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是一个闭合的环
2014-05-30余次
余次
责任
监督机制
——全市各市级部门、各区县积极建立民生实事项目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倒查问责制和终身负责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2014年7月9日,太阳炙烤大地。
渝北区玉峰山镇龙门村,望庐台山松林里,村党委书记曾科正带领村民开挖蓄水池。
蓄水池旁,一股山泉汩汩流淌。
“蓄水池建好,10组村民就再也不会为喝水犯愁了。”曾科一抹额上的汗水。
闭合监管就像一条鞭子,催促着“曾科们”把每件民生实事办巴适。
问题染色
龙门村10组,有24户村民住在牛心山和二洞岩上。
这里山高林密,风光秀美。
住在如画风景里的村民,却有心病——一到夏天,就为饮水犯愁。
“我们都是担水吃,要走很远去找浸水,找一挑水经常要耗费半天。”村民张光华感慨。
以前还好,现在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的几乎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找水挑水成了我们的大难题。”张光华说。
因为挑水,村里老人几乎都摔伤过。
一个月前,村里来了“三人组”。
为全面摸清基层的民生急难,渝北区千名干部组成300多个“三人组”,进村入户进行调研。
“‘三人组坐在院坝里,问我们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张光华说。
“一到夏天,就只有满山找水。”
“我这把老骨头,挑不动了。”
…………
村民纷纷诉说缺水之苦,“三人组”用笔“唰唰”记着。
就这样,300多个“三人组”,将一个个民生难题收集汇总。
“要把这些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必须建立一个好的责任监督机制。”渝北区委书记沐华平说。
第一个落刀处,渝北放在“三色分类”上。
“对收集汇总的民生问题,根据难易程度和急迫程度,进行‘三色分类。”沐华平说。
将需要立即解决且能够立即解决的,列为红色问题;将需要研究与联动解决的,列为橙色问题;将需要较长时间或与上级联动才能解决的,列为黄色问题。
“我们反映的饮水难题,被列为红色问题。”张光华说。
清单管理
洛碛镇幸福村村民蒋长芬一生多难。
她身患重疾,常年瘫痪在床。儿子程云,也患有四级智障。
这个家,全靠丈夫一人支撑。
但不幸的是,三年前,一辆汽车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
丈夫一走,土坯房便开始出现问题——一下雨,房子就四处漏水。
“开始用桶接,后来桶都不够装了。”看着裂缝的墙壁和屋顶,蒋长芬唉声叹气。
今年4月,村里来了“三人组”。
“他们坐在床前,跟我交谈了两个小时。”蒋长芬眼闪泪光。
没想到才过了一周,镇里就派来了维修队。
维修队忙碌了五天——除了修补房子裂缝外,还对墙体进行了加固。
“下雨天能睡一个好觉了!”蒋长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维修队为何来得如此之快?“因为区里对每件民生实事进行了清单管理。”洛碛镇党委书记李朝金说。
对“三色分类”后的问题,村或社区能解决的,交由村或社区解决,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村或社区不能解决的,交由乡镇或街道解决,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乡镇或街道不能解决的,交由区里统筹解决,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解决一个销号一个。
蒋长芬的危房,被列为红色问题,交由洛碛镇党委、政府一个月之内解决。
“规定时间内没有办结,会被亮红牌。”李朝金说。
“三清三进”
4月22日,渝北区政府会议室。
“大家挨个汇报情况。”民生实事办理推进会拉开帷幕。
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领导轮流上台,汇报民生实事办理进度。
台下,龙山街道办事处主任唐中浩心里有点紧张。
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汇报情况——
“旗龙路社区,休闲游园健身器材正在安装……”
“金岛花园,部分坡屋顶安全隐患已核查……”
这一次汇报,唐中浩准备得很充分。
为避免出现民生实事办理“懒政”,渝北区建立了“三清三进”督查机制。所谓“三清三进”,就是——
红色类问题,责任单位每日开展一次自查,每周进行一次专题研究,确保“日清周进”。
橙色类问题,牵头单位每周召开一次问题推进会,由区委督导组督查,确保“周清月进”。
黄色类问题,牵头区领导每月召集召开一次协调会,并向区委常委会汇报,确保“月清季进”。
“问题办理得好不好,都在会上摆明了。”唐中浩说。
前两次推进会,因为准备不足,唐中浩被区领导问得当场冒汗。
“推进慢的、效果差的,将被通报批评和领导约谈;连续被通报和约谈两次的,会被采取组织或纪律措施。”唐中浩说。
不一会,轮到唐中浩了。
他站上台,清清嗓子:“旗龙路社区,休闲游园健身器材正在安装……”
全面评估
6月19日,双凤桥街道中建村村民陈文明起了个大早。
吃完早饭,他就等在了村口。
“今天评估组要来对我们反映问题的办理结果进行评估。”陈文明翘首张望着。
远远的,一行人来了。走在最前头的,是评估组组长、区政协主席李联铁。
“大家反映的公路问题,对办理结果满意不?”评估组干部问。
“大家实话实说,我们给你们扎起。”李联铁给村民鼓劲。
“满意!盼了十多年,终于修通了。”
“满意!路都通到了家门口。”
…………
评估组根据大家的意见,对各个办理环节进行打分。
没有跟踪监督及评估机制,解决群众急难的民心工程很可能变成“民怨工程”。
于是,在建立“三清三进”督查机制之后,渝北区又建立了评估倒逼机制——由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选择区政协委员、问题反映者等人员组成评估小组。
“通过实地巡查、询问群众等方式进行评估。”李联铁说。
评估组再将意见形成评估报告,交由区委教育实践活动領导小组审阅。
“办理结果群众不满意的,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将被约谈。”李联铁说。
评估组每到一处,都欣喜地发现着诸多变化。
“有了山坪塘,蔬菜基地用水不愁了。”
“公路修到家门口,出门方便了。”
“电梯惊魂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
问题染色+清单管理+“三清三进”+全面评估,形成了责任监督的闭环机制,让民生实事变成了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