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实践
2014-05-28姚爱丽
姚爱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支柱力量。数学课作为学校的主学科之一,特别是近两年南京中考数学试题区分度加大,家长对初中数学的要求也相对提高,数学课的成绩自然就成为学校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以成绩论英雄的今天,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分数十分关注,忽略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关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的相关理论著作也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如何落实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的方法之理论更少,缺乏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方法理论体系指导。
二、落实数学教学德育功能的方法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数学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及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精神、态度、思想、方法,并随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智育、德育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事例法
古往今来,中国数学有着灿烂的、伟大的成就。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自强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数学史是一部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把一生都献给了数学事业,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难题。许多数学家出身贫寒,或身处逆境,他们的成功正是凭着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被称为“数学王子”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出身贫寒,连看书的油灯都点不起。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的轶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并将百折不挠的精神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敢地去拼搏,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经受住各种挫折的考验。
2.实践法
在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应用、发展的。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引用与时俱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时政知识,让学生对其进行数学分析,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国情国策,同时,可以通过研究此类问题树立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3.欣赏法
美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美以辅德,德以促美,数学本身蕴涵着一种令人神往的数学美,正如古代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所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所以从美学的角度运用审美的观点把数学中千姿百态的美有機地展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法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欣赏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三、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适度
在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教育应把握一定的尺度,如果数学课内课外的有关内容没有量化加工,或者渗透不适,德育教育就会显得牵强附会,甚至走入“穿靴戴帽”的误区;如果一味地追求德育教育,势必会影响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中应做到适度适时地渗透德育。
总之,德育教学应贯穿整个数学教学之中,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也是数学实践的需要。使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巧妙地结合,既可优化教学效果,也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叶弈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作者单位 南京市燕子矶初级中学)
?誗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