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入其境 化意为言
2014-05-28臧松刚阎宗学
臧松刚 阎宗学
一、激活经验
师:咱们先来看一个词语。(出示词语1:考试)
师:说到考试,咱们是很有经验的。大家回想一下,考试时,在老师发试卷之前,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有点紧张;忐忑不安;担心考不好,被老妈揍……
师:紧张、不安和担心都是不自信的表现哦!有没有不同的感觉呢?
生:我其实很轻松的,无论考好考不好反正都得考,还不如轻松一点。
生:考试之前我会复习得很熟练,所以我很自信。
师:拿到试卷之后,如果发现题目都是见过的、会做的,你会有什么表现?
生:喜出望外(窃窃自喜;一定要小心,不要大意失荆州;心里暗自高兴,但是表面会很冷静;心里很自信,但还是提醒自己要小心……)
师:如果遇到的题目都是很怪、很难、从来没见过的,这时候你心里会是什么感觉?
生:惊恐万分。
师:惊恐到什么程度?
生:唉,我不会做怎么办呢?就像有什么东西堵在心里。
生:心惊胆战;急得满头冷汗;这些题目,我可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呀;彻底没戏了……
师:当你走出考场的时候,一般又会有什么感觉?
生:不管考好考不好,我都会很轻松;如果考完试就放假,那就太爽了;考完试有一种解放的感觉……
师:通过你们的发言,我总结了三个规律:考试之前,有的紧张,有的自信。考试的过程中,遇到简单的题目,你会窃窃自喜;遇到难题,你会抓耳挠腮、冷汗直冒。考试结束之后,不管考得如何,都会觉得很轻松、很放松,有一种解放的感觉。
【评析:当自己没有需要,或者是需要和要求并不那么强烈时却硬叫去做,原本有益、有趣的事也会变成一种惩罚或灾难。比如吃饭,假如你当时并不想吃,却硬要你吃,再自然不过的吃饭也会变成名副其实的负担和无奈。与此同理,当一个人不想说、不想写的时候,你却偏偏硬逼着他说、他写,除了无可奈何应付与敷衍之外,还能有什么良策呢?写文章,不是那一天,你有大段大段的时间没事做,也不是那一天,你端坐在桌前,沏好茶,铺开纸,摆开架式,准备写点什么;而是那一天,你刚刚被生动的场景触动的一刹那。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活,才能穿越情感通道,进入习作的“愤悱”状态。】
二、穿越考试
师:下面咱们看第二个词语。(出示词语2:穿越)
师: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当下流行的书籍、电影或电视剧中。谁知道“穿越”是怎么回事?
生:从这个时代穿越到另一个时代。
生:从现代到古代。
生:从一个地方穿越到另一个地方。
师:非常好,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次穿越,从人类社会穿越到动物世界。穿越到动物世界后,我会选择做一匹马,因为马能够自由地驰骋在茫茫的原野上,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地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你们穿越到动物世界后选择做什么呢?动物世界种族繁多,老师给你们这样几个选择,请看大屏幕——(出示词语3:猴子 企鹅 大象 海豚 狗 金鱼 小鸟)
师:你会选择做什么呢?像老师那样,说出你的选择和原因。
生:我想当小鸟,因为小鸟能够在天空自由飞翔。
生:我想当大象,因为大象力气大,连老虎、狮子也要躲着它。
生:我想当小狗,因为小狗想吃就吃、想睡就睡。
生:我想当海豚,因为海豚是一种智慧的动物,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师: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别人快乐的海豚,自己也是快乐的。现在,猴子、企鹅和金鱼没人选择。
生:我想做一只企鹅,胖胖的身体,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如果跳进海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吃小鱼,特别快乐。
师:你向往快乐。
生:我想做一只猴子,因为猴子机智聪明。
师:现在还剩金鱼没人当呢。
生:我当金鱼,因为金鱼有金光闪闪的外表。
师:好,现在小鸟、猴子、大象、海豚、狗、金鱼和我这位马老师汇聚一堂。咱们在干什么呢?请看——(出示:动物世界考试)
师: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请你们说说各自考什么是最拿手的?
猴子:爬树;跑步;剥香蕉;模仿;穿梭树林……
企鹅:游泳;吃鱼;滑冰……
大象:用鼻子吸水喷水;举东西……
海豚:顶球;游泳;跳水……
小鸟:飞行;唱歌;捉虫子……
狗:跑步;捉兔子;啃骨头……
金鱼:水中跳舞;吐泡泡……
师:大家都亮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不过为了公平,只能考同一个题目。请看大屏幕——(出示考题:在两分钟内爬上那棵树;超时不过关,不“爬”算违规。)
师:题目有什么不明白的?
