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2014-05-30王瑜

医药与保健 2014年8期
关键词:致残率肢体脑出血

王瑜

【摘 要】 目的 分析研究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疗效,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10月对我科收治的50例脑出血病人进行精心、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对促进病人身心的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 归纳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通过回顾分析50例脑出血临床资料,其中27例均有好转,4例自动离院。结论 精心周密的护理措施对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脑出血;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脑出血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所以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大多数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起病突起,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表现以出血部位、量和累及范围而定[1]。因此在救治过程中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0年2月-2012年10月共收入脑出血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发病年龄在47-69岁之间。其中基底节区出血33例,脑桥出血12例,小脑出血5例,其中死亡4例,放弃治疗3例,留有后遗症者16例,痊愈和好转出院27例。

2 护理

2.1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同时头部可安置冰袋或冰帽,以减少脑耗氧量;避免搬动病人,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各种刺激。大量的脑出血昏迷患者,在48小时之内是严禁饮食的,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时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感染并发症。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降低褥疮发生率。尿潴留者应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留置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操作,防逆行泌尿系感染。便秘者,可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等协助排便。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如吸痰、导尿、鼻饲等应动作轻柔,以免加重患者出血。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急性期时应重点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每半小时测1次,平稳后,2-4h 测1次,并认真记录。

2.3 一般护理

2.3.1 休息与安全 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限制探视人员,定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加床档保护病人安全;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刺激病人。

2.3.2 饮食护理 患者一般禁食1-2天,可遵医嘱经静脉补充营养物质。之后不能进食者可鼻饲流质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鼻饲液以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为主,注意控制水的摄入量,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次鼻饲前后都应注入少量温开水,并注意观察鼻饲后有无呕吐,呛咳等情况发生。

2.3.3 生活护理 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清洁平整。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或加气垫圈在骨突出,以免压疮形成。保持各种管道畅通,位置正确,如尿管應低于耻骨联合下,避免管道扭曲受压及牵拉等。生活能自理者应嘱咐其饭后刷牙,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不能生活自理的患者应每日行口腔护理,同时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是否完好,有无真菌等感染的出现。长期卧床或久未进食、进食很少的患者易发生便秘的危险,尽量避免灌肠,特别是高压灌肠,应给予缓泻剂,并嘱其排便时不能屏气用力,以免脑出血加重。

2.4 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后常留有后遗症,语言和肢体功能受限,患者容易产生烦躁、抑郁沮丧、易怒且悲观失望等情绪,从而影响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恢复期的患者,应告知其早期锻炼的重要性,替病人讲解有些症状是可以通过锻炼逐渐改善的,以减轻病人心理压力。

2.5 康复指导 为了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肌肉挛缩、维持关节及韧带活动度,应对瘫痪肢体进行按摩或被动活动。在按摩痉挛性肢体时手法要轻,从而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2]。但在弛缓性瘫痪按摩手法上就要适当加重,以便刺激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每次按摩5-10 min,在每日2次的肢体被动活动时,要按关节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做被动运动,一般先活动大关节,再活动小关节,幅度从小到大。痉挛性瘫痪肢体活动要缓慢,弛缓性瘫痪肢体勿过度牵拉,以防肌肉和关节损伤。肌力在Ⅱ级以下者,应鼓励病人自己活动。瘫痪肢体功能训练时引导病人用意识对患肢发出冲动,使瘫痪肢体的肌肉收缩。反复训练,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达到上肢可举起,下肢可站立和行走。指导病人用健肢替代患肢的方法,如右侧肢体瘫痪时,可练习用左手吃饭、写字、取物;穿上衣时先穿患肢再穿健肢,脱衣时则相反,来提高患者生活处理能力。对于失语病人要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发音再到短句、短语的讲述。

3 护理体会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只要早诊断,选择确切适应证,及时手术治疗。术后采用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护理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我们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3],给予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将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秋萍,范秀珍,高丽红.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3-367.

[2] 尹娣勤.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10).

[3] 王玲,付秀芳,王慧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3(6).

猜你喜欢

致残率肢体脑出血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