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大学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概况

2014-05-30齐飞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日本大学就业指导科目

齐飞

1.概要

近年来,日本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日本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正如很多学者所指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隐藏着日本经济一系列的棘手问题:经济低迷,产业空洞,聘用条件恶化等等。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大背景之下,就业难问题迟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大学教育中职业教育的部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被重新评估和认识。

所谓职业教育,1999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答辩中所给的定义是:培养、教育学生们拥有“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关于职业的相关知识、技能,在选择自己职业的过程中所需的必要能力和心理准备”。从这个概念中看,职业教育的理念并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就业指导,也并不仅仅是以帮助学生们找到工作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教育”内容。在本文中,作者将针对日本大学职业教育实施的经济背景、现状、问题进行探讨,从整体上把握日本大学中正在实施的职业教育的概况。

2.职业教育的实施背景

2.1 经济环境的变化

日本大学之所以开始实施职业教育,是为了适应日本社会经济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无论是国家、自治体还是企业都不得不承担起泡沫经济所产生的巨额债务。尤其是日本企业,他们发现运用从前的经营管理方法不但不能让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还可能让整个企业深陷危机。90年代初,中国以及东南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日本企业认识到:伴随着迅速演进的全球化进程,日本企业必须要开始面对越演越厉的国际竞争。也就是说,日本企业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双重压力之中。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面前,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日本企业开始调整和改变战略方式,重新评价日本企业一直引以为荣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并且在人事战略方面,日本企业开始减少招聘新人,加强聘用的多样化(猪木武徳·樋口美雄1995)。对于重中坚人才,能力和经验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依旧采用长终身期聘用制度;但是对于辅助性的工作,日本企业开始运用短期聘用来缩减企业的人力成本。

2.2 大学教育的变化

大学教育的变化中最为明显的是大学数量的增加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根据日本《学校基本调查》中的数据显示,日本全国四年制大学的数量由1990年的507所增加到2011年的780所。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总人数也由1990年的213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89万人。在日本人口减少和少子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数量却在稳步增加。

但与此同时,学生学习水平下降的问题也显现出来。理工科大学中学生对于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的欠缺已经成为一大教育问题,文科大学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酒井俊行 2012)。由于存在基础知识欠缺的学生不断增加,大学教育内容也开始进行相应的难度下调,这也就意味着大学教育成果的下降。

2.3 就业状况的变化

伴随着上述的社会环境和大学教育内部所产生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破灭开始,日本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存在。由于企业在泡沫经济期积攒了大量的过剩人力,又面临压缩人力成本的压力,很多企业都选择减少招聘岗位来应对困难。虽然经济状况在2000年之后有所缓解,但是大学生就业冰河期一直持续到2005年。在2005年到2008年的三年内,大学生就业状况有所好转,但很快又在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不景气的大潮中再次开始恶化。

此外,以增加聘用灵活性为首的一系列社会制度的变革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恶化。1999年,小浏恵三内阁制定了《产业再生法》,除制造业以外,派遣劳动在原则上实现了自由化,企业可以通过裁员来减少法人税的纳税额。由于这项制度变革,非正式员工的聘用急剧增加,不少大学毕业生也不得不受聘为非正式员工。非正式员工在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上都远不能和正式员工相比,而且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2.4 其他原因

除去上文中论述的经济背景以外,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川喜多将其总结为(1)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大学时,开始注重“在这所大学毕业后会有怎样的发展?”(2)媒体开始关注职业教育中所体现出的“大学实力”(3)学生在初高中已经开始接受职业教育,如果大学里没有职业教育会令学生產生疑问(4)即便是大学不实施职业教育,以就业冰河期为商机的“职业教育支援行业”也会应运而生等等原因。此外,国家政策中对于大学职业教育的支援、企业方面的要求、学生的要求也是日本大学教育中职业教育导入成功的直接原因。

3.重视职业教育的历史过程

日本的大学中实施的职业教育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学中实施的“福利辅导”(Welfare and Guidance)。在1958年日本文部省生徒福利审议会的答申《关于大学中的学生构成辅导组织以及其运营改善》中,“就业指导”就被列为“福利辅导”14项中的一项,并指出就业指导是“福利辅导中重要的一环”。1950年,大学内设立“就业部”,就业辅导的体制已经比较完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以1950年代的经济低迷所产生的就业难为背景的。

1959年,随着大学设置基准的出台,日本的大学数量也开始急剧增加,进入了大学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日本的60年代正是经济的高度增长期,虽然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年攀升,但是就业率十分稳定,甚至出现了很多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就早早被企业招聘录取的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就业指导就显得并不重要了。所以在这个阶段,大学的就业指导的指导机能发挥的并不明显。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石油危机的给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日本经济进入低成长期,就业天堂期也画上了终止符。这个时期的就业难实际上是“选择性就业难”,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产业界对于人才的需要之间存在不匹配而产生的。所以当时的就业指导开始从机械式的帮助学生寻找就业单位转变为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指导”。这个时代的就业指导已也经成为“福利辅导”的中心任务。进入1980年代,日本的经济状况再次转好,进入了泡沫经济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也随之变得顺利,就业率开始增加。这一时期的“就业指导”开始重视学生自身的选择,教育学生不被经济空前的盛况所迷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正确认识自己的匹配性和能力。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就业指导树立了与今天的职业教育相似的理念。

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破裂将日本经济带入长期的低迷,而这个时期日本的大学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出现了大学生的学习水平下降问题。政策方面,1991年,大学审议会通过了《关于大学教育改善》的答审,各个大学可以自主检验,评价课程制定,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设立新的课程。在这个改革后,大学的职业教育也开始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来实施。1995年,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在名为《挑战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和企业的对应》的提言中表示,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具有人性亮点,独创性,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应全球化的能力,领导能力等品质。与此同时,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很多大学在课程上设立了相关科目。

