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作用
2014-05-28王宝田
王宝田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儿童的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笔者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作用,融情感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一、教师的自我形象要充满情感色彩,以此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教师就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情感、态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起着陶冶、感染的作用。为此,在课堂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融入角色,塑造一个充满情感的自我形象,感染学生。
教师要善于运用充满情感色彩的教学语言来塑造自我形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声情并茂,使自己的情感进入所要表达的内容之中,才能诱发学生的联想,调动学生的情感,呼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教学《亲亲大自然》一课时,一边出示情境图,一边用亲切抒情的语气讲述:河边开着绚丽多彩的鲜花,绿油油的草坪,悠然自得的骏马,清清河水里跳跃的小鱼,远处白皑皑的雪山,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老师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像一股小溪流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对“不摘花”“不折枝”的道理也就很容易接受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功能,用生动的语言表现不同的情感色彩,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语言氛围,使之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二、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往往是在客观事物被感知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因此,教师应多采用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如,在教学《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一课时,把故事内容制成活动挂图,分步演示,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动情明理:先出示老爷爷给萝卜浇水图,然后将老爷爷模型拿走,表示老爷爷不在家,再贴上小白兔模型,把萝卜模型贴在小白兔背上,说明小白兔私自拔走了萝卜。看到这里,孩子们都表现出很着急的神情,还有的高呼不能拔。这样随着情节的发展,学生内在的感情被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出来。
三、运用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以教材的道德自觉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做到图文结合,才能更好地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老师,你真好》一课,图文展示的是老师给孩子包扎伤口、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辅导孩子学习等情景,这三幅场景无论画面展示的内容,还是画面上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周围环境的描绘,也都表现出了师生间真挚的爱。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在讲述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插图做细致观察,使学生明白教师的辛勤工作,最后通过“我给老师画一张像”这一实际行动,加深对老师的爱,从而引导学生如何做到爱老师,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了爱老师的道德情感。
四、创设情感体验的实践条件,升华学生已有的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和发展情感的动力。低年级儿童的情感极不稳定,激发快,消失也快。因此,在教学活动时,一要组织好课堂实践,创造好一定的实践条件,使其在实践中获得道德认识,深化情感体验,进行自我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要注意把课堂教育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尽可能丰富的课外实践环境。
总之,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學中不断加强情感教育是必要的。结合具体生活实例,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是从事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每一位教师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者单位 山东省平邑县平邑经济开发区中心校)
?誗编辑 马燕萍