主”的转变,并最终形成了区域推动学生学习发展的课堂教学“项链项目”——“导学课堂”。

四、成效反思

嘉善县“导学”方式区域性推进的实践与研究,采用“理念先行,行为跟进”的办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跟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一)决策支持

“‘导学方式的区域性实践与变革”的顶层设计、具体实践、整合推进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县教育局主要领导直接指导下运行的。教育局出台纲领性文件,会同教育局人事科、基教科、装备中心等科室策划整个过程,在人员调动、信息装备、激励措施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没有教育局领导的指导和支持,整个项目的推进将极其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或者只能停留于零碎、表面和形式,无法取得现有的成绩。尽管现有的成绩也还没有达到县教育局领导和广大教师所预期的成果,但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决策支持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本保证。从学习层面看,校长的决策力同样决定了学校教育改革的走向,嘉善县“‘导学方式的区域性实践与变革”在整个推进过程中,许多校长都是亲力亲为,从而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专业引领

教育改革意义和责任同等重大,每一次的行进,其成功与否都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育和成长,其内涵之丰富、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可能远超一般的改革举措,这是一次系统而复杂的改革,需要专业支持和专业引领。嘉善县“‘导学方式的区域性实践与变革”在推进过程中,借助于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统一规划,邀请省市专家,在各个层面进行专业论证并指导;各学科的改革实验由教研员具体负责,会同各级各类专家,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调研,培育苗子、发掘典型;各学校借助于“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进行具体实验,各学校、学科一线教师会同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行家,积极探索,努力践行。在整个推进过程中,我们在教育局领导关切指导下,不断地实践、总结、修正、提高,尤其在“课博会”期间,我们邀请省市专家开展讲座、论坛、评点、示范教学等专项指导,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才保证实践和变革走向成功。

(三)实践探索

任何改革成就的取得都应归功于勇于实践的人们。嘉善县“‘导学方式的区域性实践与变革”几乎涉及全县所有义务段学校和各中心幼儿园,一个课型的形成与稳定、一个项目的发展与成熟,都凝聚了一线教师不断自我否定的努力。正是一线学校和教师在项目试点培育、县域整合等各个阶段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教学改革真正取得了的效果,收获了成绩。

猜你喜欢

嘉善县区域性导学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上“班”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嘉善县2014年蔬菜生产者价格形势分析
嘉善县“三导向”积极推进农房改造集聚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