整理了日本大学的职业教育历史后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大学中的职业教育概念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鲜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大学发展的历史中,职业教育的理念一直存在。最初仅仅是福利辅导中的一部分,但是在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中,其作用显得日趋重要。尤其是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日本企业经营战略发生改变,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大学中的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可。

4.日本大学中的职业教育现状

4.1 职业教育科目设置现状

现阶段的日本大学中实施的职业教育主要有三种形态。分别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职业教育、个别的职业支援和学生指导、对于自发性的学习活动和课外活动的支援。针对全体学生的职业教育主要指企业实习、职业志向学习、职业教育的一般科目三个方面。个别性的职业支援和学生指导主要有就业问题的咨询、一般教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接受咨询。自发性的学习活动和课外活动主要指学生的兼职、交友活动、家庭活动等,学校会对这些自发性的活动进行相应的支援。

现在日本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在进行职业教育。尤其是在2010年大学设置基准改正以后,日本一直在推进大学内实施就业指导。所以实际上,大学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义务。据统计,有75%的大学将职业教育设立为相应课程科目,这是非常值得给予肯定的。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大学之间还存在差距。例如根据2009年的数据统计,有80%的大学设立了有关职业意识形成的相关科目,但是还有20%的大学并没有设置。还有一些大学的职业教育仍停步于就业支援,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的标准。此外,将职业教育设立为教学科目的大学中,很多都是选修科目,而且也有一些大学只有单一科目。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职业教育的普及率比较高,但是有多少学生真正选修了相关课程还有待调查。

4.2 职业教育的实施现状

日本产业新闻的调查显示,大学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时间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在职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现状却并不是很令人满意。

首先,将职业教育定位必修科目还是选秀科目仍在讨论中。现阶段大多数学校都是将职业教育作为选修科目。作为选修科目的问题在于选修相关科目的学生只占學生全体的一部分,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参与学习。部分想选修的学生因为人数问题不能参加学习。这个问题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最终效果。

其次,讲师的分配问题在限制大学职业教育的效果。现阶段无论是哪所大学,担任职业教育课程的讲师都不多。讲师在5人以下的学校所占比例最高。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学校是聘请相关行业的外部讲师,还有一些学校是普通教员或职员。所以,职业教育的专家和员工的不足也是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一大问题所在。

最后,在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容制定的中心不明确,目标不清楚的现象。

5.日本大学的职业教育的问题点

5.1 关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和实施,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不对称的状况

职业教育是对于学生今后职业的相关教育,当然与企业之间存在重要关系。但是现在日本大学中实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所期望的职业教育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日本经济新闻在2012年实施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在投简历对策、面试对策、能力和性格测试对策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都存在差距。

虽然此调查中所使用的职业教育是狭义的概念,也就是针对就业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很多意识的差距。职业形成培养的效果和产业界所期望的效果之间存在着不对称。当然,职业教育并不是单单为企业而服务的教育,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相比于其他科目,职业教育与产业界存在着更为紧密的关系。如果忽视这种信息不对称,职业教育的成果也会大打折扣。

5.2 职业教育目标和体系不明确

日本大学对于职业教育的导入是一种有益的实验,其实施的历史并不算长,也没有很好的借鉴模式。所以对于职业教育应该如何展开的问题,很多问题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职业教育的内容,相关课程的目的也都因大学而异。

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能让学生们掌握“生存本领”,不在激烈的社会洪流中迷失方向,能够灵活对应各种问题,成为一名自立的社会人,职业人的教育(森山廣美2007)。在这样的大目标的指导下,如何具体,明确的实施职业教育将是日本大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6.总结

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人才。所以人才的质和量都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如果大学生不能够顺利的从学校走向社会,质有多好,量有多多都没有意义。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也是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条件。职业活动应该在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和就业之后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培养学生们的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职业知识技能,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能力和心理准备。这才是理想的职业教育。

我国的大学中,职业教育仍然没有提上正式的科目,所谓的职业教育也还仍然停留在就业指导的范围内。甚至有些学校的就业指导也并没有具体实施。日本在大学教育中导入职业教育的部分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Jobcafe support center.关于职业形成支援、就业支援的调查结果报告书.Jobcafe support center , 2009.

[2]桐村晋次.大学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和课题.政法大学纪要,2005.

[3]山本嘉一郎.大学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和其实践.京都光华女子大学研究纪要,2011.

[4]产业竞争恳谈会.2025年的日本和产业界所要求的人才.产业竞争恳谈会,2007.

[5]寺田盛记.我国职业教育的课题.日本劳动研究杂志,2008.

[6]社团法人国立大学协会.大学中的职业教育的应有方式——以职业教育科目为中心.社团国立大学协会,2005.

[7]酒井俊行.大学中实行的职业教育.千叶商大论文集,2012.

[8]森山广美.大学中的职业教育——以其必要性和效果测定的视点出发.四天王寺国际佛教大学纪要,2007.

[9]古山留美.战后日本大学中的职业教育的历史展开.名古屋高等教育研究,2012.

[10]中里广穗.大学中实施的职业教育实践的现状和今后的展望.经济教育,2011.

[11]猪木武德樋美雄.日本的聘用系统和劳动市场.日本经济新闻社,1995.

[12]http://sankei.jp.msn.com/life/news/120214/edc120214

21000001-n1.htm.

猜你喜欢

日本大学就业指导科目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colorectal tumour vasculature using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orrelation with angiogenesis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合格”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日本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特点探析
从边缘走向中心: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历史演进与基本逻辑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