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后传》中的两性困惑
2014-05-30王丽捷宁爽
王丽捷 宁爽
巴塞尔姆在《白雪公主后传》中使用的拼贴艺术、多角度叙述、非线性展开、自由插入、反讽等写作手法使该作品成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他对传统伦理观与价值观的解构也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特色,而巴塞尔姆的男性视角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两性关系的深入分析,使其作品中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充满隔阂、误解,最终必然走入无望的深渊。
一、后现代女性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被认为是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与此前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不同,后现代女性主义带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色。它的主要思想和观点为:消解中心和本源,破除男性和女性对立的思维模式;认为话语即权力;否定所有宏大理论体系,更加关注差异与多元性;关于身体的思想以及关于惩戒凝视的观点。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后现代成分使之欣赏和赞许巴塞尔姆的解构尝试,但其女性主义的视角又能够透视巴塞尔姆的局限性。
二、 《白雪公主后传》中的解构意识
巴塞尔姆首先解构了童话里的爱情观。《白雪公主后传》中的白雪公主依旧是“头发乌黑如乌檀,肌肤雪白似白雪”,但在身体的左侧却长了一排美人痣。她不再是天真无邪的少女,而是一个与七个男人同居并时常发生性关系的女人。她受过高等教育,了解女权主义的思想,不甘心做家庭主妇,却由于对“猎人、森林、滚烫的刀子”和“镜子、苹果、有毒的梳子”心存恐惧,又缺乏勇气和想象力,只能自我囚禁在家里,边对这个“连提供个王子都做不到”的世界充满愤怒,边做着被王子拯救的白日梦。而现实生活中,有着高贵的王子血统的保尔只是个失业者,偶尔画一些平庸之作,整天犹豫着要不要去修道院做一个修士。他内心缅怀着英雄时代,认为自己“要是出生在1900年之前很多年,本可以与潘兴一起策马同潘乔·比亚作战”,抱怨道:“在二十世纪的末尾,年轻人个人拥有马匹的机会简直太少了!我们美国青年如果还能上鞍就是奇迹了……”但当他看到白雪公主从窗口垂下的长发时却只会感到特别紧张。他偶然透过窗子看见赤裸着双乳的白雪公主,认为那是“这一辈子里发生在我身上最美妙的事情”, 却只敢透过窗子“品味着人类交往的美妙体验”。 他一生唯一的壮举就是替白雪公主喝下毒酒死去,死时身上还带着霍戈打发他离开白雪公主的一大笔钱。渴望被拯救的白雪公主和犹豫不决的保尔王子之间的爱情只能是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巴塞尔姆借白雪公主之口说出,“在这个半真理半谬误的球体上,这个地球上,很可能已经不存在真正的男人。那将令人十分失望。人们也只能求助那些法国拍摄的配有莫扎特音乐的爱情悲剧彩色电影,以其微妙的虚假来满足自己”。
巴塞尔姆不仅解构了童话里的爱情观,也探讨了女性间嫉恨的根源。《白雪公主后传》中的简对应的是《白雪公主》里狠心的王后。巴塞尔姆对简的内心活动有细致的描写。简在回忆过去的好日子的时候说:“我曾经美丽,我曾经是她们中最美丽的。方圆几里的男人们都前来拜倒在我的法力之下。但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过去的那些日子。现在我在心中培养着恨,是一种处心积虑的很,而不是天地初开时的那种淡淡的自然的恨。随着芳香的岁月就像掉入泥沼、粪池、污水塘一般沉入记忆,我变得越来越像个巫婆。但我心怀着恨。我怀恨在心。”巴塞尔姆的描述让读者领会到男人的审视和善变才是女性间嫉恨的根源。
在解构爱情和女性间的嫉恨的同时,巴塞尔姆也解构了艺术、媒体、话语、宗教、司法制度、選举、民主、和忠诚等,如他对美学教授评论到,“美学中,很可能啥东西也没有”。他提到评论家时说到,“鉴于这场奥林匹克赛是由毫无疑问要取胜的那条浴巾的支持者们操办的这一事实,通过所有媒体广播在全国各地公布的结果,会不会被认为是一场骗局”。在简写给奎斯特加德先生的信里,简提到不同阶层的人使用不同的话语域,并自认为自己的话语域已经足够。然而话语域之间可以互相注入,最终只能剩下空心的实体,即彼此矛盾的词语。《白雪公主后传》中穿着红披风的主教误将“村子”说成了“婊子”。巴塞尔姆也借保尔之口说出“聪明才智太多,上帝的仁慈太少”。至于司法制度,小说通过对比尔审判过程的描述,体现了它的滑稽和荒诞。在提到选举时,小说中写到,“我们不再去选举”,“让所有一切都见鬼去吧。选举已经该死的变了味儿。反正他们从来不做我们要他们做的事。做我们没让他们做的事,他们也做不好”。关于民主制度,小说中的人物克兰认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反贵族的民主传统”,“但我们的人民从任何角度讲并不平等。他们中最贫穷的完全就是奴隶,同用铁链锁在巨大木浆上的奴隶没什么两样。其中最富的长着冷漠枯衰的同性恋的面孔。而中间不穷不富的那些被弄得稀里糊涂”。巴塞尔姆对于忠诚的解构不遗余力。在格林兄弟的原著中,七个小矮人是白雪公主的守护者,而在《白雪公主后传》中,无论是白雪公主和七个人之间,还是简和霍戈之间,忠诚都荡然无存。与白雪公主同居的七个人常常出去寻欢作乐,完全不顾白雪公主的感受,而白雪公主也早就对这七个人充满厌倦,她溜出去与精神病科医生厮混,还将长发从窗台垂下,希望能将别的男人吸引来,她没有勇气离开这七个人只是因为缺乏勇气和想象力而已。忠诚这块遮羞布在白雪公主和这七个人之间早已荡然无存。
三、巴塞尔姆的局限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创见
