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分析
2014-05-30高文庆
高文庆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对29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术,观察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刀口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 29例患儿术后随访28例,无1例复发,仅2例出现阴囊肿大,经处理后消失。结论 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出血少,不易复发,切口小,无瘢痕,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术式,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微创术;儿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95-01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男性患儿占大多数。胎儿腹膜鞘状突未闭锁并与腹腔相通即成为先天性疝囊,腹内脏器或组织甚易从残留的腹膜鞘状突经腹股沟管突出外环形成斜疝。如果不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对于斜疝患儿来说,年龄越小嵌顿的机会就越大[1],常需手术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3年10月本科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2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4例。年龄0.5-9岁,平均5.3岁。右侧23例,左侧5例,双侧1例。所有患者腹股沟管外环处均触及可复性肿块,腹股沟型5例,阴囊型20例,难复性疝1例,嵌顿性疝3例,排除手术后复发疝。嵌顿性疝先行手法复位,24-48小时后再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基础麻醉下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治疗。先用手指经阴囊向上触摸外环口部位或耻骨结节处触摸精索或圆韧带,取腹股沟中点的内上方lcm腹股沟外环切口的体表投影处,沿皮纹做长1.0-1.5cm的小横切口,切开皮肤,用蚊式钳钝锐性分离皮下组织至外环口,显露外环口处的精索,找出疝囊。将疝囊从精索上分离到内环处,横断并近端缝扎,远端不予处理。在分离疝时注意勿损伤精索和精索血管。如果疝囊大,可中部横断,以免因广泛剥离疝囊致出血引起阴囊血肿;疝环口过大,可将游离的精索向上牵拉,在内环口处缝合l针予以适当缩小,但注意不可压迫精索。彻底止血后将精索及睾丸解剖复位,逐层缝合伤口。
2 结 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12-35分钟,平均23分钟,几乎无出血。29例患儿切口均甲级愈合,2例因止血不彻底出现阴囊肿大,经处理后3天症状消失。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2-6天,平均3.5天。出院后随访0.5-4年不等,无1例高位睾丸或疝复发,切口细小如线状,且与皮纹一致。
3 讨 论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小儿腹股沟斜疝在治疗上首选手术。由于病因及小儿腹股沟解剖特点,手术仅行鞘状突高位结扎就可达到治疗目的。腹膜外脂肪是分离疝囊到达高位的标志,一般仅需行疝囊高位结扎即可[2]。小儿在生长发育中,腹壁组织逐渐强壮,使腹壁加强,可预防疝再复发,不同于成人还要行腹股沟管的加强。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术在外环口处行切口,切开的层次少,术后修复层次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小儿腹股沟管短,一般只有1.0-1.2cm,且与腹壁基本上呈垂直状态,腹外斜肌腱膜不强,当腹内压增加时,内、外环几乎重迭[3],故而本组病例采用经皮下环向上牵拉行疝囊分离,高位结扎,不需要打开腹外斜肌腱膜,不打开腹股沟管。本手术不经腹股沟管,不会损伤髂腹下、髂腹股沟及生殖股神经,也为以后腹股沟管的手术留有余地。腹壁肌肉,除腹直肌外,其余肌肉及腱膜纤维几乎都是横形或斜形的。据报道腹肌对纵切口的拉力为18kg,对横切口的拉力仅5.4kg[4],表明横切口较纵切口更有利于愈合。小儿疝囊后壁无提睾肌包裹,向后内分离即可找到疝囊,不会破坏提睾肌,有利于术后恢复。对于比较大的小儿腹股沟斜疝,往往有外环口扩大,我们也应用此术式,术后由于小儿腹股沟管处薄弱,小儿哭闹时外环口处有冲击感,但随着小儿腹壁肌肉发育的加强,外环口很快恢复正常,且没有发现复发率增高的现象。切口小,并与皮纹一致,术后恢复快,愈合后瘢痕较纤细、美观。患儿及家属均乐于接受。
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关键点是切口位置的确定,手术者应熟练掌握常规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寻找和处理技巧,以免误入皮下致出血或反复操作导致损伤加重,术后复发、阴囊水肿、血肿等并发症与术中疝囊的寻找和处理有一定关系[5]。术后应常规检查睾丸的位置,发现上移应及时纳入解剖位置。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且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切口瘢痕小、美观,符合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最满意的手术效果的微创理念[6],适于临床推广,应作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1] 梁春华,刘志刚.婴幼儿腹股沟疝经外环入路手术397例体会[J].中国医师杂志,2003,9(12):1661.
[2] 赵玉元.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1397例体会[J].临床小儿外科雜志,2003,2(3):213.
[3] 涂永久,林大富,陈战.微型腹腔镜下自制缝合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215.
[4] 韩永坚,刘牧之.临床解剖学丛书(腹盆部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22:22-51.
[5] Taqvi SR,Akhtar J,Batool T,Tabassum R,Mirza F.Complications of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in children[J].J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6,16(8):532-535.
[6] 姜洪池,代文杰,陆朝阳.普外科微创理念与实践[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5):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