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2014-05-30汤尊霞

医药与保健 2014年8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治疗效果

汤尊霞

【摘 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效果及副作用比较,以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妇科行保守性手术(保留子宫)或半保守性手术(保留卵巢)治疗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B组患者接受孕三烯酮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与A组对比,我们发现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就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更高,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A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尚无彻底根治的药物治疗方案。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引起盆腹腔疼痛、粘连,改变卵巢、输卵管解剖关系,干扰受孕功能,给广大女性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1]。本文探讨了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均有下腹痛、性交痛、痛经、月经紊乱、不孕等临床表现,并经B超检查及腹腔镜检确诊。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近期有激素类药物用药史等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患者共计60例,年龄23岁-37岁,平均年龄(29.68±6.58)岁;体重49kg-70kg,平均体重(58.92±9.45)kg;病程1年-5年,平均病程(2.65±0.67)年;其中既往有生育史16例,无生育史44例。

B组患者共计60例,年龄24岁-35岁,平均年龄(29.33±6.74)岁;体重47kg-68kg,平均体重(58.24±9.21)kg;病程1年-6年,平均病程(2.72±0.70)年;其中既往有生育史15例,无生育史45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病程、生育史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开始服药时间相同,均于术后1周开始服用,疗程6个月。用药期间每月复诊,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结束后每3个月随诊1次,了解其症状、体征及B型超声情况。

A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mg,国药准字H20000648)治疗,口服10mg/次,1次/d[2]。

B组患者接受孕三烯酮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mg,国药准字H19980020)治疗,口服2.5mg/次,2次/周[3]。

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6个月,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

1.3 评价指标 显效:用药后下腹痛、性交痛、痛经等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均未发现盆腔包块;有效:用药后下腹痛、性交痛、痛经等症状较用药前减轻,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均未发现盆腔包块;复发:临床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发现盆腔异位结节增大或出现盆腔包块[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比较 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A组对比,我们发现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发展是多源性的,与子宫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免疫、淋巴播散等均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具有随月经周期生长,远处种植、播散的能力,也存在恶变的可能性。鉴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激素依赖性,目前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以激素类为主[5]。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与孕酮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尤其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较强。米非司酮还可降低异位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自分泌,从而抑制异位的子宫内膜增殖,同时又不致出现雌激素缺乏症状。

孕三烯酮是19-去甲睾酮甾体类药物,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子宫内膜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面具有双重机制。一方面孕三烯酮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合成和释放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并抑制促性腺激素而发挥抑制卵巢分泌的作用,从而降低血清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控制异位的子宫内膜病灶生长。另一方面孕三烯酮可与雄激素结合蛋白相结合,抑制子宫内膜受体,发挥抗孕激素和抗雌激素作用。在双重作用下促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病灶萎缩、吸收[6]。

本研究中采用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治疗者总有效率相仿,这一结果提示两种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更高。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就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更高,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参考文献

[1] 邱琳,邓姗.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40(5):451-459.

[2] 朱国文.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17):64-65.

[3] 林春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45-47.

[4] 吕芸,何涛,王建树.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147-148.

[5] 江世敏.米非司酮與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8):46-47.

[6] 孙淑文.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16-17.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