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湿化与非湿化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4-05-30姚芳郑林

医药与保健 2014年8期

姚芳 郑林

【摘 要】 目的 总结分析常规湿化与非湿化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3月-11月入住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中低流量双鼻塞给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实验组患者给予非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氧疗舒适度、睡眠质量以及护理工作量情况。结果 两组氧疗舒适度评价中5个项目评分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PSQI得分(5.6±1.5)分、护理工作量(8.5±1.1)min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湿化给氧能改善睡眠,减轻护理工作量,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常规湿化吸氧;非湿化吸氧;双鼻塞吸氧

【中图分类号】 R459.6 【文献标识码】 A

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含氧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1],包括低流量1-2L/min,中流量2-4 L/min。有关吸氧是否湿化问题大家持有不同意见,现将我院对于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患者分别给予湿化和非湿化吸氧所做的对比研究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11月入住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中低流量双鼻塞给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5-78岁,平均(46.8±1.2)岁。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1-68岁,平均(45.8±1.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因循环系统疾病而入住本院心内科接受中低流量(≤4L/min)双鼻塞吸氧的患者。排除标准:口鼻咽部疾患、口鼻咽部手术、老年痴呆、精神障碍及入院时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法。实验组患者用干燥的湿化瓶直接吸氧,每天更换湿化瓶及双鼻塞吸氧管。对照组患者常规用无菌蒸馏水湿化吸氧,每天更换无菌蒸馏水(每班按需增加无菌蒸馏水)、湿化瓶及双鼻塞吸氧管。

1.3 观察指标 ①氧疗舒适度: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包括氧气气味、氧气湿润度、鼻咽部干燥、鼻粘膜出血及吸氧后恶心及胸闷,采用选择方式作答,每个项目分别赋予1-5分。由研究对象选择最符合的相应等级,得分越高舒适度越低。②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PSQI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此量表由7个项目组成,共19个问题,采用0-3计分。总分>7分者存在睡眠障碍[2]。③护士工作量统计:统计吸氧所花费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氧疗舒适度评分比较 两组氧疗舒适度评价中5个项目评分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工作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PSQI得分(5.6±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8±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量(8.5±1.1)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5.2±3.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有关临床吸氧治疗是否需要湿化的研究较多,也存在一定争议。非湿化吸氧占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①操作简单、局部刺激小;②不影响患者说话、进食进水、睡眠,不会有窒息感;③双鼻塞吸氧管对称分布,吸氧时容易固定,舒适度更好;④能解决湿化液微生物污染问题。有调查发现较多患者反映,吸氧产生的噪声影响了他们的休息和睡眠,连接氧气后,氧气鼓出大水泡,破裂发出的声音很响,形成吸氧噪音影响病人的休息与睡眠,甚至有些病人因为无法忍受吸氧噪声而拒绝吸氧,影响治疗措施的落实。与湿化吸氧相比,非湿化吸氧能避免湿化瓶中的水泡音,消除患者对吸氧的抵触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此外,非湿化吸氧过程无需安装过滤管、无需添加湿化液,减少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所以说,非湿化给氧可以给节省宝贵时间,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本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两组患者氧疗舒适度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工作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非湿化吸氧可减少湿化液的带菌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还能减轻护理工作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2-76.

[2] 袁秋影,刘美玲,黄松彬,等.低流量鼻导管氧疗患者非湿化给氧的效果及舒适度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5B):37-39.

[3] Campbell EJ,Baker M D C rites—Silver P.Subjective Effects of Humidification of Oxygen for Delivery by Nasal Cannula.A Prospective Study[J].Chest,1988,93(2):289-293.

[4] Kallstrom TJ,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AARC).AAR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Oxygen Therapy for Adults in the Acute Care Facility—2002 Revision and Update[J].Respir Care,2002,47(6):717-720.

[5] 陈金凤,王晓明,高建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2693-2694.

[6] 周小萍,张小钗,董珊珊,等.改进氧气湿化通气管降低吸氧噪音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7).

[7] 周瑞媚,周秀紅.无水式低流量吸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