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实行校企合作的几点探索
2014-05-30赵素勤赵阳
赵素勤 赵阳
摘要: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本文通过对实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在中职学校实行校企合作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以期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 必要性 培养制度 中职教育
前言
未来我国经济形势良好,市场迫切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同时,职业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學校的发展。这种“双赢”模式正逐渐在我国的职业教育界发展壮大起来。这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缓解甚至化解“技术人才荒”,无疑是当前企业和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目前职业院校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二是经费紧张、制约学校发展;三是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安置不稳定。要想摆脱这种困难局面,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才能赢得学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在中职学校推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一种创新。
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继承了师带徒的重技能训练、重培养质量、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技能特色,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等特色。校企合作办学在发扬了它们长处的同时,并结合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实际,增加了一些新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1、校企双方都希望合作。一方面企业要发展,需要学校不仅为其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而且还要为其提升在岗员工的技能;学校发展也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用结合的人才。企业和学校双方各有所需又各得其所。
2、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产生规模效应。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的一个专业面对一批企业合作,培养的也是一批技能人才,解决的也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批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
3、只有校企合作,才能走上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不仅能够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问题,还能解决培养的速度问题。与传统的培养制度不同,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下的中职院校都拥有校内实训条件,使学生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再到企业顶岗实习。
4、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保证培养的质量。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二)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有机地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现场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规律、设备和技术等,毕业后立即就能参加生产实践,深受社会及企业的欢迎,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校企合作有利于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校企双方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校企合作可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通过实施“订单教育”,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如有些专业由于具有专业的特殊性,采取顶岗实习,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签订合同,学生经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训课程培养后,第三学年便可上岗工作,可使学生将学习与实习在学习期间一并完成,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
我校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实践,扩大了办学规模和效益,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复投资,通过“校企协作共建”、“股份制办学”、引企入校”等模式,学校能够利用企业先进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带动我校在教学改革、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良性发展,大大提高了育人质量,同时也扩大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并以就业带动了招生,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校在创建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在近几年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缺乏与企业有效的沟通合作
校企合作处于教育主管部门倡导、学校自发的状态,学校对市场和企业不了解,与对方的沟通少之又少,学校没有做企业调查,对企业人才需求不够了解,只是单方面培养人才,教师去企业实践制度不规范,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我校任教缺少政策支持,课程安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企业严重脱节,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校企合作层面较浅
我校把校企合作工作仅仅看作解决学生实习实训的一种途径,由于我校对行业标准了解不够,企业对教学过程不熟悉,导致一些订单培养流于形式,停留在签订一份合作办班的协议上,在共同开发课程和共同进行教学上缺少实践。
(三) 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积极性不高
目前的校企合作,学校的受益程度要大于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大部分企业无暇顾及校企合作。对它来说,校企合作尚处于“锦上添花”阶段,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过程。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势必严重影响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思路
(一)学校应主动寻求企业合作
主动寻求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是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学校应主动走出去,向企业宣传学校的特色,推介学生,经常请企业领导到学校来,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展示自己办学的成果,寻求企业合作。
(二) 我校应建立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
以校企“双赢”为目标,建立起校企间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如:探索建立教育集团合作模式,促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建立校企股份合作模式,通过企业和学校订立章程,双方形成一个新的股份合作实体的模式,校企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探索建立学校与企业“契约式”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合作协议,规范双方合作行为,保障校企合作的稳定开展,防止短期行为和流于形式;实行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校企联办“双元制”的模式等,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
(三) 形成校企合作的“约束”机制
为使校企合作走上正规化,学校严格制定并落实相关制度,以形成校企合作的约束机制,使双方明确彼此具有长效机制的校企合作是双方共同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总之,校企合作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只有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有所借鉴、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才能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桂霞等.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2]张娟, 庞海.浅析校企合作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建构[J].中国科技博览, 2009,27.
[3]周新源.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运行环境及制度设计原则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09,03.
[4]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1.
[5]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