生:爬什么树?
师:问得好。教室里没有树,但是咱们心里应该有一棵高大的树,就爬你心里的那棵树。
生:我是企鹅,不会爬树,怎么办?
师:是的,除了猴子之外,爬树对于其他的动物来说都不是强项,是一道难题、怪题哦。
生:老师,你刚才说为了公平,其实考这题才最不公平。我们那么多动物,只便宜了猴子。
师:其实,只要不犯规,你们可以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也可能爬上那棵树;虽然爬树是猴子的强项,但是猴子不一定能考过你们,兔子赛跑时不是照样输给乌龟吗?现在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怎么做?结果如何?计时开始。
(生想象爬树时怎么做及结果如何。)
师:现在我从每种动物中各选一位进行现场采访,你们是怎么做的?
(师按顺序确定代表)
师:小鸟同学,请介绍你是怎么做的?
小鸟:我展开翅膀夹住树干,让身体保持平衡,然后用爪子抓住树皮,快速地向上爬去。
师:超时了吗?
生:没有超时,只用一分钟多一点就爬上去了。
师:这是一只会动脑筋的小鸟。
猴子:爬树对我来说简直太容易了,我用前爪拿起一根香蕉,一边吃一边就轻轻松松地爬上去了。爬上树之后,我得意地看其他动物还在费力地一点一点地往上爬,但是一不留神我从树上掉了下来。这时,考试结束了。
师:一不小心,你跟兔子就是一样的结局,很遗憾。
企鹅:我本来想用鳍抱住树往上爬的,可是鳍太小,根本抱不住。再加上我肚大、脚小,无论想什么办法都没法爬。于是,我干脆不爬,在树下看别的动物爬。
师:你这只企鹅倒挺可爱的,既然不会爬,就欣赏别人爬。
大象:大象爬树,我可是连想都没想过的。可是,既然老师出了这道题,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人呀。就在我急得满头大汗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我用鼻子钩住树梢,再用蹄子刨树根,不到一分钟就把这棵树放倒了。然后我从树根走到了树梢。不知这样行不行?
师:虽然办法可行,但是损失了一棵树,代价有点高。
狗:其实我根本不会爬树,平时我追猫的时候,它一爬树我就干着急。今天考试,必须要爬,否则回家没法交代。于是,我悄悄找来一根绳子,然后把绳子扔向树梢并穿过来。我前爪抓住绳子,后爪一点一点往上爬。不过,因为找绳子时间太长,所以考试结束的时候,我才爬到一半。
师:虽然不过关,但是你有毅力,值得肯定。
海豚:其实我轻轻一跳就可以跳到树上的,可是规定必须得“爬”,我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就只好弃权了。
师:有时候选择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金鱼:别看我金鱼个子小,但是我智慧超群。当老师宣布考试开始,我立马打电话请龙王送水来。不到30秒,这棵树已经被淹没了。我贴着树干很快就“爬”到了树梢。
师:一次小小考试,你居然能请动四海龙王,佩服你。
【评析:作文教学就是要创设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但又是虚拟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满足他们协调相互关系、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将内需转化为习作冲动。“临场素描作文”或“活动作文”,即由教师设定某种场景,让学生观察、触摸,然后选取某一侧面,进行现场描摩。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所以必须先想后说。思考到位才能表达清楚明白。想得细致,写的才能具体;想得深刻,写的才能精彩。要写好作文,就必须让要写的事物在头脑中重现、复活,让自己重新作一次“假想经历”,把储存在头脑中的事物、现象、场景再重新经历一次。 】
三、叙写过程
师:你们看,这次考试虽然只有过关和不过关两种结果,但是每一种动物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做法。如果把你们刚才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也是一笔精神财富。现在请你们拿起笔来,在15分钟之内把刚才考试的经历写一写。(板书:经历)请看大屏幕——
当看到考试的题目是“爬上那棵树”时,我心里……
随着马老师一声令下,考试开始了……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段开头。你们可以用,也可以不用。注意一定要写清怎么想、怎么做以及结果如何。(生习作,师巡视,个别指导)
