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空心化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2014-05-30李河辉莫国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空心村三农

李河辉 莫国芳

摘要通过阅读和梳理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农村空心化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从宏观、微观和相关理论角度概要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农村空心化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空心村;三农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6-01883-03

Abstract Through reading and sorting relevant data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gives rational thinking about issues concerning "hollow villages", brief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hollow villages" from the angle of the macroscopic, microscopic and related theories. Then it discuss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hollow villages" on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ly comes up with some personal viewpoint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Rural hollowing;“Hollow villages”;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farmers

2010~2011年,我國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 339 724 852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比49.68%,为66 557万人,乡村人口占比50.32%,为67 415万人。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上升13.46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加速趋势明显。城乡差距使得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在数量上和年龄结构上不合理分布,同时村庄建设在城乡对立格局和户籍管理、房屋建设制度不完善背景下向村庄外延膨胀,致使内部急剧荒芜“外扩内空”,农村空心化现象显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被迅速激活,非农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农户大家庭类型存在条件削弱,逐步地由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过渡,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引发了建房的高峰,由此加速了宅基地向村周边扩展,空心村在其助推下形成。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实践中,有些地方把农村建设单一地理解成“新村庄建设”,对房屋进行大拆大建,致使旧宅长时间没人居住,同时新屋又在不断占用耕地,村内土地闲置与村外无序扩张造成新旧“空心村”叠加,使得部分地区“空心村”问题更加尖锐,已成为阻碍和谐社会环境下建设和谐新型农村的一大因素。

农村空心化问题已引起各界专家、学者和政府人士的广泛关注,据此展开了许多有关空心村整治的有益探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曾组织召开了相关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和领导针对转型期我国空心村整治和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并提出了许多精彩的观点与建设性的建议。在此背景下,笔者希望通过大量阅读和梳理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成因和影响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得出一些基本认识和结论,以资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经济转型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形势下的农村空心化问题。

1农村空心化的成因分析

1.1二元对立的城乡制度作为宏观因素决定了农村空心化的产生

1.1.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角度。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加之在资本短缺、劳动力丰富的条件下实施赶超型的发展工业战略,必然导致控制人口流动和严格户籍管理。1958年具有限制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特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公布,成为划分城乡户籍的制度。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对农村生产力状况改变巨大,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户籍制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松动,即制度阻隔城乡人口交流的作用有所弱化。当时的户籍制度只允许迁移的人口到小的“集镇”居住,因而集镇成为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而且农民要在异地建设住宅也只能在集镇进行[1]。市场改革之后,城市经济更为活跃,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机会,逐步形成城市的就业制度,保障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也逐步开放,这就更加有利于农民进城就业。虽然如此,户籍制度只允许农村劳动力进入非正规的市场或者是一些次级市场,对职业、行业选择等方面还是有较大限制,农民工一直处于游离于城市的边缘状态,他们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养老、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等量的子女教育资源[2]。

1.1.2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角度。我国实施的是城市建设用地属国有,农村建设用地属集体所有的城乡有别的土地制度。我国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在城乡土地产权、土地用途、土地市场等方面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它使城乡土地的效率和公平都受到损失。同城市的土地产权相比,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是虚位、残缺和模糊的,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房屋在我国均为个人财产,但是城市可以自由买卖土地使用权,而农村宅基地不可以自由转让,农民只拥有使用权,这个特性使得农村的房屋交易只能在本村进行。按照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中“一户一宅”的规定,本村村民要进行房屋交易,还须满足无宅基地或宅基地面积在标准以下且交易后也不超标的条件。这样的法律规定,使得农村房屋和宅基地要交易或退出非常困难,致使迁出农村的农民在农村的房屋长期闲置[3]。

1.1.3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我国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差别。从总体上看,城镇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系统,这个系统的中心是社会保险、基础是社会救助,涵盖了法定的基本保险、企业的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个人的储蓄保险;广大农村地区采取了“家庭保障”与“土地保障”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包含基本养老、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除此之外,失业保险、住房保障等社会福利很少或基本没有。在此情况下农村土地保障成为这一制度的重要补充,农民承包土地成为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退路,农村宅基地成为一种保障农民生存的资源形态。农民在农村没有更好的社会保障,为了给自己未来一个更好的保障由农村走向城市,使得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不合理的变化,而同时城市也未对农民有基本的和市民平等的保障,使得农民在国家保障体系中没有应有的地位[4]。

1.2教育、个人理性选择等微观因素影响着农村空心化的进程

1.2.1教育。教育对劳动力的收入产生重要影响,也影响着劳动力的流动,所受教育水平如何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农民外出时流动方向的选择[5]。

1.2.2个人理性选择。理性选择理论探讨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动因所持观点是,人的行为受三个层次的理性主导,分别是生存理性、社会理性以及经济理性,生存理性是最基本层面的,人的生存理性获得满足,才会考虑与发展社会理性和经济理性。通常来说,农民如果具有生存压力,首先考虑的是能否更好地表现和发挥生存理性,据此衡量是否外出就业[6]。

1.2.3其他因素。推拉理论在农村空心化成因问题上有过比较详细的解释,总结起来,运用该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由来自农村的推力同城镇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基本观点[7],农村空心化的发生和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村庄自身离心力、城镇化外援吸引力和土地、户籍管理的驱动力三种力量[8]。

2农村空心化的影响分析

农村空心化对农村、农业、农民和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是综合性的。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层次和维度进行思考、探索和研究,但是总体上还是可以把这种影响归纳为两大部分,即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相比较而言,农村空心化所带来的影响以消极影响为主,所以在此更为强调的是消极方面的影响即危害性。

