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无捷径,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

2014-05-30覃永林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位线三角形教材

覃永林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许多教师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但也有不少满足于现状的教师,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讲述没有变化的内容。抱着对孩子成长与发展更负责任的态度,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谈我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重视学生认识、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深入理解教材,整体把握教材

教材是专家学者根据课程目标、学段要求、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的。每次对教材进行改版,定是经过不少专家们的深思熟虑、了解实验,在章节、内容的选取及安排上自有其科学性,系统性。当您细读教材,仔细研究,您会发现每个章节内容的安排,都是考虑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诸多因素,每个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有着明确的思维训练点,有其专门的训练目的。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学什么,再到什么,犹如上台阶,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快速讲解,由自己喜好随意删去一些内容、环节,就会加大学生后续知识学习的难度。估算是初中阶段应培养的一种能力,在其他章节中还有安排,如2010年贵港中考第14题:估计的大小就是考察学生的估算能力的。估算是学生从认识不等式到解不等式的一个过渡,利用好,它会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自然地从桥的这端走到另一端。练习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不等式,发现单靠估算很麻烦,认识到必须学会一种解不等式的方法,这样一来引出新课水到渠成。学生知道学习解不等式的必要性,学习兴致自然就高。对于许多知识点的教学,教师若能花功夫思考,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容易吸引学生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教材,读通读透教材,把握大纲要求,切忌随意删减内容,省略环节。

二、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

有专家这样总结:“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肉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思想。”教学要有一个思维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把思维结果加在学生身上,使教学过程变成结果性的知识积累,而是应该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开始,启动思维的马达,沿着正确的路子循序渐进,在过程中培养思维品质。

对于三角形中位线概念的教学,我们来看两位老师的设计。其中一位事先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三角形纸片和剪刀,课上让学生思考,只剪一刀,将剪成的两张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很乐于参与这种动手操作的活动,根据生活经验也不难完成活动,但当教师提出“说说你的裁剪方法”时,学生只能用生活语言,说不出准确的数学语言。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裁剪线的端点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可以得到中位线的概念。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为后续探究中位线的性质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多得。

另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想办法将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分成 4 个全等的三角形,并在课上进行交流、展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折线端点的特点,自然的引入中位线的概念,并将中位线的概念与三角形中线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同时设置练习,进一步加强相关概念的辨析。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中位线的形成过程,同时明确了三角形中位线的作用。

如果学生不经过一系列的独立思考、质疑、想象、操作、观察、体验,不经过一系列非常丰富的过程,那么这个结论的获得可能就失去了它的前提和意义。“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这样的课堂,学生根本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没有小组间的合作,没有与同学的交流,更谈不上大胆去质疑,辩驳,也不曾学会倾听,思考,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情感态度等诸多品质不能在课堂上得以发展。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乏味。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发展而言,除了结果,过程不是更应该引起重视吗?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可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困惑、挫折和失败,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一处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是值得付出的代价。”精心设计课堂,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提供给孩子们一片探究的天,讓课堂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寻知识的乐园,不是每个教师应该做的吗?

如果说过去教师上课主要着眼于如何教,那么今天教师们上课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必须是引导学生如何学。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要充分地研究学生的特点及其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契合点,从而真正地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这样。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能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教学才会成为师生共同创造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才会从“执行教案”走向“互动发生”,如此课堂才会真正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在信息时代里,在知识传授渠道极大丰富了以后,教师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人格影响方面,因此,如何以“创新”为内驱力,内养素质,外塑形象,已经成为21世纪教师的一个迫切的课题。身为人师,自身的创造意识与实践能力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与作用。满腔热情,自我超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将是我努力追求的教学境界。

猜你喜欢

位线三角形教材
妙用中位线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巧构中位线解题
巧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