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为什么流行小开本、小文艺与高定价?
2014-05-29庄庸
庄庸
2014春季图书订货会,不少人都跟我提到,有一种阅读小潮流或趋势正在发生:图书正在流行小开本、小文艺与高定价。
这或许是因为,市场正在发生“阅读者的结构性变化”。
有一种群体/阶层/类型和圈子读者正在兴起。他们可能有点像豆瓣的新部落,也有点像三联、广师大、新星,惟一的区别在于:这并不是原来那种意义上的“人文味”,给读书人看的,而是给普通读者看的;“人性化”,是贴近现在兴起的一群人的阅读方式。
尤其是小说或其他文艺作品。以前是二十几元定天下。现在,很多图书都已经突破了三十多元。对很多人来说,三四十元和二十多元,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们为什么愿意花三四十元来买一本“小开本、小文艺、高定价”的书呢?
原来的设想是,现在有一批人,已经生活“富裕”,且,开始提升品位。有闲、有时间、有心境,想要泡一杯咖啡,或者拿一杯茶,安安静静地花一下午的时间,来看一杯她/他喜欢的书。
而且,这个书看起来还挺有品味。
为什么像《正能量》这样的励志书,都要做得有点“小文艺”?就是没有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俗人,也不愿意别人觉得自己拿的是一本很俗的书!
所以,是不是现在有一种流行的小趋势:一本很通俗很通俗的书,也要做得很文艺?
但其实不是。
大概是好多人,现在觉得自己无法驾驭大事,也无力驾驭自己的小事,那么,能不能就把自己每一天的日子过好?能不能把每一个小时过得很有质量?
这或许是当下一种很典型的心态。十面霾伏,一季暖冬,十年后或许要把我们所有的财富都用来买健康……让人觉得,其实命运已经注定,每个人都在由生走向死,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不把握现在?
我们或许把结果看得太重要的。其实,更重要还是这个过程。结果无法避免,过程才值得关注。
因此,现在,是不是有相当一批人,都是这种普遍和集体的心态:把过程过好,把风景关注好,让自己当下的生活更有质感?
正因为如此,开始有人很注意这种细腻、细致、细节的品味和质感。
这种心态倒逼在图书上,就出现了一批很“人性化”的书切合这种心理,从开本、风格、内容和字体都很“范儿”的书开始出现。
而且,这样的书定价三十多元,还卖得很好!
为什么,姐看的不是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管是看名家的作品,还是看同龄人的文字,还是看什么样……都是要从中看出一种“生活的味道”:我是在生活,而不是在讨生活。
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阅读需求和心态倒逼,就出现了这样一些小开本、文艺范、高定价的图书。
为什么这些书能够做出来?
因为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一些人,就活在这些圈子里;天天浸染在这些氛围里,所以,骨子里面,就代表着这样一群人;所以,也就很容易寻找到这样一些东西。
因此,他们能够率先做出这些东西。
这跟那些跟风的不一样。
那些跟风的人,只是跟这种形式,却不是跟这种味道。
在跟风中,他可以做得形似,甚至神似,但是,却不像植根在这些味中的人,是真正的“是”,而不是“似”。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们做书,也要找到自己所植根的部落(类型/阶层、圈子和群体),并且要真正体味和浸透其中的文化、族群和自我意识,然后,去寻找能够表达这种精、气、神的符号、视觉与文字,然后,才能做出代表这种潮流的旗帜性作品。
但我们的部落在哪里?
我们是游民。到处游荡。没有哪个部落是真正属于我们——这是另外一些中国人的典型形态和心态。
他们游离在所有部落之外,就像幽灵一般,到处飘荡,没有自己的归属。
如果哪个部落强大,或者哪个部落有了热闹,他们都会附着上去;或者,就像广场运动一样,谁呼喊一声,就会无意识地从众……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人的生存状态,就是被分为这两种:一种就是有部落的人,一种就是漂移者——而且,他们可能是大多数。
所谓文艺范儿,其实更多的,就是这种新部落的小众文化——有格、有调,有品,有味,有自己的意趣和生活方式。如果能够做出自己的作品,那就是有特色。
而这种小众的东西,如果能够跨越圈子的壁垒,把众多漂移者吸附过来,甚至裹挟着他们一起做“集体运动”,它就成了大众和流行的文化。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呢?
第一,研究这种“新媒体部落”。它们的亚文化圈和集体心态是什么?
第二,他们的自我意识、族群认同和文化建构——用什么样的符号、文字(语言/话语)和影像(视觉)可以表述出来?
第三,由此形成的“作品”,从语言、内容到形态(如开本、风格和细节),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四,它们如何能够成为引爆点,吸附漂移者,从而成为大众和畅销的文化?
(我们做的书,并不只是做给这种新部落的人看的。事实上,有关他们自身的作品,或许并不能吸引他们。因为,他们在新部落里获得的更专、更精、更深。相反,倒有可能是那些大多数的漂移者更喜欢这种文化的流行。)
第五,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符合这种从新部落到大众文化的需求?
这或许并不只是作者需要这样考虑,编辑图书也要考虑,甚至,宣传推广更要考虑。
就像《不一样的卡梅拉》,它起先在出版时是直接面对“大众”,所以,惨遭遇滑铁卢。
但是,当它进入中国、进入网络,以会员制营销的方式,粘附了一批精英粉丝(正在寻找新家教理念)的人,是他们的评价、推荐和分享,才真正让这部作品“口碑营销”,带动了大众的销量。
但这还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当这批人以卡梅拉为中心,构建起一个新部落时,实际上形成了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一种自我意识、族群认同和文化建构。在这种新部落里,大家分享、表达、阅读一体化——阅读者成为创作者,创作者成为新的阅读者。这是一种资源禀赋的建构:你在一代又一代地培养着作家、培育着自己的读者。
而且,在这个新媒体部落里,大家以这种“阅读”为中心,进行着社会交往——这才是自我意识、族群认同和文化建构最核心的东西。
因此,内容资源、口碑营销和社交,其实是这种新部落的核心。
我发觉,我们大多数时候,还是在“从自己出发”来写作或做书。
而不是从这种新媒体群落出发。
近年来,所有值得研究的畅销案例,都是以这种从“新部落”到“大众漂移者”的轨迹为轴心——不信,你仔细梳理一下,看它们从口碑营销、亚圈子文化机制以及引爆点的链条是如何做到的!
这才是2014真正值得注意的潮流和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