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2014-05-30

新经济导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智库现代化体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

“治理”背后的战略意义

“治理”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社会公共管理的新术语,相对于“管理”而言,更富有社会进步的时代内涵。有国际知名人士于1992年成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曾对治理的内涵予以界定: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各种方式的总和。除此之外,我认为,管理,通常多是指上对下、主对从,而国家治理则更具有社会各类成员共治之意。其实,“治理”在中国古已有之,我国浩如烟海的政治典籍里有太多诸如“治国安邦”、“资治通鉴”、“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表述,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纲举目张,我们党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方式和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研判现代政治文明发展阶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的时代宣言。可以说,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又增添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作用;但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治理体系也只是个空架子。那么,如何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原则。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国情,顺应时代改革发展要求,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按程序加快完善和构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要增强依法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的理念,要切实保证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将中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等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应严格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该由政府管的,要切实管住管好,管出效率;该由市场做的,要放手交给市场,激发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对于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对于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要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参与机制。群众在改革中的参与度,直接关乎改革成败。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改革不能只讲大道理,要弄清楚群众真正希望改什么、怎样改。”要以群众路线为依托,建立完善的群众参与机制,不断扩大公众对改革决策的参与度,寻找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进一步改进国家治理的方式方法。现阶段,碎片化、多头管理、短期行为、本位主义、地方主义、“条块”冲突,以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甚至不作为等现象,已经影响了国家治理体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影响了党和政府管理国家的效能。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改进国家治理的方式方法,提高国家治理的能力。

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准确把握各项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激发改革的“联动效益”和“乘数效应”。对那些有共识但尚不具备全面推开条件的改革,以及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意见分歧较大的改革事项,应试点先行;对于地方改革创新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应进行及时总结和推广,使其上升为国家政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去年和今年先后两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要紧紧围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任务,关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增强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提高决策咨询服务质量和水平。这充分表明,我国智库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从世界各国智库的发展情况看,智库已成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的质量与水平也已成为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和发挥好智库作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实事求是地说,当前中国智库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与党和国家的实际需要、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从国家层面、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创造有利于智库健康发展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智库要自强自立,有声有为,积极参与决策,正确影响决策。智库要为各级党政组织及各类经济实体的决策提供符合国情党情社情民意、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要求、管用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要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猜你喜欢

智库现代化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微智库
微智库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