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的“问题教学”初探
2014-05-30曹太宁
曹太宁
【摘要】知识的引入要自然,问题的提出要自然,问题的讲解要自然,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自然。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理念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0-0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客观上要求按教学的规律办事,即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遵循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分析思考性原则。然而,同一班级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参差不齐,若按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对待所有学生,必然不能发挥学生的才能和特长,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大力推动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今天,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这就要求注重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良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课堂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按学生学习情况分成若干个问题,从而对不同层次的问题又分解到各个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研究、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这既符合学生的主动参与又能开发学生探究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下面就教改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一、从整体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
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关注到教材、学生以及教师本身,所以教师应全面了解教材的方方面面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紧扣教学目的,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层设计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利用身边的具体事例或与同学讨论或与同学共同操作,来挖掘问题的结果并思考、寻找科学规律,总结出一定的适合学生自己的规律。问题的设计不应只注重结论,而应当注重体现动态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在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主动思考、或用操作的方式去寻求问题内在的规律性,故精心设计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成功或者是失败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计更应注重其发现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备课中或预想的要求,立即叫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答案符合教师设计好的“答案”为止。这样的提问与教师的讲授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另外老师要走出“一节课总是马不停蹄”地提问,把每一个要讲授的内容,分得很细很细,每一步都给学生搭好了“台阶”的误区。问题的设计应当是合理、科学,提问对象不能随意,提问时机要把握准确,不可忽视对重点、难点的点拨和讲解;让学生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走,课堂上表面是很热闹,学生参与度高,实际上学生的参与是浅层次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思考,当然更谈不上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注意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时机,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提问的时机要成熟,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探索其中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取成功感和自信心。
二、从实用考虑,注重所提问题的实用效果
1.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思維是学数学活动的体操,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首先要提前布置学生,给学生合作、思考的时间,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探索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时间,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的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但课堂教学任务也不能按要求完成。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其次是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甚至让学生大胆地猜想、猜测自己认为好的方式方法,用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学生,顺其道而行之,此时教师只是困难的排除者释疑者,是帮助学生思考。
再次是在空间上。课堂上采用学生个别学习、分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或情景表演等形式,加上原先有的师生一问一答和教师讲述,共6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通过这6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引发学生思考给师生都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让学生确实能做到主动、独立地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工具”。
2.注重问题的普遍性
问题太难,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会造成冷场,达不到目的,过浅则对答如流,无助于思维的锻炼。国外研究表明:探测问题的难度可用公式:1.减法(通过的人数除以全班人数)来算,如果得数在0.3——0.7就可视为适中,如果得数在0.3以下或超过0.7则是要求太低或过高;2.学生对问题回答的趣味性。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对照某地区某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进行提问:
问题1:这天什么时刻温度最高,最高温度是几度?什么时刻温度最低,最低温度是几度?
问题2:在4点到14点这段时间内,温度随时间是怎样变化的?
问题3:在0点到4点和14点到24点这两个时间段,温度随时间是怎样变化的?
这些问题直观又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这几个问题。
3.注重问题的层次性
要依据内容设计,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使学生达到逐步理解,得视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已知向未知进行迁移,切合学生的思维流程。又因为学生差异的层次性:学生的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法也不同。所以,提问应充分考虑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被触动,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都参与思考的积极性。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三、以发展为目标,关注问题的可持续方向
1.以提问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交流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的能力。同时,用数学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维。
2.以提问转换师生的角色。问题本质是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抓住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为主,主动学了以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发表哪些观点是不能完全预测的,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是否会冒出连教师都没想到却十分有意义的建议和聪明的方法,同样也不能完全预测,这就使原来具有极强确定性的课堂教学,变得相对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了。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者、“述”者、“问”者或指导者,而且是“学”者、“思”者、“听”者,更是整体活动进程的灵活调度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是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判断者和组织者,学生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出来,充当“问”者、“论”者、“思”者等角色,还可能承担组织部分学生间共同活动的任务,由于增加了学生间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即使原先学生主要承担的“听”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只是听教师“问”与“说”,还要听同学的“问”与“论”,会对教师的教提出建议,他们的主动性已经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发生“教师听学生指挥”的现象,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逐渐养成了从善如流的豁达态度。
3.以提问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融合,而不仅仅是认识知识生活,世界本身就充满知识和需要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只是在书本上学,而且也可以在生活中学;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也不是简单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检验,并发现问题,重新解决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知识内容,同时,提高和完善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提问体现课堂的教学与艺术。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的综合产物,其中有预先设定的,计划的,规定性的东西,但在实际过程中会结合实际使教与学发展为学生的发展,从而能整体把握,综合渗透,驾驭动态的生成过程,并运用动态特有的特征——主动、潜在与差异,为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独特的课堂教学艺术是将教育与艺术有机的结合,使自己俨然扮演一个艺术家的角色,用艺术为课堂注射活力,唤起学生的仰慕与共鸣,与老师一道产生共振,将艺术延伸到课堂教学,为课堂提供了新的生命力,同时将教育融入艺术中,使教育更有色彩,知识结构与学习结构有多角度、多维度的深化。
总之,提问与被提问的灵活运用,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在提问的过程中,忌烦,燥,更忌不考虑学生的学情,盲目地提高提问的门槛,或者说,盲目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其实有时恰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对于学生的答案和结果,要有理智、合理地给予评价,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求同存异,用自己的行为证明科学,让学生领会探究问题的机智与勇敢,将教学实实在在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