2.1积极影响方面

2.1.1有利于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从而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往往能够得到比农村更好的发展机会,有关研究对相关地区的调查显示,该地“向外转移的农民的收入比未转移的农民收入增多四分之一”[9],这表明,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2.1.2是资源有效配置的体现,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农村流向城市,是一种资源有效配置的运作方式。农民收入增加后,可能向農业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生产条件,使生产的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过渡。

2.1.3有助于农村居民人口素质的相对提升。传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这尤其表现在文化知识水平方面,这些农民进城后,可以学到新的文化和掌握新的技能,并且在经历现代化工业和城市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后,能够逐步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契约式的社会关系,同时竞争意识以及风险意识也不断增强 [10]。

2.1.4加速了社会的变迁。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既是城乡二元对立格局的结果,又对该格局提出挑战,逐步打破旧式的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城乡的户籍制度改革。

2.2消极影响方面

2.2.1农村空心化造成人力资源流失,人才资源不足。外出务工的农民大多是年富力强者,为农村劳动力的主力,他们由于务农效益相对低下而大量外出,由此造成农村人力资源外流。敢于到大城市追求更好发展机会的村民往往受教育水平比较高,竞争意思识强烈,发展理念也相对更为先进,而这些人员正是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他们的向外转移给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非常显著。事实经验也表明,农村的人力资源外流,人才不足制约了农业的继续发展[11]。

2.2.2资本流失,农业产业空洞化弊端突现。由于务农效益不够理想,农民选择外出务工,逐渐发现后者的经济效益更佳,出于更好地在城市发展考虑,他们基本不留更多资金在农村,不愿将过多的资金放到农业再生产上,形成农村资本抽离的状况,农业产业受到忽视,基础设施和农业设备与技术得不到及时更新换代,农业发展难以避免发展缓慢和遭到忽视。

2.2.3农业资源浪费、住房与宅基地管理不善,缺乏充分利用。首先,农村劳动力减少致使耕地被大量抛荒,严重浪费了农业资源;其次,农民创收后回村建新宅多向村外发展,在相关制度和管理不够完善的情形下,宅基地粗放利用日益严重;最后,村民常年在外,农村旧宅和新房长期无人居住,部分村镇的农民因收入增加而选择迁出本村到条件更为优越的地点定居,出现连片的空闲房地。一些学者通过对比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发现我国的农业空心化已经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流失,这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表现尤其突出[12]。

2.2.4农村建设布局改变,居住环境一定程度上更加恶化。农民收入增加,村民建新房多选址于村周边而不是在旧宅拆后新建,这样老村址在新房子的包围下形成外围新房包裹内部旧房的格局,形如空心之树构造。空心村的村庄内部在外部粗放发展的同时变成了一片废墟,整个村庄的建与发展未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道路等基础设施没能跟进,造成即使新房不断建设,居住环境却更为糟糕。

2.2.5人口结构失调,带来一系列新的人口问题。农村空心化不仅使农村人口数量、质量发生改变,也使农村留守人口的结构由妇女、儿童、老人的留守结构,向只有老人留守的结构转变,加上我国农村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这就给农村养老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一些实际生活中,留守人口结构的变化也给农村带来一些安全和灾害方面的隐患。

2.2.6农村教育发展困难。农村独生子女日渐增多,在外发展得较好的农民更倾向于想方设法将处于受教育年龄阶段的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城市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接受更优良的城市教育,这就加剧了农村各级学校生源不足问题,也不利于这些学校获得更多教育资源。杨宝琰所做的“空心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研究就指出,空心化导致适龄儿童数量大量减少,基础教育投入困难,农村教育结构失衡[13]。

2.2.7农村文化传承面临难题。外出务工所接触到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是相较于农业文明更为先进的文明,农民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向这种文明靠近,甚至摒弃之前所接受的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这种意识和行为传递到他们的下一代显得更为明显。农村文化面临传承困境,已是在正发生的事情,它主要表现为新一代农民接受的农村文化缺失、被城市文化同化严重、失去对优秀农村文化的兴趣,同时,农村管理人才缺乏交接,农村治理断层。

3结论

农村空心化是城镇化进程中市场自由配置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结果,是农村地域系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具有相对普遍存在性。农村空心化成因复杂多样,既有宏观的制度层面因素,也有微观的个人层面因素,总起来说,长期的城乡二元对立格局是其根本原因,城乡发展转型期农民本身的理性选择是重要驱动力。农村空心化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积极影响有限,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规划、农民生活质量以及文化教育诸方面危害深远。对比分析农村空心化各方面原因和影响,在妥善解决经济转型期这一特殊矛盾时,我们需要趋利避害,更为注重城乡发展中二元关系的重构,更加体现出对农民主体地位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成令波,王志彬,张利海.完善空心村宅基地管理的思考[J].城乡建设,2009(5):62.

[2]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28(5):12-18.

[3] 王娜加.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与物权重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14-18.

[4] 卢向虎,朱淑芳,张正河.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35-41.

[5] 王广慧,张世伟.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影響[J].中国农村经济,2008(9):44-51.

[6] 文军.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以上海市郊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4):21-27.

[7]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8]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64(10):1193-1202.

[9] 陈光庭.城乡一体化与乡村城市化双轨制探讨[J].规划师,2002,18(10):14-17.

[10] 钟勇.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问题探讨[J].桂海论丛,2006,22(4):19-21.

[11] 杨永芳,刘玉振,艾少伟.“空心村”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33-8336.

[12] 童荣萍.空心村现象的科学认识及治理[J].农村经济,2006(10):25-26.

[13] 杨宝琰.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挑战与对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1):64-68.

猜你喜欢

空心村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五个坚持”做好“三农”工作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空心村”民生调查
人口迁移流动下的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探究
新农村建设下“空心村”的成因及治理路径
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