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方法探讨

2014-05-30冯英张兰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临床疗效

冯英 张兰

【摘要】 目的 观察和验证肢体康复训练方法治疗脑梗塞偏瘫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纳入观察,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40例,连续治疗6个月,并运用简化Fugl-Meyer评定法和Barthel指数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评分治疗组为83.1±17.8,对照组为74.3±16.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方法治疗脑梗塞偏瘫患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脑梗塞;偏瘫;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80-01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导致脑组织发生局限性的软化坏死,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1],其结果常常导致运动功能、日常行为、吞咽功能、语言和认知功能等方面的障碍,为中老年人的主要致残因素之一。我科对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有效的促进了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简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其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同时排除意识障碍、恶性肿瘤、糖尿病、严重感染及合并有严重心、肝、肺、肾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为47.9±7.82岁。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患病部位、肢体评定、神志功能状态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由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组接受系统性的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并结合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治疗组主要的康复措施有:急性期(起病2周内),此阶段患者卧床是采取对抗肌肉挛缩的体位,要求尽量保持健侧卧位,每3h翻身拍背1次,上肢自然放在肩上部或身后枕上,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下肢保持髋关节轻度伸直,足底与小腿保持垂直;卧床期间宜尽早进行被动运动训练,包括进行全面的关节被动活动,拱桥、翻身、床上移动、坐起、坐位保持训练等。恢复期(起病2-4周)是康复治疗和各种功能恢复最重要时期,此阶段患者开始进行坐位平衡、偏瘫上、下肢活动、站起和坐下、站立平衡、重心转移、步行、上下楼梯等训练;开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包括穿脱衣裤、吃饭、洗漱等。后遗症期(起病5个月后),此阶段康复训练的继续强化前期训练和利用患者残存功能,防止功能退化并充分发挥健肢的代偿作用,训练的重点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患者进行上下楼梯、平地步行和日常生活动作等实用动作训练。

针灸选穴根据“经脉所治,主治所及”的理论,采用患侧取穴的方法。上肢主要选穴有手三里、外关、合谷、曲池、鱼际等,下肢主要选穴有风市、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悬钟等。尽量应用电针,使肌肉产生有节律的收缩使肌力、肌张力尽快恢复。每日1次,留针20-30分钟。推拿在脊柱两侧、臀、上肢、下肢采用滚、按、揉、摩、擦等手法,并背部、四肢腧穴进行点按法,不宜使用拔伸法、扳法,以免造成韧带、肌肉的损伤,以及引起关节的脱位。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上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3]。①Ⅰ级﹤50分:严重运动障碍;②Ⅱ级50-84分:明显运动障碍;③Ⅲ级85-95分:中度运动障碍;④Ⅳ级96-100分:轻度运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最高分为100,分值>60为良,表示生活可基本自理;分值60-40为中度障碍,表示生活需要帮助;分值40-20为重度功能障碍,表示生活依赖明显;分值<20者表示生活完全依赖。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比较各组之间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临床研究结果

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55.7±10.9,治疗后为83.1±17.8;对照组治疗前为56.1±11.5,治疗后为74.3±16.4。可见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治疗组治疗前评分在40-60区间有15人,评分在61-99区间有25人,治疗后,评分在40-60区间有4人,评分在61-99区间有16人,评分100有20人;对照组治疗前评分在40-60区间有13人,评分在61-99区间有27人,治疗后,评分在40-60区间有9人,评分在61-99区间有24人,评分100有7人。两组的Barthel指数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可见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脑梗塞发生后,缺血病灶在短时间内完全坏死,出现不可逆性改变。临床上多以偏瘫为主要表现,故康复训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务院公布的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康复医疗列为重点领域和科学前沿问题。一般来说,康复治疗要及早进行,大多数学者认为,脑梗塞发病后的前三个月是进行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一般超过半年以上,恢复的速度就会减慢。临床上一旦病情稳定,神经功能缺损不再发展即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神经侧支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促进了病灶周围或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的重组,从而发挥脑的残余功能的作用,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通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后,调动了患者的主管能动性,增強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能有效地防止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加速机体新陈代谢,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了神经功能的恢复。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还能使患者病灶周围脑血流图波幅增高,血流速度加快,明显地改善脑供血的情况,加速了病灶侧大脑组织细胞的恢复,在脑梗塞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拿治疗可以减少后退症残留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在肌肉废用性萎缩方面及压疮性方面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在本临床研究中,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其结果显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运动功能Fugl-Meyer及Bartel指数的改善等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能够较好的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P﹤0.05),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帮助脑梗塞偏瘫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再次融入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Jonathan Bims,Lalit Kalra.早期脑血管损害:新认识与争议[J].国际卒中杂志,2008,1(4):9-10.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6(6):379-380.

[3] 冯岩,李亚文.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65.

猜你喜欢

脑梗塞偏瘫临床疗效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