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召回事件”曾重挫中国玩具业,然而,祸兮福之所倚——中国玩具业6年改观生态环境
2014-05-29刘昌勇
本刊记者 刘昌勇
2007年8~9月,美泰三次宣布召回2000多万件中国生产的玩具,理由是玩具的涂料中铅含量超标或含有可能会被儿童误吞的磁铁。事件随即被国外媒体和舆论渲染,矛头直指中国玩具生产企业,也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玩具乃至“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
对此中方做出积极回应,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邀请17家中外知名媒体,包括美联社、美国有线新闻、日本NHK、法国电视二台等在内,赴广东玩具企业参观采访。后经证实,第二次召回的约1820万件玩具中铅含量超标的仅占15%,其余85%则是由美泰自身设计缺陷所致,美泰方面也就此向中方致歉。
以史为鉴。虽然事件的负面影响已渐行渐远,但它对中国玩具的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外贸出口、产品相关标准等方面的变化影响却日益显现。
召回事 件值得反思
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技术部副部长、教授级高工刘唐书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美泰玩具召回事件在行业影响很大甚至出现导致生产商自杀的极端案例,现在看来依然值得反思。美国和欧盟玩具召回案例每年有几十至几百例,其中大部分属于品牌商主动召回,少部分属于勒令召回。该事件之所以影响大,是因为被召回产品数量多、货值大。
刘唐书表示,从标准角度分析,美国玩具标准中包括铅元素总量限制(≤0.0 6%)和可迁移的铅元素限制(≤90m g/kg玩具材料)。铅元素是玩具涂层中限定的元素,也是各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严格控制的指标,一般来说,玩具油漆中不得加入任何铅系色粉等添加物。自从欧盟实施RoHS指令以来,我国的玩具油漆中基本不添加铅系添加剂,因此铅含量超标导致召回是一个非常低级的质量问题。
“召回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邀请海内外17家知名媒体深入广东玩具企业参观采访
“中国有句古训:‘欺山莫欺水’,在玩具质量方面,我的忠告是‘欺物理莫欺化学’。”刘唐书说,玩具的化学安全风险一旦疏忽就会出现大问题。因为玩具的化学安全不像机械物理性能那样显而易见,必须采用价值不菲的专业化学分析设备由专业人员才能检测到,而且错误产生后一般无法纠正,谁能将大片的油漆涂层去除后再重新喷漆呢?
浙江木玩世家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彬回忆称,当时《纽约时报》对该事件紧追不舍的报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趁机排挤“中国制造”,并通过产品标准形成技术壁垒,在新闻追溯与链接的前呼后应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制造”价廉物劣的印象,使人们对中国产品安全形成恐慌心理。
“事件对海外采购商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尤其令一些欧美大中型连锁采购商对中国产品信任度发生改变,300家中国玩具企业被暂停出口、注销生产许可证,引发行业洗牌。”何彬认为,事件逼迫中国企业不断提升内部管理,强化质量管控;提高自主品牌意识,向产业链两端发力,与国际品牌竞争,提升中国玩具行业的整体水平。
重视检测玩具整体质量提升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玩具实验室主任的陈阳当年曾就事件的相关问题接受境内外多家知名媒体联合采访,他表示,美泰玩具召回事件以来,玩具安全检测在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商业检测实验、国外买家、品牌商、制造商等处都引起高度重视。
陈阳说,从事件发生到现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行业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在逐步建立自己的化学实验室,并配备高精尖的设备进行产品检测。这与事件以及国外买家、品牌商的推动不无关系,如美泰、孩之宝都要求其OEM企业有一定规模的都要建立化学实验室,且须达到国家实验室认可委CNAS的认可。
“我们实验室是CNAS国内能力验证提供者,要申请CNAS认可的实验室,须参加我们组织的能力验证,材料审核,因此了解许多玩具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好的化学实验室,而且申请了国家的资质认可。”
陈阳介绍,由于当年主要涉事因素之一是铅含量超标,从检测统计数据上看,事件后的这几年企业在重金属含量控制方面越来越好,不合格率越来越低了,铅检测不合格已经很少见。同时玩具检测热点也已发生改变,从2007~2008年的重金属转向近几年的增塑剂、有机漆等方面。
汕头市峰佳玩具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董冬平表示,2007年美泰玩具召回事件对涉及的生产企业影响是颠覆性的,对国内玩具行业的发展方向起到引导作用。从那时开始,无论出口还是内销,企业对玩具铅含量检测越发重视;设计不够严谨,零部件易脱落的情况也逐步得到改观。这几年国内玩具质量整体得到较大提升,企业也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如现在很多厂家都非常注重产品外观专利的开发。
多项举措强化玩具市场监管
事件发生后,国家对玩具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不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相关法规、加强证照审核、检测更加严格,而且媒体对玩具的关注度也在提高。
“国家质检总局在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于2007年8月发布实施《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总局第101令),对存在缺陷的玩具产品实施召回。”刘唐书认为,事件首先促使国家质检总局加速出台了玩具召回制度。
