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燕郊高新开发区建立中央商务区的可行性研究
2014-05-30陶鹏文
陶鹏文
[摘要]高新区建立中央商务区的基本经济条件已经满足,依托京津冀经济圈的广阔经济腹地,中央商务区建设将有力提高高新区的金融供给和金融服务水平,满足企业多层次融资需求,同时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入驻,为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CBD;燕郊;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103-02
1 概 述
燕郊高新开发区位于河北省三河市(县级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京津冀经济圈腹地,燕郊往西距北京市天安门的直线距离约为 30 千米。西北距首都国际机场25千米,南距天津港120 千米,东距秦皇岛港260 千米,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1992年8月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12月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继江苏昆山之后第二个由县级市管辖的国家高新区,是全国唯一设在镇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燕郊高新开发区目前已成为一个开发区面积达50平方千米,总人口突破50万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根据燕郊高新开发区公布相关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燕郊高新区已先后吸引了美、德、法、日、韩及中国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个项目,投资总规模500多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60余个。开发区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机械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健康产业、旅游休闲、仓储物流、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格局。经过多年开发建设,燕郊高新区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三河市经济总量的近70%。
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一般指位于城市商务活跃地带,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等活动高度聚集,并附有文化娱乐、各类专业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商务活动中心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的定义:“中央商务区是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CBD 并非特大城市所独有,中小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对CBD产生一定的需求并有相应消费能力时即可构建,但规模需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求大求全。CBD通过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提供从而使汇集在此的“四流”(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顺畅流通,最终成为一个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
2 可行性分析
2.1 燕郊高新开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符合建立中央商务区的基本条件
燕郊高新开发区在“十一五”期间总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7亿元,财政收入118.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18亿元。2012年,高新区全年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6亿元,财政收入40.8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工业总产值354.2亿元,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0.3亿元。
燕郊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位于京津冀经济圈腹地,基础设施完善,能够良好承接京津两地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燕郊开发区地处交通枢纽地带,北京至燕郊高速公路直接入区,京秦电气化铁路、大秦铁路和北京至哈尔滨102国道横贯东西,十几条公交车线路在燕郊、北京之间全天往返。燕郊高新区内各条车道扩建工作均已完成,绿化率高,区内高校云集,能够为高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人才,医院、小学等正逐步完善。燕郊高新区总体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外向程度较高,对外贸易发达,高新区内企业、居民对于中央商务区有一定的需求和购买力。
2.2 位处京津冀经济圈腹地,依托北京、天津两座超大型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发展潜力巨大,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将有力推动高新区发展上台阶
京津冀经济圈是燕郊高新开发区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京津冀经济圈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大型经济圈,其快速发展对于燕郊高新开发区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京津冀经济圈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达11%,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25.9%。燕郊高新开发区近年来不断承接京津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大型企业不断落户燕郊,对燕郊高新区提出了更高的商务功能要求,中央商务区建设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满足企业对中央商务区的需求。中央商务区具有巨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和经济辐射功能,能够为燕郊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和产业转型提供强大支持。
2.3 金融聚集度不够,CBD建设能够弥补燕郊高新开发区的金融服务短板
燕郊已经形成多个产业聚集,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入驻,但相对应的金融服务供给较为缺乏,目前仅有四大行在“四处开花”,各股份制银行尚未入驻,银行网点聚集度低,服务水平低下。开发区企业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难以便捷快速的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活动,高新区应该通过中央商务区建设扩大金融聚集度,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有效利用北京、天津两地各类资本,为高新区内中小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
高新区应利用“新三板”扩容契机,大力支持高新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利用资本杠杆激活企业活力。积极引入券商、私募股权基金入驻,设立相关入驻优惠政策,鼓励该类企业为园区相关产业提供服务,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帮助区内企业做大做强。
2.4 中央商务区建设有利于吸纳优秀人才,解决就业难题
根据燕郊高新区公布的数据,2012年年末,燕郊辖区总人口已经突破50万人,近一半为流动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按照高新区相关规划,2015年高新区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在涌入燕郊高新区的移民大军中,在燕郊置业而在北京工作的人数超过30万,他们“住在燕郊”,但是“工作在北京”,因此燕郊也获得了“睡城”的称号。高新区内拥有8 所高等院校,能够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但高新区内的高校毕业生大多在北京工作或毕业后回原籍工作,只有很少部分毕业生留在燕郊工作,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是高新区巨大损失。
中央商务区建成后将能吸纳大量优秀人才就业,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还会拉动其他服务产业发展,能够有效解决高新区就业难题,增强高新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高新区稳定健康发展。
3 结 论
综上所述,燕郊高新开发区已经初步具备建设中央商务区的基本条件;依托京津冀经济圈广阔的发展平台,燕郊高新区未来发展动力十足,中央商务区将对燕郊高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大促进作用;高新区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在增加,现有高新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区内企业的多层次融资需求,融资效率低下,不利于区内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央商務区建设将有效改善高新区内金融服务水平,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经济的发展最终需要落实在人的因素上,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将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中央商务区能够吸引优秀人才落地,为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近年来,中央商务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各地政府所熟知,各地均提出建设中央商务区,一时间中央商务区泛滥成灾。对于中央商务区建设,政府务必要立足长远,统筹规划,不可盲目建设,无谓扩大建设,应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建设中央商务区。在规划中央商务区时,应强调中央商务区的创新而不是一味的模范抄袭,包括在挑选地理位置、产业布局、建筑设计和人才政策等多方面加大力度创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央商务区。
中央商务区建设还应该考虑中心功能规划以及中心功能与非中心功能间的协调发展;对于中央商务区的规模应在科学规划下合理控制,不可盲目扩大;在规划中央商务区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做到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燕郊高新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产业聚集度逐步提高,中央商务区建设将对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中央商务区的顺利建成将有力带动高新区服务业升级,通过服务业带动区内产业转型升级,并逐步提高高新区的整体经济层次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