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学习困境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设计
2014-05-30夏晶
夏晶
摘 要: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流动到其他城市的未成年儿童。流动儿童的学习困境主要来自流动儿童自身,家庭及父母,学校、老师及同伴。因此,要解决好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四个层面来进行政策设计。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习困境;对策设计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92-02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流动到其他城市的未成年儿童。笔者选取上海市L社区的流动儿童作为本文研究的主体对象。L社区外来人口占该小区总人口的45%,其中约1/10的外来人口是适龄入学流动儿童。但是,由于流动儿童入学门槛高,有很多限制条件,因此只有一少部分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孩子在公办小学读书,大部分流动儿童则是到离家稍远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首先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流动儿童的学习现状,再进行个人访谈,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流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加以分析梳理并进行对策设计。
二、流动儿童学习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一)流动儿童自身
1.学习基础薄弱,跟不上进度
由于流动儿童多是农村地区来到上海的,他们受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学习内容的侧重点和难度与上海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一节课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在调查中发现,70%的流动儿童不喜欢英语课,更有甚者对英语有恐惧感。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大部分流动儿童在家乡上学的时候直到一、二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甚至有的孩子到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流动儿童由于基础差,在城市就读很容易跟不上课程进度,总是拖班级后退,成绩的好坏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心情和心态,也强烈地打击着他们的自尊心。
2.知识面匮乏,主动学习意识差
从问卷调查的整理中发现,流动儿童普遍存在知识面匮乏的现象,他们大多都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即使看书也是看学校发的教科书,极少数流动儿童会在闲暇的时候看课外书。流动儿童放学后选择娱乐和帮父母做事的占了绝大部分,只有少数同学选择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流动儿童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外,很少有同学会主动去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更少有学生会主动去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他们回家的主要事情就是被动地完成作业,更有极少的同学会在业余看课外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所以流动儿童的知识面非常匮乏,更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有的孩子还必须要在父母的看护下才会主动学习。流动儿童在这方面需要教师或父母加大对他们的诱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3.易受外部环境干扰,缺乏自控能力
流动儿童多是从经济落后的地区跟随父母来到上海,在上海这样国际化大都市中生活,诱惑无处不在,对于初来乍到的流动儿童来说,他们自制力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惑和干扰,他们会去探索和尝试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从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另外,由于儿童的天性,他们大多需要父母在背后为他们掌舵,需要有人在他们做错事或是迷茫的时候适当地指点,自控能力差是所有儿童共同的特征,不单单是流动儿童。调查发现,上海对流动儿童有着非同一般的诱惑力,美好的外部事物使他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有的男生甚至放学不回家而去游戏室打游戏。因而需要父母和教师从旁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这些诱惑性事物,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二)家庭及父母
1.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学习
根据访谈内容显示,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以打工为主,主要从事超市营业员、卖菜、路边摆摊、做一些小本生意等工作,大都是早出晚归,因此白天完全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晚上下班后,由于工作繁重导致身体疲劳,没有精力再去顾及孩子的学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有些父母下班很晚,孩子只能在家等待父母,有时候等到睡着了,孩子的心里难免会很失落,缺少父母的关爱,也是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一个间接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父母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孩子学习
经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以初中毕业为主,高中毕业次之,专科及以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水平是很低的,并且大多数不会英语,即使会也只是基础的,数学也相对很差,他们根本就没办法辅导孩子学习,即使辅导,也只是从旁督促,监督孩子背书,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语文题目。流动儿童的父母面临现今社会的压力也很无奈,他们自己文化程度低,帮不到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他们自己愿意的,作为流动儿童,遇上这样的父母也很无奈,父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父母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在努力工作、努力拼搏着。
3.家庭频繁流动,稳定性差
他们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有的农民工在上海打拼十几年,从未离开,这种流动儿童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他们从小就跟随父母来到上海,所以能较好地适应上海的生活。有些则是在三、四年级才来到上海,插班到当地小学,他们在家乡学习的东西跟上海有很大差别,学习的教材也大不相同,所以易造成插班生学习成绩差,拖班级后退的状况。频繁的家庭流动会给流动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她们现在年龄很小,适应能力较差,让她们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适应新的环境对她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适应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希望流动儿童的父母可以充分地为孩子考虑,不要太频繁的流动。
(三)学校、教师及同伴
1.教师对流动儿童关心不够
在上海的小学里,80%的教师是上海人,他们具有上海人特有的生活习性和优越感,在日常的教学中也难免会表现出来。一个班级几十个人,教师不可能每个人都很关心,对于勤奋学习的学生教师比较喜欢,对于成绩差且又不爱学习的人,教师基本上实行放任自流的方式。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从来不去学生家里家访,偶尔家访和频繁家访的教师比率很小。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只局限于在学校里。有的教师在采访中明显表现出对流动儿童的不满,但也有的教师很认真负责,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甚至有时候课间帮助流动儿童补习功课,利用下课的时间再教一次,帮助她们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但是教师一个人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做到每时每刻的关心。
2.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存在差异
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不仅经济是全国最发达的,文化教育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无论从课程的安排、教学环境,还是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来看,流动儿童在家乡的教学质量与上海是肯定无法相提并论的,农村地区不仅教学环境差,基础设施弱,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与上海相差甚远。在上海,教师大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课的时候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且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有些流动儿童刚开始会被教师新颖的教学模式所吸引,但是大部分人只是觉得新颖,却没有真正把知识学进去,另一部分同学却是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氛围,这让他们感到迷茫,感到手足无措,看到同学们都积极地发言、参与其中,他们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3.同学之间依然存在歧视现象
笔者在访谈流动儿童的过程中发现,班级都有团伙,一般由上海帮和外地帮组成,这种现象在课堂上不是很明显,但是到课外活动时间就会明显表现出来,上海孩子一起跑到学校小商店买零食,买玩具。外地孩子则三两个一起追逐打闹,在上海孩子眼中觉得他们是乡下人,喜欢玩一些野蛮的游戏,他们很不喜欢外地孩子。尤其是两个孩子之间发生口角或是矛盾的时候,这种歧视的表现则更明显。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他们渴望被别人尊重,渴望得到同学之间的友谊,然而根深蒂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流动儿童不能享受与本地儿童同等的待遇,阻碍了同学们之间的友好相处。
三、应对流动儿童学习困境的多元策略
要解决好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四个层面来进行政策设计。
第一,要加强政府政策保护措施。首先,必须要从法律层面保证流动儿童能够平等地接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放宽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上学的条件。从政策层面强制规定流动儿童教育的各项标准,并定期派人进行考核,一旦发现有违政策的现象出现,立刻强制制裁。另外要设立专门的信访部门,搭建网络平台,成立专门的网站,让父母可以自由在网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鼓励他们遇到问题要上访或是检举,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第二,要加强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的关注程度,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流动儿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鼓励他们给予流动儿童以实质性的帮助。例如,成立流动儿童专项基金会,募集更多的资金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开始,使流动儿童能够切实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成立流动儿童心理分析和咨询协会,定期到各个学校对流动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
第三,要加强学校和教师对流动儿童的责任,教师应多关心流动儿童在学校及生活方面的需求,帮助他们结交朋友,融入班级,鼓励流动儿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和社会活动,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同时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孩子的情况,形成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消除教师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心理,对流动儿童进行分层次的教育,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的活动或教学方式。
第四,要改善和加强流动儿童父母教育问题。学校可以经常开讲座,加强对流动儿童父母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虽然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正确地指导孩子,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父母们可以做到的,从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毅杰.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宋蓓.农名工子女的社会融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赵蓉、李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索[J].甘肃农业,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