巴塞尔姆将现代人荒诞的生存状况描写得淋漓尽致,也表达了男性和女性美好的愿望常常落空的想法。然而巴塞尔姆将一切解构之后,留下的只有无望的废墟和在废墟上苟延残喘的人们。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在解构男女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女性与男性展开合作,争取与男性成为盟友和伙伴,以对话和共识取代矛盾和冲突,达到男女平等、共同成长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明女性的话语
《白雪公主后传》中的白雪公主一直沿用男性的话语分析和思考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这就像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自然找不到出路。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迄今为止所有的女权主义文字一直在用男人的语言对女人耳语”,“我们必须去发明自己的语言,否则我们将毁灭”。后现代女权主义认为女性的话语之一即是女性身体的快乐,因为女性话语源自于身体的快乐之中。就像莱克勒斯所说,“对身体快乐的压抑是一切压抑的起始。你一直把我们所拥有的一起都变成污物、痛苦、责任、下贱、委琐和奴役”。白雪公主受困于童话的话语模式,又不敢正视自身的欲望,深怕被邻居看做是放荡的女人,因此只能是自怨自艾,最终“羽化升天”。可见,女性话语的构建和正视身体的快乐既有助于女性思想的解放,也有益于女性身体的解放。
(二)关注差异与多元性
巴塞尔姆笔下的白雪公主仍然是白人资产阶级女性的代表。她受过高等教育,不满于做“家庭主妇”的现状,向往自由的生活,却将希望寄托在男人的身上。这样的描写只写出了白人资产阶级女性的困惑与迷惘,却未触及其他种族、其他阶级、其他民族女性的命运。事实上,就像贝尔·胡克斯在她的著作《女性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中指出的那样,“作为一个人群,黑人妇女在这个社会中处于一种镀铬的地位,因为我们不仅集体位于职业阶梯的底层,而且我们的总体社会地位也低于其他任何人群……而白人妇女和黑人男性堪当双重角色。他们既充当压迫者又被压迫。黑人男性也许受到种族主义的戕害,但性别歧视让他们成了剥削和压迫妇女的人;白人妇女也许受害于性别歧视,但是种族主义使他们能够剥削和压迫黑人”。巴塞尔姆这种以白人资产阶级女性代表所有女性的做法表面上维护了女性的利益,实际上分裂了女性的团结。
(三)彻底解构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
在传统的男性与女性二元对立中,男性比女性更受到重视,处于中心地位,女性只是男性的不忠和附属,处于边缘地位。男性是保护者,女性是被保护者,男性是主体,女性是他者。这种从属的地位使女性不满和怨恨,也使男性游离于女性的世界之外。后现代女性主义对两性关系的解构不同于忽略两性差异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也有异于强化两性差异的激进女性主义,它提倡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男女平等观。就像影片《魔镜魔镜》中七个小矮人教会了白雪公主高超的技艺,白雪公主则使七个小矮人不再只是一味的抱怨和躲避,他们彼此支持,共同铲除了象征黑暗势力的王后。在影片《白雪公主和猎人》中,白雪公主和猎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共同成长,彼此救赎。白雪公主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了猎人的性命,猎人也以真情之吻感动白雪公主,使她苏醒过来,他们之间是爱人,更是盟友和伙伴。
四、结语
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巴塞尔姆试图解构各种宏大叙事,也指出了兩性隔阂的现状和原因,但其男性的视角阻碍了他对两性关系的进一步挖掘,使他的小说止步于解构层面,未能构建出和谐的两性关系。后现代女性主义对于巴塞尔姆的思想不失为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Carter, Angela.The Bloody Chamber[M].London:Vintage Books, 1995.
[2] Hooks, Bell.Feminist Theory:From Margin to Center[M].Boston South End Press, 1984: 4.
[3] William, Jay.“Petronella.” The Oxford Book of Modern Fairy Tales[M].Alison Lurie(ed.)New York: Oxford UP, 1993.
[4] 贺璋瑢.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思想渊源浅析[J].世界历史,2002(05).
[5] [德]格林兄弟.格林童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 穆杨.当代童话改写与后现代女性主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2).
[7] [美]唐纳德·巴塞尔姆.白雪公主后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8] 张玫玫.后女性主义与政治差异[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
[作者简介]
王丽捷(1978—),女,吉林九台人,吉林医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宁爽(1983—),女,天津人,吉林医药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