【评析:起草是把构思形成的“胸中之竹”变成“手中之竹”,是“十月怀胎”后的“一朝分娩”。应尽快按构思好的整体框架,抓住主线,一气呵成,一次成型。一定要防止在整体思路还没理清的情况下就急于动笔,写写停停。只要思考成熟,所写内容了然于胸,作者的心声就会像泉水一样,从笔端自然地流淌出来。关键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不要为外部干扰或个别字词分散注意力,为追求一词一句的完美大伤脑筋,打断整体思路的贯通。】
师:如果你写好了,可以轻声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到不当的地方随手改一改,正像老舍先生说的,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
师:咱们来分享一下你的作品。请先告诉大家,你是哪一种动物,然后再朗读你的作品。
生(海豚):当看到考试的题目是“爬上那棵树”时,我心里“咯噔”一下,暗暗对自己说:完了,我们水生动物怎么能爬树呢?不过很快我就平静下来,因为臧老师曾说过“静能生慧”。(师插话:我现在不是臧老师。生立即改口“马老师”)我这海洋中最聪明的动物一定要临危不惧。(师插话:改为“临危不乱”更准确)这时马老师一声令下,考试开始了。别的动物都在手忙脚乱,我呢,还在静静地思考对策。突然,我发现不远处有一根绳子和一个花球,真是苍天有眼。(师建议改成“真是天助我也”)我连忙把绳子从花球中间穿过,然后用力一顶,一下子把花球顶到树杈里夹得死死的。(师建议改成“花球正好弹到树杈中间,被夹住了。”)然后,我嘴里衔着绳,鳍抱着树,一点一点地往上爬。当马老师喊“停”的那一刻,我正好很幸运地爬到树上。
师:人们都说海豚的智商超乎想象,看来你这只海豚不屈不挠的韧劲也是超乎想象的。
生(小鸟):当看到考试的题目是“爬上那棵树”时我惊呆了,怎么不是“飞上那棵树”呢?爬树可不是我们小鸟的强项呀!转念一想,幸亏我平时跟树打交道的时候练了一些基本功,比起企鹅、金鱼、狗和大象,我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嘛。(师插话:这真是技多不压身呀)随着马老师一声令下,考试开始了。我伸开翅膀抱住树干,两只脚紧紧抓住树皮,一点一点向上爬去。可是,因为我身体小,腿也短,爬的速度恐怕只比乌龟稍微快一点。马老师喊“停”的时候,我刚刚爬到一半多一点。唉,这是我唯一一次不理想的成绩。
师:从最后一句话,听出了你的苦恼。没事的,偶尔的失败可能更有助于你的成功。
生(企鹅):当看到考试的题目是“爬上那棵树”时,我心里真的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我这么肥,身体这么滑,鳍小又抱不住树,这可怎么办呀?随着马老师一声令下,考试开始了。我绞尽脑汁想办法,最终我终于想到一个妙计。我找到几个马桶塞子,分别固定在鳍上,再找来一根绳子抛向大树的树杈。然后,我用嘴咬住绳子,用马桶塞吸住大树皮,一点一点向树上爬去。(师插话:嘴咬住绳子干什么,我不太明白。生补充:用马桶塞吸住树皮,用嘴咬住绳子为了防止不小心掉下来,当身体向上移动一点后再咬住高一点的绳子)就这样,我很轻松地爬到了树上,顺便还吃了几条小鱼,喝了一杯水。
师:小鱼和水在哪里的?
生(企鹅):系在绳子上。
师:那就该这样说——顺便还把系在绳子上的几条小鱼和一杯水收入腹中。
【评析:老师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抒写性灵,表现生命;减少限制,大力提高自主习作、乐于表达。所谓自主习作、乐于表达,就是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活力,尽情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落在猫爪下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限制过多,要求过于苛刻,带着镣铐跳舞总是跳不好的。老师松开“缰绳”,学生思想才能“能自由驰骋。”】
四、畅谈收获
师:通过刚才的穿越考试,我想,过关的应该有过关的收获,没过关的应该有没过关的感悟。你能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悟吗?
生:不管过关还是没过关,只要努力了就毫无遗憾。
生: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棵大树,在爬这棵大树之前一定要想清楚“爬树”是不是自己的强项。
生:只有爬到最高处,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生: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到最后,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生:为了爬上心中那棵大树,除了不懈的努力之外,奇思妙想也是很重要的。
……
师:你们的这些收获可以作为文章的结尾。(板书:结尾)还缺少文章的开头。(板书:开头)你准备开头写什么呢?
