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业生态建设为契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14-05-30米平
米平
[摘要]近年来,过度的采伐现象十分普遍,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然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实现生态系统稳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林业生态建设为契机,树立善待自然资源意识,在资源开发上注意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对林业资源的涵养、保护和节约。同时促进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是统筹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试图从林业建设方面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设;资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115-02
1 为什么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经济社会以及人文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无限制的掠夺式开发最终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生活环境的急剧恶化最终将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我们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而破坏了国家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道德隐患。因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发展,培养起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能仅仅是理论上的结论,更应该是我们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同时,这一选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趋势。
因此,努力增加我国林业资源的总量,改善生态环境是发展林业的基本立足点,而且可以进一步满足全社会上下物质文化的需要。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林业生态建设能够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国民整体经济收入。林业的发展还可以使拥有该资源的地区实现脱贫,为全民迈进小康社会注入强大的动力。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的分类经营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森林覆盖率虽然已经超过了18%,但是仍然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左右,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排名130多位。林地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决定了林业的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充分的利用林地资源、提高生产力水平,林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林业生态建设的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产业化等多规模的方针路线已经逐渐发展完善。提高生态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与质量,利用快捷的技术指导方针,探究新的发展道路,引领林业在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同时,调整管理机制以及成本控制机制,改善投资策略以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通过政府的财政体系和宏观调控逐渐建立起并完善林业市场经济制度。建立起新型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及发展理念。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大人工造林的力度。将原有的采伐天然资源的开放式开采模式逐步转变为人工林业的道路上来。
研究森林的结构和生长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应用到人工林业中,逐渐实现人工林代替天然森林。在保护天然森林资源的同时也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对木材的需求。依靠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经济结构调整体制,从木材和林业市场的潜力中探究林业的建设,努力实现以局部林地换取全局的目标。同时实现林业的分类经营,依靠森林的主体功能来经营森林。将商品林当做经济效益来经营,由市场经济规律来约束其发展规模。而生态公益林则需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实现其功能最大化。研究相关林地的投入与收益的关系,努力使林业走向和谐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林业的多功能性是我们当下必然的选择,市场以需求为主导,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林业经营必须实现多样化。实施分类经营,森林按照合适的比例分为生态公益林和经济适用林。生态公益林可以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商品林则可以生产出木材以及各色林业产品,为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种林业资源。分类经营还可以使林业真正走向市场,以市场为主导的选择可以解决林业长期以来的周期长、见效慢、产出低的难题。还可以吸引社会富裕的流动资金,便于解决林业部门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
3 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的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的管理
我国生态园林的补偿办法相对来说并不完善,工艺园林的补偿机制长期以来导致公益林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能力的不完善导致经营者无法对园林的经营和维护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甚至还会导致公益园林资源的严重破坏。公益园林的建设远远达不到国民日常生活需求标准。国家政策对重点公益园林补偿政策不完善,无法解决公益园林经营者的生存问题。经营者的生存状况决定了其对森林的依赖程度的大小。如果不能实现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商品林的经济效益,林业的建设就难以实现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发展。
为了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正常进行,首先,我们要建立并不断完善林业资源管理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完善法规做到依法治林。其次,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完善林业稽核制度和木材质量检查法规,改善办公条件与办公质量。再次,建立起以森林地权、森林资源、退耕还林为核心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加强环林业资源采伐情况的监测,逐步实现森林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提高森林管理者的素质与决策水平。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总量,严格执行“三总量”的控制,定期核查林木采伐总量、销售总量和运输总量。
4 如何经营森林资源
林业产业包含了三个层次:一是森林资源的培育与开采,二是木材加工和林业化学产业的应用,三是森林旅游业等服务型行业。森林的采伐和培育是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森林产业的发展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森林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风景区的开发利用将促进相关管理者实施有效的修复与清洁措施。
森林类型、结构是影响森林生态效益发挥的重要因素,而森林抚育和改造是改善森林结构,调整森林类型最有效的措施。各种数据表明,森林单位蓄积量是衡量森林效益的重要指标。同等林分结构下,森林生物量的高低决定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好坏。通过抚育的方法来经营森林,既能培育优质的森林,又能获得优质的木材与林产品。实践表明,森林抚育能够巩固林业的绿化成果、提高林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同时也加大了林业资源的效益。因此森林抚育必然是林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业整体质量、证件林业效益、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通过各省调查研究发现,经过人工抚育的林地苗木成活率基本都在80%以上,远远超过了未经抚育林地不足50%的标准。同时,经过人工抚育的森林生命力一般都比较旺盛,而且结构更加合理,光照、通风都比较优良。森林代谢物的清理也改善了林分状况,可以有效地降低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对于北方来说,抚育过的森林充分降低了林木的密集程度,降低了积雪可能造成的风险。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优化林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林业首先要改善并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促进木材的精加工,延长林业生产链,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其次,应当大力发展林业的特色经济如旅游业、绿色食品的精加工、林区中草药等珍稀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最后,必须重视科技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林业不仅仅是开采性资源,同时还是可持续资源。依靠科技手段我们可以实现林业产品的高附加值,比如高档饮料、果汁飲品、高档木制工艺品等,同样的投入成本,高附加值产品能够为林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收益。
总之,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工程。各级部门应当对当前园林状况进行认真调研、全面探索,出台相应的开发政策和管理法规。建立起自然与人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HJ1〗
参考文献:
[1]严辉.浅析林业在生态文明重的地位[J].赤峰学院学报,2013(4).
[2]王建宇.浅谈林业发展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J].科技探索,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