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行动推进”式校本教研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2014-05-30殷卫霞
殷卫霞
“问题研讨—行动推进”式校本教研实践研究,旨在借鉴“行动教育”的模式,建立一种符合中学一线教师开展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的、具体的问题,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校本教研的模式能引导教师从小问题入手,并对问题表象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探寻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下面就以2013届高三政治复习过程中《生活与哲学》这一模块的复习为例,来谈谈“问题研究、行动推进”式校本教研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與哲学》在2011-2013年北京文综高考试题中,分值均为24分,比例较大;该模块命题强调的是用哲学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从命题立意看:以能力立意为主导,体现思维能力的考查;从情境设置看:关注时代,贴近生活,彰显北京特色;从知识选择看:突出主干知识,强化知识整合。要答好哲学试题是需要依靠深厚的哲学知识和哲学思维的,难度比较大。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地研究、实践,认为以下几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夯实基础
高考政治试题的考查是全面的,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首先要“全”。在高二期末会考复习时,就以高考一轮复习的标准进行了复习;在进入高三之后,按照区里的进修进度又进行了一次考点全覆盖式的一轮复习。两次考点全覆盖式的复习,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了透彻、深入的理解。为了检测学生对考点的掌握情况,节节课前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对核心考点进行默写,强化落实。有了这样两遍的考点全覆盖式的复习、检测、落实,学生对考点就有了扎实的基础,为二轮、三轮的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构网络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的知识逻辑性强,对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要求高。在两次考点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网络,使所学的知识立体化。
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注重单元内部或者“知识块”内部的知识连接,也要注重不同单元或者“知识块”之间的知识连接,从宏观或中观角度形成对哲学知识的整体认知。
让学生自主建构,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哲学基础知识和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全局观,学“活”知识。
三、练好典例
哲学原理较抽象,难理解,更难灵活运用。为把所学知识盘活,必须选取与原理配套的、典型性的试题剖析给学生。以矛盾类试题为例,典型的设问方式有两种。
第一类:运用矛盾分析法。
典型试题有:(2012海淀二模)最近一段时间,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电视“相亲热”以及随之而来的“拜金”“炫富”现象等。人们在批评、谴责此类低俗现象的同时,也开始反思:我们的电视节目乃至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原则?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是不是可以满足某些低级趣味?为了赢得市场竞争,是不是可以毫无顾忌地炮制某些挑战社会道德的卖点?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12分)
(2011年海淀期末)“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选举民主模式。它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和委员。
材料:“公推直选”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可,但“公推直选”如何操作?程序如何设置?这一选举方式的评议、质询和考核等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确保真正把这种权利交给基层党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完善“公推直选”这一选举方式。(9分)
虽然两个题目的设问都是“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但是因为背景材料不同,所运用的原理也不同。通过类似设问题目的比较、训练,一是培养学生对矛盾观的知识体系做了很好的建构,另一个是锻炼了学生分析情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类:运用某一具体原理。
近几年的北京高考试题的考查知识点都不大,比如说2008年考的实践检验真理,2009年考的对立统一,2010年考的联系的观点、创新的作用,2011年考的唯物辩证法,2012年的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体现出了高考对哲学知识小角度深入分析的出题特点。这就需要学生能对每个原理有非常深入、透彻、到位的理解。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实践“问题研究、行动推进”这一校本教研模式时的思路、做法与成效。我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教研模式,为一线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研、教学反思的思路。这一教研模式定位于“提高行动的质量而不是建构理论”。提高行动质量,其实就是克服实践中的困难或解决问题。其主要步骤如下。
问题的梳理与交流:以学科组或备课组的形式,组织教师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思考,在暴露和交流中,促进教师初步形成研究意向。
问题的确定:教师对研究内容进一步思考,依据自己的知识及经验,对问题进行归因,思考对策,采用“自我提问”的方法进行梳理,“自我提问”式行动推进。
反思、总结并形成建议:小问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形成解决问题和改进实践的建议。要根据行动过程中的积累与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问题研讨、行动推进”式校本教研是基于教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开展的教研,这一教研模式让我意识到:每一位教师均可以成为教研的主体,每一位教师都可以通过思考、实践、探索获得成果,让我深刻体会到行动即研究,增强了研究自己教学的意识。今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主动观察和研究教育教学现象,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