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2014-05-30吴玲玲
吴玲玲
最近听了几节观摩课,发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注重了学法的细致指导,使学生比较顺利地完成活动。从表面上看学生经历了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形成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但是学生的思维究竟有没有参与,有没有被激活,却容易被教师忽视。因此,这样看似顺畅的探究活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过场”,学生在其中并没有真正体现主体性的作用,而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因此,为避免这种“伪探究”的现象发生,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打开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课堂,贯彻落实刘默耕老师提倡的“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探究活动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学生的前概念入手,激活学生思维的兴趣点
每个探究活动前,教师都要注意启发学生联系自己以前的认识和经验,这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前认知,激活他们思维的兴趣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能。例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磁铁有磁性”这一课的主要的探究活动是“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在课始阶段教师注意有意识的联系学生的前概念,“说说你认为磁铁吸引什么物体。”学生一下子提起了参与的兴趣,有的学生说:“磁铁吸引铁、塑料”;有的学生说:“磁铁吸引金属一类的物体”。学生所谈的这些就是自己以前的认识和经验,也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已学知识出发,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二、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
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谚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这个“罗马”就是教师期望学生建构的核心概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不同的道路。有光明大道直通“罗马”,也有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地通向“罗马”。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执教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然后又指导学生设计了实验,指导设计实验的步骤非常具体,学生听得也很明白。学生的动手也很成功,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一节课下来,中间没有任何的关卡,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而流畅,用“传统”的评课标准看,应该算得上是一节成功的科学课。但是课后,我询问学生,“这节课你听懂了吗?”学生一脸的茫然,我接着问:“为什么水会从长管中流出来,不会从短管中流出来呢?”学生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走了。我询问的这个学生是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的学生,但是却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认识忘记了。这只是学生的问题吗?我认为不尽然。学生经历了,不一定就真的会。要想让学生真正的领会,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活动中的“关卡”,使他们在不断的克服困难,不断的征服困难的过程中,丰厚自己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才会有意义,才会难忘。这样的过程就是教师的另一种选择,选择羊肠小道,让学生在曲折的小道上跌跌撞撞,经历险阻,并勇敢的克服它,战胜它,在此过程中需要思维的积极参与,需要不断的摧毁和重建。当他们到达终点的时候,反思这个过程才会终生难忘、意味深长。这种选择可能费时费力,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骑马”,可以“徒步”,甚至可以“爬”,不管是运用了哪种方式,但是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会真正的有感而发,学生的思维才会在原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构建。再谈《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的教学,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塑料瓶(装有半瓶水)、吸管、橡皮泥等材料,不能吸水,不能歪倒瓶子,怎样做会让水从瓶中流出来?”小组开始设计实验,有的学生先把橡皮泥堵到瓶口,再插入塑料管时,管口被橡皮泥堵住了,他就用剪刀把堵住的那段剪了去,然后重新做。结果,有的学生插入一根管子使劲往外吹,结果吹出一点水来;有的学生插入了两根管子,吹那根短的管,发现水从长的管中流出来了;还有的学生以上两种方法都试了试,最后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可见,当我们真正放手让学生探究时,学生的状态是积极的,思维也是异常活跃的。当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认识时,学生跃跃欲试,每个小组都谈得头头是道,这和前面列举的状况是大相径庭的。
三、在探究活动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与原来的观点比较
学生的“前概念”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我们的探究活动是以这个起点起航的,但是我们的探究活动应该走向何处?探究活动的落脚点应该在学生思维的发展上。因此,每个探究活动的最后,都要引导学生思考:“与原来的观点比较,哪些得到了确认,哪些需要修改?”这里的“修改”,就是学生思维需要发展的内容。例如,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学生的前认知是:“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有关”。当学生把物体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后进行了依次实验,发现有些轻的物体下沉了,比如回形针,有些重的物体却上浮了,比如胡萝卜。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注意引领学生思考,“我们刚才认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它的沉浮可能与轻重有关,这个观点对不对呢?哪里出现了问题?怎样修改呢?”通过学生的思考,学生就会发现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这个对比实验中应该保持相同的条件是材料的体积。通过改进实验材料,学生就会发现:“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量重的物体下沉,重量轻的物体上浮。”学生经历了实验—质疑—新发现—修改实验—再发现—形成科学的结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与原来的观点进行比较,哪些观点得到了确认,哪些做出了修改,如何修改,修改后形成的认识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果。
在探究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思维的参与度、思维的宽度和深度直接反映出探究活动的效率。我们科学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兴趣点,启迪学生的思维火花,给学生創设一种宽松开放的探究氛围,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一路坎坷,在学生真正体验领悟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夯实探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