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祖母”在天堂歌唱

2014-05-30

译林 2014年1期
关键词:莱辛诺贝尔文学奖译林

英国著名小说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13年11月17日在伦敦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莱辛是迄今为止获奖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历史上第11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919年10月22日,多丽丝·莱辛生于伊朗,时名多丽丝?泰勒,后经历了多次迁移。她的父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陆军上尉,因战斗中腿部受伤截肢的休养期间和她的母亲,一名护士相识并相爱。莱辛的父亲后来成了波斯帝国银行的职员。莱辛5岁时,全家回到英国,但因父亲受了种玉米能够迅速发财致富的诱惑,又举家前往南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经营农场。莱辛的父亲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因此一家人并未过上梦想中的富裕生活。

莱辛7岁时被送进修道院的寄宿学校,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可怕的时光。莱辛在14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学校,远走高飞到索尔兹伯里(今哈拉雷)。1939年,20岁的她和公务员弗兰克?维斯多姆结婚,但两人很快于1943年离婚,所生一子一女约翰和琼随父亲生活。莱辛逐渐热衷于政治活动,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该小组的领袖人物是德裔犹太难民戈特弗里德·莱辛,多丽丝1945年与之结婚。1949年,两人离婚,莱辛带着两人的儿子彼得去了伦敦。“地平线的征服者现在扬帆启程……前往英国”,莱辛在一本自传中这样写道。到了伦敦之后,莱辛拎着手提包,包中装着她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The Grass is Singing)的手稿,寻找出版社。这部小说以一名黑人男仆杀死白人女主妇的案件为中心,揭示了非洲的英殖民地复杂交错而尖锐对立的种族关系,小说于翌年顺利出版,评论界对这本书兴奋不已,连篇累牍地对小说及其作者表达敬意。莱辛给战后灰色的伦敦带来了色彩,因为非洲的有色人种歧视现象是个热门话题,在评论家眼里,她简直就是来自种族歧视非洲前线的记者。莱辛因此一举成名,登上了英国的文坛。

但莱辛最著名的作品还要数她的《金色笔记本》(The Golden Notebook)。这是一部松散的自传小说,在结构上富于创新色彩,同时,它也可以称得上是莱辛个人文化观转变的一部编年史。这部小说于1962年出版,书中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直率探索在那个时代显得极为大胆,书中的女人们不受婚姻束缚,不在乎是否需要抚养子女,都按自己的选择去追求事业与性生活。书中公然描写月经和性高潮等敏感话题,还涉及感情崩溃的心理机制。莱辛的赤裸和出位让一些读者惊讶不已。《Vogue》杂志曾载文对莱辛这位女作家与谨言慎行、温文尔雅渐行渐远深表遗憾。有评论称,《金色笔记》“沉闷、无趣、令人尴尬,通篇都是无用的自怨自艾……这样的书让妇女解放运动的大潮严重后退,如果你关心这件事的话”。但是,所有这些负面评价并没有妨碍《金色笔记》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金色笔记》被大多数人看作“女性主义案例讲义和圣经”。小说由女作家安娜·伍尔夫1950年代的笔记和她创作的题为《自由女性》的中篇小说构成,黑、红、黄、蓝色笔记和其后的金色笔记与《自由女性》的五个小部分相互穿插,反映了女主人公的社会政治活动、个人情感生活以及有关历史和艺术的观察和思考。2007年,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她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诺奖评审委员会称赞《金色笔记》是一本“先锋性的作品”,是“影响了二十世纪男女关系的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之一”。然而也有人对莱辛获奖不以为然。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她过去15年的作品不具可读性”。布鲁姆对美联社称:“尽管莱辛在早期的写作生涯中具有一些令人仰慕的品质,但我认为她过去15年的作品不具可读性,是四流的科幻小说。”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学系主任罗多弼教授认为,“如果莱辛不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认为是瑞典学院的一个错误。现在瑞典学院受到人们的尊敬,因为他们沾了莱辛的光。”

莱辛的一生是不断变化的一生,她经历了社会现实主义一员、一个不情愿的女权主义者、苏非神秘主义的追随者、卡珊德拉式的预言者、自封的关怀宇宙的人类学者等诸多角色的转换。可以说,她人生经历和反复无常紧紧相连。莱辛曾说,她自中风发作后就停止了旅行……自己经常想到死亡,并为难以决定在剩下的宝贵时间里究竟写什么而感到痛苦。但2008年她在谈及写作时又说:“我已经停止写作,我不再有精力了。所以我经常告诉比我年轻的人:别以为你可以永远拥有它。当你还有精力时,好好使用它,因为它会离你而去,就像水流从下水道流走一样。”

莱辛是个喜欢逗趣的人。1980年代中期,她曾捉弄了一下她的出版人——乔纳森·凯普出版社。她用简·索莫斯的名字将《好邻居日记》(The Diary of a Good Neighbour)投到该出版社,可以想象的是,她立即遭到退稿。该书最终由莱辛的第一个出版商迈克尔·约瑟夫出版。莱辛说,这一事例表明了名字的分量。籍籍无名者不会得到应有的关注。

莱辛的兴趣广泛,她的阅读书单堪称另类,既有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R.D.兰恩的作品,也有苏非神秘主义作家兼导师伊德里斯?沙赫的作品,此外,她还关注佛教、琐罗亚斯德教和幻想小说,这些都成为她1970年代和1980年代小说创作的灵感之源。

除了上述几部作品外,莱辛的重要作品还有《幸存者回忆录》(The Memoirs of a Survivor)、《天黑前的夏天》(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又来了,爱情》(Love, Again)、《阿尔弗雷德与艾米丽》(Alfred & Emily,中译本书名为《我的父亲母亲》)、《幸存者回忆录》(Memoirs of a Survivor)和长篇系列小说《暴力的儿女们》(The Children of Violence),均已成为西方现代小说经典作品。1999年,莱辛的成名作《野草在歌唱》由译林出版社出版,2000年,译林出版社又推出了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的两个版本,2007年出版了莱辛科幻力作《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均出版了修订版。2013年2月,《野草在歌唱》被收入译林“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丛书。目前,译林已拥有莱辛12部作品的版权,计划在三年内分批推出。

(陈兆娟: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210095)

猜你喜欢

莱辛诺贝尔文学奖译林
内卷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译林》创刊四十周年庆
再续“趣”缘——以译林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例谈CSS教学范式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过刊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