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监管“土豪”高校的资产
2014-05-30
凤凰资讯报 2014年6期
中国高校的校办企业资产监管问题,随着高校反腐的深入,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等部门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全国489所高校3478个校办企业的资产总额为3190.26亿元。此外,高校已成立的资产公司有222家。
据了解,高校的资产管理公司一般都是由高校一家出资、唯一代表学校对投资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的机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2007年4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目前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另参股了5家公司。报告显示,2012年人大的校办产业资产总额为9.74亿元。而2012年北大校企产业高达969.4亿元,2012年清华的校办产业资产总额为705.74亿元。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高校资产公司必须在资产、管理等方面与学校划分清楚,真正起到设立“防火墙”的作用。2009年,教育部更明确规定:各校分管产业工作的校级领导可以担任学校资产公司董事长,其他校级领导原则上应逐步撤出在资产公司的兼职。不过包括人大、北大、中山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校辦企业的负责人员多有校级领导层的身影。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高校行政人员和科研人员在企业里兼职,这种双重身份也必然导致产权很难划分开来。“个人腐败是个别化的问题,但高校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普遍存在,这是体制问题”。他表示,高校产权明晰,一定要放在现代大学制度这个大的框架下才能解决。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缺少了明晰权责、约束权力的过程,高校贪腐才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