生:今天臧老师带我们穿越到动物世界,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考试,你猜会发生什么呢?
生:今天我们班的同学都穿越到动物世界,变成了各自喜欢的动物。当然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成了能够自由驰骋的骏马。在动物世界里,我们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你见过动物上语文课吗?哈哈,你一定没见过吧。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就是小鸟、猴子、海豚、大象、企鹅、金鱼和狗在马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特殊考试。
……
师:无论你采取怎样的开头,都要把穿越到动物世界的过程以及考试规则先描述一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读者也会一头雾水。然后,把咱们刚才写的考试经历加上,最后再谈谈你的收获,这样一篇文章就完成了。文章写好后,像爸爸妈妈给你们起名字一样,你也给自己的文章起一个好听的有深意的题目。下课!
【评析:自由表达离不开教师对习作过程的及时、有效的指导。无论在写法上还是思想认识、观点见解,教师都可以通过学生的习作大有作为。倡导自由表达,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以为学生怎么写都可以。这是错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观点见解、审美体验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对习作过程进行监督、帮助。】
【总评】
综观这节作文课,不外乎三个亮点。
首先,培养习作兴趣。学生在习作中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得不到教师的鼓励,是一件无趣的事。语文习作和理科解题不太一样,一般而言,只有好与不太好之分,未必有对错之别。理科解题,学生更多的是依据规律,正确地思考、推理;习作,需要形象思维,要有创造的想象,要有表达的技巧,重在“逐步提高”。起始阶段的习作,学生往往不知道“高”在何处,写得不多,难有成就感,久而为难,得不到鼓励,最终疲于应付,倦于无趣。看到学生苦于写不出一篇几百字的文章,一逢作文,便如坐针毡,教师也会很焦急。然而为什么把要求定得那么高呢?为什么不先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注意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未必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比如作文导评,能肯定的地方应当尽量肯定:整篇好自不待说,只有一段好,就把好处说透,让他印象深刻;如果只有一句好,就称赞这句话写得精彩高明;实在乏善可陈,还可以说这回书写端正,还可以说这回作文速度比以前快……总之,多多表扬,先要让学生敢写。学生作文即使不合要求,但总还能从习作中得到一些快乐,总能看到自己的习作有些价值,时间长了,他也会逐渐悟出些习作的道理。
其次,关注表达动机。《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条中增加了“自由表达”。自由表达首先意味着要在风格上去单一化,在写法上去模式化,激活学生习作的热情,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习作,虽说强调“自主”,但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习作,写什么内容,练习哪些表达方法,说到底还都是教师事先计划安排的。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如何,全在教师怎样把自己的设计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或自觉的心理需要。正确的作文教学的运作程序,首先是创设相似的条件和环境(即相似的外部诱因),从而拉动他们的内需 (即相似的内部需要)转化成习作动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也就是说,要重视对作文起跑线设定在何处的探讨,重视对创设与学生的需要和转化为表述动机相似的条件和环境研究。一改盛行多年的只看重小学生写成的文章是不是达到了要求与规格,不断强化如何审题、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一系列技术操作层面训练的做法。在摸清学生的内需,创设与之相似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培育表述动机,减少限制,在自主习作、乐于表达上下工夫。
最后,驱驰想象。在语文教育中,缺乏诗意的教师对学生言语想象力、创造力的持之以恒的“摧残”,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谋杀”。想象与童心相伴,多数人在他长大后,想象力也就随风飘逝。而剥夺这份与生俱来的财富的,恰恰是教育,是缺乏想象力的教师。在教师善意的管束下,一代代孩子的想象力,连同自尊和自信,就像被折断了翅膀的小鸟,再也飞不起来了。孩子进入学校,似乎就和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隔绝,这就阻断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正常地发生和生长,这就使想象力失去了源头活水。如果这一时期对孩子的自由的言说给予了过多的限制,对孩子的充满诗意灵感的幼稚天真的话语进行自以为是的封杀,用成人的眼光批评孩子的创造,那就像被掐掉了花蕾的植物一样,别指望在未来还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来。想象力是一种天赋。想象是属于心灵的,是人的生命中固有的,是一种生命潜能和冲动。在童年期,如果既没有人给他讲美妙的故事,没有动听的音乐和各种好玩的玩具,没有参与各种游戏,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原始的言语生命意识——想象力就没有得到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