其次,多次召开“中美玩具安全研讨会”。国家质检总局与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每年均召开中美玩具安全研讨会,中美建立了消费品安全合作与磋商长效机制,特别是长年在玩具产品领域开展了有关玩具安全质量的技术法规、技术和管理标准,以及检测与认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并通过联合举办“中美玩具质量安全技术研讨会”,向广大中美玩具生产和销售企业及时传递中美玩具行业最新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要求。
再有,我国颁布实施了GB24613-2009《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规定了玩具用涂料中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容许限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并于2010年10月1日实施。
董冬平对记者说,事件之后,政府相关部门都会定期对市场上的玩具产品进行抽查。此外,媒体对玩具行业更加关注,近几年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大型媒体都有专题报道儿童玩具安全问题,从中可看出国家对玩具安全的重视程度。
最大兼容原则修订玩具标准
经过美泰玩具召回事件后,近几年全国玩具标准委员会对相关玩具标准进行了修订,并新发布实施了多项玩具标准。
刘唐书介绍,我国目前执行的玩具安全标准主要包括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GB 19865-2005《电玩具安全》、GB 5296.5-2006 《消费品使用说明 玩具使用说明》等。它们均已实施5年以上,目前均已修订完成,正在报批阶段。“在玩具标准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ISO、欧盟、美国玩具标准的变化,并采取了最大兼容的原则。强制性标准报批程序较繁琐,预计将于2014年发布实施。”
其中,2011年开始对GB 6675-2003进行修订,具体修订为GB 6675系列标准,包括GB 6675.1《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GB 6675.2《玩具安全 第2部分 机械与物理性能》、GB 6675.3《玩具安全第3部分易燃性能》、GB 6675.4《玩具安全 第4部分 特定元素迁移》等,修订后的标准在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制定了基本规范,规定了玩具的基本安全要求及其实施与监督、法律责任等,基本安全要求包括机械和物理性能、易燃性能、化学性能、电气性能、卫生要求、辐射性能和标识要求,并制定了增塑剂限量要求。然后借鉴了目前ISO、欧盟和美国标准,将技术要求修订为GB 6675.2、GB 6675.3、GB 6675.4。
2012对GB 19865 开始修订,该标准修改采用IEC62115:2011(IEC62115:2003+A1:2004+A2:2010)。
此外,全国玩具标准化委员近年来发布实施了多项玩具标准,如GB 26387-2011《玩具安全 化学及类似活动的实验玩具》、GB 29281-2012《游戏围栏及类似用途童床的安全要求》、GB/T 28022-2011《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等,具体可查询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站ht tp://www.tcst.org.cn/。
刘唐书表示,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还承担了国家商务部《玩具产品出口指南》研究项目,主要对中国玩具产品出口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的法规、标准、合格评定进行比较和研究,提出应对措施,供广大玩具出口企业查询,具体可在商务部网站查询。
明晰责任树立危机公关意识
美泰玩具召回事件虽然对中国玩具行业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同时提醒了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要有风险管控意识,通过责任界定,危机公共等来加以规避。
刘唐书建议,首先,作为生产企业特别是OEM和ODM企业,应与进口商、品牌商厘清相关责任。正如事件发生当时,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对外国记者的提问而发问:中国涉事企业已经在事件中承担巨大损失,甚至人财两空,而召回产品中大部分都是由于美泰自身的设计缺陷所致,作为设计商、进口商的美泰公司及其负责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
其次,与第三方验货方界定责任。就目前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大部分经过了美泰公司指定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或验货,而这些检验/验货公司一般都已购买商业保险,以转嫁出现误判或漏判而导致的风险。因此,如果该批货经第三方公司验货而出口,则验货方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再次,向上游供货方问责。欧盟RoHS指令实施后,大部分电子电气生产商为确保上游供货方提供的原料、配件符合RoHS指令要求,首先进行了内部自检,然后可能送第三方检验,最后与供货方签订责任书,如果因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出现RoHS指令不合格,由其全额赔偿一切损失。该责任转移值得玩具生产商参考。
最后,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是玩具生产商,必须付出一定的质量成本。从制造工艺来看,所有玩具标准中所列的禁用/限用物质均不是制造过程产生的,而是原料或过程污染造成的,因此原料的质量控制是最关键的环节,而且也是最简单经济的环节。建议有条件的厂家,内部建立化学分析实验室,对原料进行控制,同时对成本进行核算。其他厂家对于受控的化学原料,应要求提供合格的检验报告,必要时送第三方抽检。成品的出厂检验和最终的验货检验是最后一道关,应给予高度重视。
此外,企业可对市场上成功的危机公共案例进行分析借鉴,树立良好的危机公关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